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舊刻杏,香壁本泥椒。
幔繩金麥穗,簾鈎銀蒜條。
畫眉千度拭,梳頭百遍撩。
小衫裁裹臂,纏弦搯抱腰。
日光釵燄動,窗影鏡花搖。
歌曲風吹韻,笙簧火炙調。
即今須戲去,誰復待明朝。
【其一 · 構象臺】
曰上妙兮道之精,道之精兮俗爲名。
名可宗兮聖風立,立聖風兮茲教生。
寫經記兮記圖刹,畫影象兮在丹靑。
起凈法兮出西海,流梵音兮至索溟。
網紫宙兮洽萬品,冠璇寓兮濟群生。
余汩阻兮至南國,迹已徂兮心未扃。
立孤臺兮山岫,架半室兮江汀。
累靑杉於澗構,積紅石於林欞。
雲八重兮七色,山十影兮九形。
金燈兮江籬,環軒兮帀池。
相思兮豫章,戴雪兮抱霜。
栽異木而同秀,鍾雜草而一香。
苔蘚生兮繞石戸,蓮花舒兮繡池梁。
伊日月之寂寂,無人音與馬迹。
耽禪情於雲逕,守息心於端石。
永結意於鷲山。
長憔悴而不惜。
【其二 · 訪道經】
百學兮異文。
錦派兮綺分。
珍君之言兮皦無際,悅子之道兮迥不群。
澹深韻於白水,儼高意於浮雲。
軌賢豪於後學,軼望識於前文。
茲道兮可傳,可傳兮皓然。
挾茲心兮赴絶國,懷此書兮坐空山。
空山隱轔兮窮翠崿,水散漫兮涵素壑。
海外陰兮氣曇曇,江上月兮光灼灼。
東南出兮是一山,西北來兮乃雙鶴。
池中蓮兮十色紅,窗前樹兮萬葉落。
四壁深兮乃泬㵳,左右虛兮如寂寞。
寂寞兮山室,德經兮道袠。
蕩魂兮刷氣,掩憂兮靜疾。
信若人兮先覺,聊與子兮如一。
【其三 · 鏡論語】
巡靑史之殘誥,覽朱管之遺册。
惟魯濱之一叟,信銜道而探寂。
世艱險而多阻,君英明而不革。
講業兮齊衛,論精兮汴泗。
子之説兮義已秘,成賈鄭之雄理。
可黃何之壯思。
惜古人之取才,瞰靑雲而靖意。
意恬悵兮有端,才嶒峻兮可觀。
憲嬀禹而折法,襲仁誼而求安。
不嬿婉於戚施,寧踸踔於馬蘭。
俾後生之庶士,鑑明德之音翰。
惟山中兮寂寞,沉憂思兮無從。
石紅靑兮百疊,山濃淡兮萬重。
日下兮□□,月出兮銅峰。
竹色兮拂戸,水氣兮繞窗。
味哲人之遺珍,折片句兮忘老。
嘉石門之埋名,憐柳子之沈道。
書吳伯於衣袖,鏤顔子於心抱。
籌出處之叔仲,酌言默之多少。
若妙行與上靈,非積學之所紹。
至遊夏以昇降,幸砥心而勿夭。
【其四 · 悅曲池】
北山兮黛柏,南江兮頳石。
頳峰兮若虹,黛樹兮如晝。
暮雲兮十里,朝霞兮千尺。
千尺兮綿綿,靑氣兮往旋。
桐之葉兮蔽日,桂之枝兮刺天。
百谷多兮瀉亂波,雜磵饒兮鶩叢泉。
竟長洲兮帀東島,縈曲嶼兮繞西山。
山巒岏兮水環合,水環合兮石重沓。
林中電兮雨
樂官多暇豫,望苑暫回輿。
鳴笳陵絶限,飛蓋歴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門葉半疏。
荷風驚浴鳥,橋影聚行魚。
日落含山氣,雲歸帶雨餘。
氣暄動思心,柳靑起春懷。
時艷憐花藥,服凈悅登臺。
提觴野中飲,愛心煙未開。
露色染春草,泉源潔冰苔。
泥泥濡露條,裊裊承風栽。
鳧雛掇苦薺,黃鳥銜櫻梅。
解衿欣景預,臨流競覆杯。
美人竟何在,浮心空自摧。
試逐赤松遊,披林對一丘。
梨紅大谷晩,桂白小山秋。
石鏡菱花發,桐門琴曲愁。
泉飛疑度雨,雲積似重樓。
王孫若不去,山中定可留。
峯橫鶴嶺,水學龍津。
瑞雲一片,仙童兩人。
三秋雲薄,九日寒新。
真花暫落,畫樹長春。
橫石臨砌,飛檐枕嶺。
壁繞藤苗,窗銜竹影。
菊落秋潭,桐疏寒井。
仁者可樂,將由愛靜。
市朝一朝變,蘭艾本同焚。
故人相借問,平生如所聞。
【其一】
折柳靑門外,握蘭翠疏中。
緑苹騁春日,碧渚澹時風。
【其二】
差池朱燕去,繽翻赤雁歸。
瀺灂丹魚聚,聯翻血鳥飛。
【其三】
素鱗颺北渚,白水杜南宛。
獻環潤玉塞,歸珠照瓊轅。
【其四】
烏林葉將霣,墨池水就乾。
玄豹藏暮雨,黑豹凌夜寒。
蒼茫望落景,羇旅對窮秋。
賴有南園菊,殘花足解愁。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