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斑龍。
氣味
鹿茸:甘、溫、無毒。
角:鹹、溫、無毒。
白膠(鹿用膠):甘、平、無毒。
主治
白膠:
盜汗遺精。
用鹿角霜二兩,生龍骨(炒)、牡蠣(煅)各一兩,共研爲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鹽湯送下。
虛損尿血。
用白膠三兩,炙過,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四合,分次服下。
小便不禁,上熱下寒。
用鹿角霜,研爲細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湯火灼瘡。
用白膠加水濃煎,待冷後取塗患處。
角:
骨虛勞極(面腫垢黑,疹痛不能久立,血所衰敗,發落齒枯,喜唾)。
用鹿角二兩、牛膝(酒浸、焙)一兩半,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了,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送下。
腎虛腰痛。
用鹿角屑三兩,炒黃,研爲末。
每服一匙,空心服,溫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妊娠腰痛。
用鹿角尖五寸長,燒赤,浸一升酒中,再燒再浸數次後,研爲末。
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
妊娠下血。
用鹿角屑、當歸各半兩,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一次服下。
二服可愈。
胎死腹中。
用鹿角屑三匙,煮蔥豉湯和服,立出。
胞衣不下。
用鹿角屑三分爲末,薑湯調下。
筋骨疼痛。
用鹿角燒存性,研爲末。
每服一錢,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跌打損傷,血瘀骨痛。
用鹿角研,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蠼螋尿瘡。
用鹿角燒爲末,苦酒調服。
五色丹毒。
用鹿角燒爲末,調豬油敷塗。
發背初起。
用鹿角燒灰,調醋塗搽。
癤背腫毒。
用鹿角尖磨濃汁敷塗。
鹿茸:
身體虛弱,頭昏眼黑。
用鹿茸(酥炙或酒炙)、鹿角膠(炒成珠)、鹿角霜、陽起石(煅紅,酒淬)、肉蓯蓉(酒浸)、酸棗仁,柏子仁、黃芪(蜜炙)各一兩,當歸、黑附子(炮)、地黃(九蒸九焙)各八錢,辰砂半錢,共研爲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主服,溫酒送下。
此方名“斑龍丸”。
陽萎,小便頻數。
用嫩鹿茸一兩(去毛切片),加山藥末一兩,裝布袋內,放入酒罈七天,然後開始飲服,每服一杯。
一天服三次。
同時將酒中的鹿茸焙乾,作丸服。
此方名“鹿茸酒”。
陰虛腰痛,不能反側。
用鹿茸(炙)、菟絲子各一兩,茴香半兩,共研爲末,以羊腎兩對,酒泡後煮爛,搗如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溫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腰膝疼痛。
用鹿茸塗酥,炙紫,研爲末。
每服一錢,酒送下。
婦女白帶。
用鹿茸(酒蒸,焙乾)二兩,金毛狗脊、白蘞各一兩,
斑龍。
氣味
鹿茸:甘、溫、無毒。
角:鹹、溫、無毒。
白膠(鹿用膠):甘、平、無毒。
主治
白膠:
盜汗遺精。
用鹿角霜二兩,生龍骨(炒)、牡蠣(煅)各一兩,共研爲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鹽湯送下。
虛損尿血。
用白膠三兩,炙過,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四合,分次服下。
小便不禁,上熱下寒。
用鹿角霜,研爲細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湯火灼瘡。
用白膠加水濃煎,待冷後取塗患處。
角:
