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
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亦出城荡舟为湖游。
霞轩能洞箫,遂以箫从。
月上吴山,雾霭溟蒙,截然划湖之半。
幽火明灭相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
洞箫于中流发声。
声微细,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
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
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止焉。
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
堤柳蓊郁为黑影,柳断处乃见月。
霞轩著白袷衫,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
有歌而和者。
诒孙顾余:“此赤壁之续也。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景物凄黯。
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寥,恨赤壁之箫,弗集于此。
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
夫以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东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
十里清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
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
先生行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
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
于诗嗜陶渊明,少的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
长老诧异。
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
出知先之咸宁,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
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有名高。
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
暇及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半台、草桥诸圣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
诸子酒酣耳热,拜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
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
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皆。
每过期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
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
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
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
吾惧夫三 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
去几,谢病归。
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
盖纪实云。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
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
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
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惟吴中徐昭发、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流传人间。
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
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
”卒年八十有八。
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
疾将革,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
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
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矣。
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
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遂说没也。
将与汝枕高林,藉丰草,去沮洳,即荦确,第四时之荣木,瞩九州之神皋,而从我嬉其间,则可谓山中之傲民也已矣。
仁心为干,古义为根,九流为华实,百氏为杝藩,枝叶昌洋,不可殚论,而从我嬉其间,则可谓山中之悴民也已矣。
闻之古史氏矣,君子所大者生也,所大乎其生者时也。
是故岁有三时:一曰发时,二曰怒时,三曰威时;日有三时,一曰早时,二曰午时,三曰昏时。
夫日胎于溟涬,浴于东海,徘徊于华林,轩辕于高闳,照曜于之新沐濯沧沧凉凉,不炎其光,吸引清气,宜君宜王,丁此也以有国,而君子适生之,入境而问之,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山林冥冥,但有鄙夫、皂隶所家,虎豹食之,曾不足悲。
日之亭午,乃炎炎其光,五色文明,吸饮和气,宜君宜王,本此也以有国,而君子适生之,入境而问之,天下法宗礼,族修心,鬼修祀,大川修道,百宝万货,奔命涌塞,喘车牛如京师。
山林冥冥,但有窒士,天命不犹,与草木死。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人思灯烛,惨惨目光,吸饮暮气,与梦为邻,未即于床,丁此也以有国,而君子适生之;不生王家,不生其元妃、嫔嫱之家,不生所世世豢之家,从山川来,止于郊。
而问之曰:何哉?古先册书,圣智心肝;人功精英,百工魁杰所成,如京师,京师弗受也,非但不受,又烈而磔之。
丑类窳呰,诈伪不材,是辇是任,是以为生资,则百宝咸怨,怨则反其野矣。
贵人故家蒸尝之宗,不乐守先人之所予重器,不乐守先人之所予重器,则窭人子篡之,则京师之气泄,京师之气泄,则府于野矣。
如是则就是贫;京师贫,则四山实矣。
古先册书,圣智心肝,不留京师,蒸尝之宗之(子)孙,见闻媕婀,则京师贱;贱,则山中之民,有自公侯者矣。
如是则豪杰轻量京师;轻量京师,则山中之势重矣。
如是则京师如鼠壤;如鼠壤,则山中之壁垒坚矣。
京师之日短,山中之日长矣。
风恶,水泉恶,尘霾恶,山中泊然而和,冽然而清矣。
人攘臂失度,啾啾如蝇虻,则山中戒而相与修娴靡矣。
朝士寡助失亲,则山中之民,一啸百吟,一呻百问疾矣。
朝士僝焉偷息,简焉偷活,侧焉徨徨商去留,则山中之岁月定矣。
多暴侯者,过山中者,生钟簴之思矣。
童孙叫呼,过山中者,祝寿耇之毋遽死矣。
其祖宗曰:我无余荣焉,我以汝为殿。
其山林之神曰:我无余怒焉,我以汝为殿矣。
俄焉寂然,灯烛无光,不闻余言,但闻鼾声,夜之漫漫,鹖旦不鸣,则山中之民,有大音声起,天地为之钟鼓,神人为之波涛矣。
是故民之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
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
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被执至南门。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
忠烈大骂而死。
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
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
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
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
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
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
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
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过龙井山数里,溪色澄然迎面,九溪之北流也。
溪发源于杨梅坞。
余之溯溪,则自龙井始。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
沿溪取道,东瞥西匿〔6〕,前若有阻而旋得路。
水之未入溪号皆曰涧。
涧以十八,数倍于九也。
余遇涧即止。
过涧之水,必有大石亘其流。
水石冲激,蒲藻交舞。
溪身广四五尺,浅者沮洳,由草中行;其稍深者,虽蓄犹见沙石。
其山多茶树,多枫叶,多松。
过小石桥,向安理寺路,石犹诡异。
春箨始解,攒动岩顶,如老人晞发。
怪石折迭,隐起山腹,若橱,若几,若函书状。
即林表望之,滃然带云气。
杜鹃作花,点缀山路;岩日翳吐。
出山已亭午矣。
时光绪己亥三月六日。
同游者达县吴小村、长乐高凤岐、钱塘邵伯炅。
石马沈烟,银凫蔽海,击残哀筑谁和。
旗亭沽酒处,看大艑、风樯轲峨。
元龙高卧。
便冷眼丹霄,难忘青琐。
真无那。
冷灰寒柝,笑谈江左。
一笴,能下聊城,算不如呵手,试拈梅朵。
苕鸠栖未稳,更休说、山居清课。
沉吟今我。
只拂剑星寒,欹瓶花妥。
清辉堕。
望穷烟浦,数星渔火。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