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公(元年~十一年)
隱公元年
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春者何?歲之始也。
王者孰謂?謂文王也。
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
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
曷爲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爲尊卑出微,國人莫知。
隱長又賢,諸大夫扳隱而立之。
隱於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
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故凡隱之立爲桓立也。
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桓何以貴?母貴也。
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三月,公及邾婁儀父盟於眛。
及者何?與也,會及暨皆與也。
曷爲或言會或言及,或言暨?會猶最也;及猶汲汲也;暨猶暨暨也。
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
儀父者何?邾婁之君也。
何以名?字也。
曷爲稱字?褒之也。
曷爲褒之?爲其與公盟也。
與公盟者衆矣,曷爲獨褒乎此?因其可褒而褒之。
此其爲可褒奈何?漸進也。
眛者何?地期也。
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克之者何?殺之也。
殺之則曷爲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
曷爲大鄭伯之惡?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
段者何?鄭伯之弟也。
何以不稱弟?當國也。
其地何?當國也。
齊人殺無知何以不地?在內也。
在內雖當國不地也,不當國雖在外亦不地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宰者何?官也。
咺者何?名也。
曷爲以官氏?宰士也。
惠公者何?隱之考也。
仲子者何?桓之母也。
何以不稱夫人?桓未君也。
賵者何?喪事有賵。
賵者,蓋以馬以乘馬束帛,車馬曰賵,貨財曰賻,衣被曰襚。
桓未君則諸侯曷爲來賵之?隱爲桓立,故以桓母之喪告於諸侯。
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
其言來何?不及事也,其言惠公仲子何?兼之,兼之非禮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
九月,及宋人盟於宿。
孰及之,內之微者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何以不稱使?奔也。
奔則曷爲不言奔?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
公子益師卒,何以不日?遠也。
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
◇隱公二年春,公會戎於潛。
夏五月,莒人入向。
入者何?得而不居也。
無駭帥師入極。
無駭者何?展無駭也。
何以不氏?貶。
曷爲貶?疾始滅也。
始滅昉於此乎?前此矣。
前此則曷爲始乎此?託始焉爾。
曷爲託始焉爾?《春秋》之始也。
此滅也,其言入何?內大惡,諱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於唐。
九月,紀履緰來逆女。
紀履緰者何?紀大夫也。
何以不稱使。
婚禮不稱主人。
然則曷稱?稱諸父兄師友。
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則其稱主人何?辭窮也。
辭窮者何?無母也。
然則紀有母乎?曰有。
有則何以不稱母?母不通也。
外逆女不書,此何以書?譏。
何譏爾?譏始不親迎也。
始不親迎昉於此乎?前此矣。
前此則曷爲始乎此?託始焉爾。
曷爲託始焉爾。
《春秋》之始也。
女曷爲或稱女,或稱婦,或稱夫人?女在其國稱女,在塗稱婦,入國稱夫人。
冬十月,伯姬歸於紀。
伯姬者何?內女也。
其言歸何?婦人謂嫁曰歸。
紀子伯莒子盟於密,紀子伯者何?無聞焉爾。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夫人子氏者何?隱公之母也。
何以不書葬?成公意也。
何成乎公之意,子將不終爲君,故母亦不終爲夫人也。
鄭人伐衛。
◇隱公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何以書?記異也。
日食則曷爲或日或不日?或言朔或不言朔,曰某月某日朔,日有食之者,食正朔也,其或日或不日,或失之前,或失之後。
失之前者,朔在前也。
失之後者,朔在後也。
三月庚戌,天王崩。
何以不書葬?天子記崩不記葬,必其時也。
諸侯記卒記葬,有天子存,不得必其時也。
曷爲或言崩或言薨?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尹氏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其稱尹氏何?貶。
曷爲貶?譏世卿,世卿非禮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天王崩,諸侯之主也。
秋,武氏子來求賻。
武氏子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其稱武氏子何?譏,何譏爾?父卒子未命也。
何以不稱使?當喪未君也。
武氏子來求賻何以書?譏,何譏爾?喪事無求,求賻非禮也,蓋通於下。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冬十有二月,齊侯、鄭伯盟於石門。
癸未,葬宋繆公,葬者曷爲或日或不日?不及時而日,渴葬也。
不及時而不日,慢葬也,過時而日,隱之也。
過時而不日,謂之不能葬也。