骨虛勞極(面腫垢黑,疹痛不能久立,血所衰敗,發落齒枯,喜唾)。
用鹿角二兩、牛膝(酒浸、焙)一兩半,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了,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送下。
腎虛腰痛。
用鹿角屑三兩,炒黃,研爲末。
每服一匙,空心服,溫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妊娠腰痛。
用鹿角尖五寸長,燒赤,浸一升酒中,再燒再浸數次後,研爲末。
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
妊娠下血。
用鹿角屑、當歸各半兩,加水三碗,煎成一碗半,一次服下。
二服可愈。
胎死腹中。
用鹿角屑三匙,煮蔥豉湯和服,立出。
胞衣不下。
用鹿角屑三分爲末,薑湯調下。
筋骨疼痛。
用鹿角燒存性,研爲末。
每服一錢,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跌打損傷,血瘀骨痛。
用鹿角研,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蠼螋尿瘡。
用鹿角燒爲末,苦酒調服。
五色丹毒。
用鹿角燒爲末,調豬油敷塗。
發背初起。
用鹿角燒灰,調醋塗搽。
癤背腫毒。
用鹿角尖磨濃汁敷塗。
鹿茸:
身體虛弱,頭昏眼黑。
用鹿茸(酥炙或酒炙)、鹿角膠(炒成珠)、鹿角霜、陽起石(煅紅,酒淬)、肉蓯蓉(酒浸)、酸棗仁,柏子仁、黃芪(蜜炙)各一兩,當歸、黑附子(炮)、地黃(九蒸九焙)各八錢,辰砂半錢,共研爲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主服,溫酒送下。
此方名“斑龍丸”。
陽萎,小便頻數。
用嫩鹿茸一兩(去毛切片),加山藥末一兩,裝布袋內,放入酒罈七天,然後開始飲服,每服一杯。
一天服三次。
同時將酒中的鹿茸焙乾,作丸服。
此方名“鹿茸酒”。
陰虛腰痛,不能反側。
用鹿茸(炙)、菟絲子各一兩,茴香半兩,共研爲末,以羊腎兩對,酒泡後煮爛,搗如泥,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溫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腰膝疼痛。
用鹿茸塗酥,炙紫,研爲末。
每服一錢,酒送下。
婦女白帶。
用鹿茸(酒蒸,焙乾)二兩,金毛狗脊、白蘞各一兩,
釋名
靈狸、香狸、神狸、類。
氣味
肉:甘、溫、無毒。
陰部:辛、溫、無毒。
主治
陰部與麝相似,功用也相同(按:現稱靈獵的這種分泌的爲靈獵香)。
可以鎮心安神,治心腹痛。
解疫氣、惡氣等。
靈狸、香狸、神狸、類。
氣味
肉:甘、溫、無毒。
陰部:辛、溫、無毒。
主治
陰部與麝相似,功用也相同(按:現稱靈獵的這種分泌的爲靈獵香)。
可以鎮心安神,治心腹痛。
解疫氣、惡氣等。
釋名
沐猴、胡孫、王孫、馬留、狙。
氣味
肉:酸、平、無毒。
主治
肉:治風勞、久瘧、避瘴疫。
屎:小兒臍風撮口及急驚風(用猴屎燒爲末,和生蜜少許灌下)。
附方
李時珍在《本草納目》中的獼猴項下人記載母猴“逐月天癸(按:即月經)”,並末作進一步的闡述。
越學敏在他著的《本草納目拾遺》一書中則對此羣猴聚居的地方,可在草間找到,顏色紫黑,成塊狀,混有細草屑,這是母猴月經的幹血所形成,以產於廣西最好。
能治幹血勞。
沐猴、胡孫、王孫、馬留、狙。
氣味
肉:酸、平、無毒。
主治
肉:治風勞、久瘧、避瘴疫。
屎:小兒臍風撮口及急驚風(用猴屎燒爲末,和生蜜少許灌下)。
附方
李時珍在《本草納目》中的獼猴項下人記載母猴“逐月天癸(按:即月經)”,並末作進一步的闡述。
越學敏在他著的《本草納目拾遺》一書中則對此羣猴聚居的地方,可在草間找到,顏色紫黑,成塊狀,混有細草屑,這是母猴月經的幹血所形成,以產於廣西最好。
能治幹血勞。
氣味
麋角:甘、熱、無毒。
主治
補虛損,生精血。
去風溫,壯筋骨。
用鹿角削細,加真酥一兩,酒一升,慢火炒幹,取四兩;又用麋角削細,加真酥二兩、米醋一升,慢火炒幹,取半兩;另取蒼耳子(酒浸一宿,焙乾)半斤,山藥、白茯苓、黃芪(蜜炙)各四兩,當歸(酒浸、焙)五兩,山藥、白茯苓、黃芪(蜜炙)各四兩,當歸(酒浸、焙)五兩,肉蓯蓉(酒浸、焙)、遠志(去心)、人蔘、沉香各二兩,熟附子一兩。
