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清水氐楊氏,秦、漢以來,世居隴右,爲豪族。
漢獻帝建安中,有楊騰者,爲部落大帥。
騰子駒,勇健多計略,始徙仇池。
仇池地方百頃,因以百頃爲號,四面斗絕,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腸蟠道,三十六回。
山上豐水泉,煮土成鹽。
駒後有名千萬者,魏拜爲百頃氐王。
千萬子孫名飛龍,漸強盛,晉武假徵西將軍,還居略陽。
無子,養外甥令狐氏子爲子,名戊搜。
晉惠帝元康六年,避齊萬年之亂,率部落四千家,還保百頃,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
關中人士奔流者多依之,戊搜延納撫接,欲去者則衛護資遣之。
愍帝以爲驃騎將軍、左賢王。
時南陽王保在上邽,又以戊搜子難敵爲徵南將軍。
建興五年,戊搜卒,難敵襲位。
與堅頭分部曲,難敵號左賢王,屯下辯,堅頭號右賢王,屯河池。
元帝太興四年,劉曜伐難敵,與堅頭俱奔晉壽,臣於李雄,曜退,復還仇池。
成帝咸和九年,難敵卒,子毅立,自號使持節、龍驤將軍、左賢王、下辯公。
以堅頭子盤爲使持節、冠軍將軍、右賢王、河池公。
鹹康元年,遣使稱蕃於晉,以毅爲徵南,盤徵東將軍。
三年,毅族兄初襲殺毅,並有其衆,自立爲仇池公,臣於石虎。
後遣使稱蕃於穆帝。
永和三年,以初爲使持節、徵南將軍、雍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
初子國爲鎮東將軍、武都太守。
十年,改封初天水公。
十一年,毅小弟宋奴使姑子樑式王因侍直手刃殺初,子國率左右誅式王及宋奴,復自立。
徵西將軍桓溫表國爲鎮北將軍、秦州刺史、平羌校尉,國子安爲振威將軍、武都太守。
十二年,國從父楊俊復殺國自立,安奔苻生,俊遣使歸順。
昇平三年,以俊爲平西將軍、平羌校尉、仇池公。
四年,俊卒,子世立,復以爲冠軍將軍、平羌校尉、武都太守、仇池公,海西公太和三年,遷徵西將軍、秦州刺史,以世弟統爲寧東將軍、武都太守。
五年,世卒,統廢世子纂自立。
纂一名德,聚黨殺統,遣使詣簡文帝自陳,復以纂爲平羌校尉、秦州刺史、仇池公。
鹹安元年,苻堅遣楊安、苻雅等討纂克之,徙其民於關中,空百頃之地。
纂後爲楊安所殺。
宋奴之死也,二子佛奴、佛狗奔逃關中,苻堅以佛奴爲右將軍,佛狗爲撫夷護軍。
後以女妻佛奴子定,以定爲尚書、領軍將軍。
孝武帝太元八年,苻堅敗於淮南,關中擾亂,定盡力奉堅。
堅死,乃將家奔隴右,徙治歷城,城在西縣界,去仇池百二十里。
置倉儲於百頃。
招合夷、晉,得千餘家,自號龍驤將軍、平羌校尉、仇池公,稱蕃於晉孝武帝,孝武帝即以其自號假之。
求割天水之西縣、武都之上祿爲仇池郡,見許。
十五年,又以定爲輔國將軍、
元兇劭,字休遠,文帝長子也。
帝即位後生劭,時上猶在諒暗,故祕之。
三年閏正月,方雲劭生。
自前代以來,未有人君即位后皇後生太子,唯殷帝乙既踐阼,正妃生紂,至是又有劭焉。
體元居正,上甚喜說。
年六歲,拜爲皇太子,中庶子二率入直永福省。
更築宮,制度嚴麗。
年十二,出居東宮,納黃門侍郎殷淳女爲妃。
十三,加元服。
好讀史傳,尤愛弓馬。
及長,美鬚眉,大眼方口,長七尺四寸。
親覽宮事,延接賓客,意之所欲,上必從之。
東宮置兵,與羽林等。
十七年,劭拜京陵,大將軍彭城王義康、竟陵王誕、尚書桂陽侯義融並從,司空江夏王義恭自江都來會京口。
二十七年,上將北伐,劭與蕭思話固諫,不從。
索虜至瓜步,京邑震駭。
劭出鎮石頭,總統水軍。
善於撫御。
上登石頭城,有憂色,劭曰“不斬江湛、徐湛之,無以謝天下”上曰“北伐自我意,不關二人也”
上時務在本業,勸課耕桑,使宮內皆蠶,欲以諷厲天下。
有女巫嚴道育,本吳興人,自言通靈,能役使鬼物。
夫爲劫,坐沒入奚官。
