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蘭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
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
似共梅花語。
尚有尋芳侶。
着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
似共梅花語。
尚有尋芳侶。
着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卜算子·蘭》是宋代曹組創作的詞。
此詞既寫出了幽蘭淡遠清曠的風韻,又以象徵、擬人和暗喻手法寄託作者對隱士節操的崇仰,流露出詞人嚮往出世、歸隱的心志。
此詞既寫出了幽蘭淡遠清曠的風韻,又以象徵、擬人和暗喻手法寄託作者對隱士節操的崇仰,流露出詞人嚮往出世、歸隱的心志。
見《陽春白雪》卷四。
又見辛棄疾《稼軒詞》丁集,而文字稍異。
杜甫《絕句二首》之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荀子·宥坐》:“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
”《淮南子·說山訓》:“蘭生幽谷,不爲莫服而不芳。
”
梅花雖亦高品,它尚有尋芳的伴侶,反襯蘭花的寂寞。
杜甫《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之三:“巡檐索共梅花笑。
”
這兩句形容梅花香味,極工,亦補足上文“非以無人而不芳”意。
又見辛棄疾《稼軒詞》丁集,而文字稍異。
杜甫《絕句二首》之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荀子·宥坐》:“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
”《淮南子·說山訓》:“蘭生幽谷,不爲莫服而不芳。
”
梅花雖亦高品,它尚有尋芳的伴侶,反襯蘭花的寂寞。
杜甫《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之三:“巡檐索共梅花笑。
”
這兩句形容梅花香味,極工,亦補足上文“非以無人而不芳”意。
春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蘿籠罩在陣陣寒氣之中;幽靜的小路邊,蘭花獨自開放,沒人欣賞,它能向誰訴說它怨恨呢?這脈脈的幽蘭似乎只有梅花纔可以共語,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許還有探尋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來聞蘭花的香味時,花並不香;只有在不經意中,才能聞到花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