各藥通爲末,加酒煮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送下。
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至丸”。
身體衰病(血脈枯槁,肌膚鬆薄,筋骨痿弱,飲食不思,四肢無力,撲枯發落,眼昏脣燥)。
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臍)一兩半、熟地黃四兩,布包好,上下四周用大麥一程式轉住,蒸一天,取出藥、麥,各焙爲末。
以原用的浸藥酒,添清煮麥粉爲糊,和藥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飯前服。
溫酒或米湯送下。
一天服三次,又方:用麋角(削細、酥炒成黃色)五兩、熟附子末半兩,加酒、糊做成丸子服下。
此方名“麋角丸”。
麋角:甘、熱、無毒。
主治
補虛損,生精血。
去風溫,壯筋骨。
用鹿角削細,加真酥一兩,酒一升,慢火炒幹,取四兩;又用麋角削細,加真酥二兩、米醋一升,慢火炒幹,取半兩;另取蒼耳子(酒浸一宿,焙乾)半斤,山藥、白茯苓、黃芪(蜜炙)各四兩,當歸(酒浸、焙)五兩,山藥、白茯苓、黃芪(蜜炙)各四兩,當歸(酒浸、焙)五兩,肉蓯蓉(酒浸、焙)、遠志(去心)、人蔘、沉香各二兩,熟附子一兩。
各藥通爲末,加酒煮糯米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送下。
一天服二次,此方名“二至丸”。
身體衰病(血脈枯槁,肌膚鬆薄,筋骨痿弱,飲食不思,四肢無力,撲枯發落,眼昏脣燥)。
用麋角屑一斤、酒浸一宿、大附子(生、去皮臍)一兩半、熟地黃四兩,布包好,上下四周用大麥一程式轉住,蒸一天,取出藥、麥,各焙爲末。
以原用的浸藥酒,添清煮麥粉爲糊,和藥搗勻,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飯前服。
溫酒或米湯送下。
一天服三次,又方:用麋角(削細、酥炒成黃色)五兩、熟附子末半兩,加酒、糊做成丸子服下。
此方名“麋角丸”。
釋名
毛刺。
氣味
皮:苦、平、無毒。
肉:甘、平、無毒。
主治
膽:點目,止淚;化水,塗痔瘡。
肉:炙食,肥下焦,理胃氣,令人能食。
皮:1、痔瘡下血。
用蝟皮、穿山甲等分,燒存性,加肉豆蔻一半,每服一錢,空心服,熱米湯送下。
2、腸風下血。
用蝟皮一塊,鍋內烤焦,去皮留刺,加木賊半兩(炒黑),共研爲末。
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3、五色痢疾。
用蝟皮燒灰,酒送服二錢。
4、大腸脫肛。
用蝟皮一斤(燒過),磁石(煅)、桂心各五錢,共研爲末。
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5、鼻血不止。
用蝟皮一塊,燒爲末。
取半錢,棉裹塞鼻中。
6、睫毛倒刺。
用蝟刺、棗針、白芷表黛,等分爲末,吸入與病眼同側的鼻孔中,同時,口含冷水。
7、反胃吐食。
用蝟皮燒灰,酒送服;或煮汁2服;或以五味淹蝟皮。
炙服。
毛刺。
氣味
皮:苦、平、無毒。
肉:甘、平、無毒。
主治
膽:點目,止淚;化水,塗痔瘡。
肉:炙食,肥下焦,理胃氣,令人能食。
皮:1、痔瘡下血。
用蝟皮、穿山甲等分,燒存性,加肉豆蔻一半,每服一錢,空心服,熱米湯送下。
2、腸風下血。
用蝟皮一塊,鍋內烤焦,去皮留刺,加木賊半兩(炒黑),共研爲末。
每服二錢,熱酒調下。
3、五色痢疾。
用蝟皮燒灰,酒送服二錢。
4、大腸脫肛。
用蝟皮一斤(燒過),磁石(煅)、桂心各五錢,共研爲末。
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5、鼻血不止。
用蝟皮一塊,燒爲末。
取半錢,棉裹塞鼻中。
6、睫毛倒刺。
用蝟刺、棗針、白芷表黛,等分爲末,吸入與病眼同側的鼻孔中,同時,口含冷水。
7、反胃吐食。
用蝟皮燒灰,酒送服;或煮汁2服;或以五味淹蝟皮。
炙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