劭姊東陽公主應閣婢王鸚鵡白公主雲“道育通靈有異術”主乃白上,託雲善蠶,求召入,見許。
道育既入,自言服食,主及劭並信惑之。
始興王濬素佞事劭,與劭並多過失,慮上知,使道育祈請,欲令過不上聞。
道育輒雲“自上天陳請,必不泄露”劭等敬事,號曰天師。
後遂爲巫蠱,以玉人爲上形像,埋於含章殿前。
初,東陽主有奴陳天興,鸚鵡養以爲子,而與之淫通。
鸚鵡、天興及寧州所獻黃門慶國並預巫蠱事。
劭以天興補隊主。
東陽主薨,鸚鵡應出嫁,劭慮言語難密,與濬謀之。
時吳興沈懷遠爲濬府佐,見待異常,乃嫁鸚鵡與懷遠爲妾,不以啓上,慮後事泄,因臨賀公主微言之。
上後知天興領隊,遣閹人奚承祖詰讓劭曰“臨賀公主南第先有一下人慾嫁,又聞此下人養他人奴爲兒,而汝用爲隊主,抽拔何乃速。
汝間用主、副,並是奴邪。
欲嫁置何處”劭答曰“南第昔屬天興,求將驅使,臣答曰:伍那可得,若能擊賊者,可入隊。
當時蓋戲言耳,都不復憶。
後天興道上通辭乞位,追存往爲者,不忍食言,呼視見其形容粗健,堪充驅使,脫爾使監禮兼隊副。
比用人雖取勞舊,亦參用有氣幹者。
謹條牒人囗名上呈。
下人慾嫁者,猶未有處”時鸚鵡已嫁懷遠矣。
劭懼,馳書告濬,並使報臨賀主“上若問嫁處,當言未有定所”濬答書曰“奉令,伏深惶怖,啓此事多日,今始來問,當是有感發之者,未測源由爾。
計臨賀故當不應翻覆言語,自生寒熱也。
此姥由來挾兩端,難可孤保,正爾自問臨賀,冀得審實也。
其若見問,當
送子獨南歸,攬衣空閔默。
關山晝欲暗,河冰夜向塞。
燕至他人鄉,雁雲還誰國。
寄子兩行書,分明達濟北。
可憐池裏萍,葐蒀紫復靑。
工隨浪開合,能逐水低平。
微根無所綴,細葉詎須莖。
飄蕩終難測,流連如有情。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樑。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簾屏既毀撤,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牀。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園林纔有熱,夏淺更勝春。
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
承恩豫下席,應阮獨何人。
結客少年場,春風滿路香。
歌撩李都尉,果擲潘河陽。
隔花遙勸酒,就水更移牀。
今年喜夫婿,新拜羽林郎。
定知劉碧玉,偷嫁汝南王。
【其一】
邊秋胡馬肥,雲中驚寇入。
勇氣特無侶,輕兵救邊急。
沙平不見虜,嶂嶮還相及。
出塞豈成歌,經川未遑汲。
烏孫塗更阻,康居路猶澀。
月暈抱龍城,星流照馬邑。
長安路遠書不還,寧知征人獨佇立。
【其二】
隴西四戰地,羽檄歳時聞。
護羌擁漢節,校尉立元勛。
石門留鐵騎,冰城息夜軍。
洗兵逢驟雨,送陣出黃雲。
沙長無止泊,水脈屢縈分。
當思勒彝鼎,無用想羅裙。
【其三】
悠悠懸旆旌,知向隴西行。
減竈驅前馬,銜枚進後兵。
沙飛朝似幕,雲起夜疑城。
回山時阻路,絶水亟稽程。
往年郅支服,今歳單于平。
方歡凱樂盛,飛蓋滿西京。
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
旣灑百常觀,復集九成臺。
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
平明振衣坐,重門猶未開。
耳目暫無擾,懷古信悠哉。
戢翼希驤首,乘流畏曝鰓。
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戰勝者,去翦北山萊。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9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