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 春晚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古來傷春悲秋的詩詞很多。
這類被人嚼爛了的題材,卻是歷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遠有新鮮之感。
這首詞就是這樣的好詞。
上闋寫景傷春。
由「風雨」導致「殘紅」,由「殘紅」而觸發「鶯語留春」,詞人以奇特構思顛倒順序,將「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無計留春之傷感,巧妙地借鶯兒亂語突現句首,旁託曲致,新穎而有情趣。
下闋借人抒情。
「小憐」二句寫歌女初次彈奏琵琶演唱歌曲,正是在南園鶯啼花豔的明媚春光中。
從上闋之「昨夜」與下闋之「曉來」,時間前後承接自然,故知「初上琵琶」在「昨夜風雨」之前,而「思繞天涯」乃在「昨夜風雨」之後的清曉。
「不肯」二句寫小憐再不肯在豪門貴胄的畫堂朱戶歌舞獻藝虛耗青春,而希望像沐浴春風的自在梨花!「楊花」意象亦並非現景描繪,而是對未來美景的嚮往與期冀。
此詞在衆多的傷春詞中能出乎其類而拔乎其萃,正是因爲它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情。
清平樂(yuè):唐教坊曲名,後用爲詞牌名。
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
《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併入「越調」。
宮錦:宮廷監製並特有的錦緞。
這裏喻指落花。
「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句:應作倒裝理解。
小憐:北齊後主淑妃馮小憐,善彈琵琶。
這裏借指彈琵琶的歌女。
楊花:一作「梨花」。
怎麼也未能把春天留住,白白地讓黃鶯唱個不停。
滿地都是髒污的紅錦落花,是昨夜一場風雨的侵凌。
小憐姑娘剛剛彈起琵琶,拂曉她思緒萬千縈繞天庭。
看那不肯進入豪門大戶的楊花,自由自在地漫舞春風。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