释名
犁鹕、乌泽、逃河、淘鹅。
气味
(脂油)咸、温、滑、无毒。
主治
涂痈肿,治风痹,透经络,通耳聋。
释名
红娘子、灰花蛾。
气味
苦、平、有小毒。
(不可近目)
主治
子宫虚寒,月经不调。
用樗鸡六十枚,大黄、皂荚、葶苈各一两,巴豆一百二十枚,共研为末,加枣肉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棉裹塞阴道内,三日取出。
每日以鸡蛋三枚、胡椒末二分,同炒吃,酒送下。
久则子宫变暖。
瘰疬结核。
用樗鸡十四枚,乳香、砒霜各一钱,硇砂残半,黄丹五分,共研为末,加糯米粥和药作饼,贴患处。
一月病愈。
横痃便毒。
用鸡蛋一个,开孔,放入樗鸡六个,纸饮煨熟。
去樗鸡,只吃鸡蛋,酒送下。
释名
地蚕、乳齐、应条。
气味
咸、微温、有毒。
主治
小儿脐疮。
用蛴螬研末敷涂。
数次可愈。
小儿唇紧。
用蛴螬研末,猪油调搽。
丹毒。
用蛴螬捣烂敷涂。
痈疽痔漏。
用蛴螬研末敷涂。
每天一次。
断酒不饮,用蛴螬研末,酒送服。
目中翳障。
有蛴螬捣取滇,滴眼中。
释名
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产后腹痛(有干血)。
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
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
下血愈。
此方名“大内蔗虫丸”。
木舌肿强(塞口,治甚险)。
有蔗虫(炙)五个、食盐半两,共研为末,在水二碗中煎开多次,随时热含吐涎,直至病愈。
折伤接骨。
用蔗虫焙存性,研为末。
每服二、三钱,接骨有特效。
又方,用生蔗虫捣出汁。
酒送服,又方:用蔗虫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火煅过,醋淬七闪,两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
伤在上方,饭后服;伤在下方饭前服。
有特效。
又方:用蔗虫一个,阴干临时研末入药,先用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火煅醋淬后,各取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为末。
每次取三分,与蔗虫末拌匀,酒调服。
服药前要所折的部位整理好,否则接骨不能复原。
释名
土龙。
气味
(鳄鱼甲)酸、微温,有毒。
主治
心腹症瘕、瘰疬瘘疮、崩中带下等。
释名
蛤蟹、仙蟾。
气味
咸、平、有小毒。
主治
久嗽肺痈(肺积虚热成痈,久嗽不愈,咳出脓血。
喉中所塞,胸膈噎痛)。
有蛤蚧、阿胶、鹿角胶、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钱半,加水三程式,熬至半升,滤出汁,堕是仰卧细饮。
一天一次。
喘嗽脸肿(或兼有四肢浮肿)。
用蛤蚧(头尾全者)一雌一雄,涂上酒和蜜,炙熟,加紫团人参半两,共研为末,化蜡四两,和作六饼,每煮糯米稀饭一碗,投入一饼搅化,乘热细细吞服。
释名
蕲蛇、褰鼻蛇。
气味
(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
风瘫、疠风、疥癣。
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荆芥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两,熬成膏。
每服一碗,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服后须在暖处出汗,十日后可见效。
此方名“驱风膏”。
除本方外,还有“世传白花蛇酒”、“瑞竹白化蛇酒”、“濒湖白花蛇酒”等,亦治各种风疾。
大订风及一切风疮。
用白花蛇、乌梢蛇、土蝮蛇各一条,酒泡过,取肉晒干,加苦参头末四两,共研为末,再加皂角一斤(切小,酒浸,去酒),一起在水中揉出浓汁,熬膏调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吸圣散煎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服后吃点稀饭压往。
三日一浴,取叶,避风。
此方名“三蛇愈风丹。

刀漏瘰疬,遍发面腋,痒痛难忍,憎寒发热。
用白花蛇在酒中泡过后取肉二两,炒干;生犀角一两二钱五分,研细;黑牵牛五钱,半生半烽;青皮五钱,各药共研为末,每取二钱,加腻粉五分,黎明时以糯米汤调服。
泻下恶物。
即为有效。
十日一服,可绝病根。
忌发物,此名“三因白花蛇散”。
痘疮黑陷。
用白花蛇连骨炙。
勿令炙焦,取三钱,加大丁香工枚,共研为末。
每服五分,水和淡酒关定,有特效。
不久,身上发热。
疮主红活。
此方名“托痘花蛇散”。
释名
黄鳝。
气味
(肉)甘、大温、无毒。
主治
内痔出血。
煮食鳝鱼可治。
湿风恶气。
用鳝鱼作汤,空腹饱食,食后暖卧让汗邮,有效。
口眼歪斜。
用鳝鱼血加麝香少许,左歪涂右侧,右歪涂左侧,口眼复正后,将鳝血洗去。
释名
海扇
气味
(壳)甘、咸、大寒、无毒。
主治
安神,解药毒及虫螫毒。
加玳瑁等分,磨人乳服下。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