當時而不日,正也。
當時而日,危不得葬也。
此當時何危爾,宣公謂繆公曰:「以吾愛與夷則不若愛女。
以爲社稷宗廟主,則與夷不若女,盍終爲君矣。」宣公死,繆公立,繆公逐其二子莊公馮與左師勃,曰:「爾爲吾子,生毋相見,死毋相哭。」與夷復曰:「先君之所爲不與臣國而納國乎君者,以君可以爲社稷宗廟主也。
今君逐君之二子而將致國乎與夷,此非先君之意也,且使子而可逐,則先君其逐臣矣。」繆公曰:「先君之不爾逐可知矣,吾立乎此攝也,終致國乎與夷。」莊公馮弒與夷。
故君子大居正,宋之禍宣公爲之也。
◇隱公四年
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婁。
牟婁者何?杞之邑也。
外取邑不書。
此何以書?疾始取邑也。
戊申,衛州籲弒其君完,曷爲以國氏?當國也。
夏,公及宋公遇於清。
遇者何?不期也。
一君出,一君要之也。
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秋,翬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翬者何?公子翬也。
何以不稱公子?貶。
曷爲貶?與弒公也。
其與弒公奈何?公子翬諂乎隱公,謂隱公曰:「百姓安子,諸侯說子,盍終爲君矣。」隱曰:「吾否,吾使修塗裘,吾將老焉。」公子翬恐若其言聞乎桓,於是謂桓曰:「吾爲子口隱矣。
隱曰:『吾不反也。
』」桓曰:「然則奈何?」曰:「請作難,弒隱公。」於鍾巫之祭焉弒隱公也。
九月,衛人殺州籲於濮。
其稱人何?討賊之辭也。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
晉者何?公子晉也。
立者何?立者不宜立也。
其稱人何?衆立之之辭也。
然則孰立之?石碏立之。
石碏立之,則其稱人何?衆之所欲立也。
衆雖欲立之,其立之非也。
◇隱公五年
春,公觀魚於棠。
何以書?譏。
何譏爾?遠也。
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
百金之魚公張之。
登來之者何?美大之之辭也。
棠者何?濟上之邑也。
夏四月,葬衛桓公。
秋,衛師入盛。
曷爲或言率師或不言率師?將尊師衆稱某率師,將尊師少稱將;將卑師衆稱師;將卑師少稱人。
君將不言率師,書其重者也。
九月,考仲子之宮。
考宮者何?考猶入室也,始祭仲子也。
桓未君則曷爲祭仲子?隱爲桓立,故爲桓祭其母也。
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
初獻六羽。
初者何?始也。
六羽者何?舞也。
初獻六羽何以書?譏。
何譏爾?譏始僭諸公也。
六羽之爲僭奈何?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
諸公者何?諸侯者何?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
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
天子之相則何以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內。
始僭諸公昉於此乎?前此矣。
前此則曷爲始乎此?僭諸公猶可言也,僭天子不可言也。
邾婁人、鄭人伐宋。
螟,何以書?記災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驅卒。
宋人伐鄭,圍長葛。
邑不言圍,此其言圍何?強也。
◇隱公六年
春,鄭人來輸平。
輸平者何?輸平猶墮成也。
何言乎墮成?敗其成也。
曰:「吾成敗矣。」吾與鄭人末有成也。
吾與鄭人則曷爲末有成?狐壤之戰,隱公獲焉。
然則何以不言戰?諱獲也。
夏五月辛酉,公會齊侯盟於艾。
秋七月。
此無事何以書?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
首時過則何以書?春秋編年,四時具然後爲年。
冬,宋人取長葛。
外取邑不書,此何以書?久也。
◇隱公七年
春王三月,叔姬歸於紀。
滕侯卒。
何以不名?微國也。
微國則其稱侯何?不嫌也。
《春秋》貴賤不嫌同號,美惡不嫌同辭。
夏,城中丘。
中丘者何?內之邑也。
城中丘何以書?以重書也。
齊侯使其弟年來聘。
其稱弟何?母弟稱弟,母兄稱兄。
秋,公伐邾婁。
冬,天王使凡伯來聘,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
凡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此聘也,其言伐之何?執之也。
執之則其言伐之何?大之也。
曷爲大之?不與夷狄之執中國也。
其地何?大之也。
◇隱公八年春,宋公、衛侯遇於垂。
三月,鄭伯使宛來歸邴。
宛者何?鄭之微者也。
邴者何?鄭湯沐之邑也。
天子有事於泰山,諸侯皆從。
泰山之下,諸侯皆有湯沐之邑焉。
庚寅,我入邴。
其言入何?難也。
其日何?難也。
其言我何?言我者非獨我也,齊亦欲之。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辛亥,宿男卒。
秋七月庚午,宋公、齊侯、衛侯盟於瓦屋。
八月,葬蔡宣公。
卒何以名而葬不名?卒從正,而葬從主人。
卒何以日而葬不日?卒赴而葬不告。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包來。
公曷爲與微者盟?稱人則從不疑也。
螟。
冬十有二月,無駭卒。
此展無駭也。
何以不氏?疾始滅也,故終其身不氏。
◇隱公九年
春,天王使南季來聘。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
何以書?記異也。
何異爾?不時也。
庚辰,大雨雪。
何以書?記異也。
何異爾?俶甚也。
俠卒。
俠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
夏,城郎。
秋七月。
冬,公會齊侯於邴。
◇隱公十年
春王二月,公會齊侯、鄭伯於中丘。
夏,翬帥師會齊人、鄭人伐宋。
此公子翬也,何以不稱公子?貶。
曷爲貶?隱之罪人也。
故終隱之篇貶也。
六月壬戌,公敗宋師於菅。
辛未取郜,辛巳取防,取邑不日,此何以日?一月而再取也。
何言乎一月而再取?甚之也。
內大惡諱,此其言甚之何?《春秋》錄內而略外,於外大惡書,小惡不書,於內大惡諱,小惡書。
秋,宋人,衛人入鄭。
宋人、蔡人、衛人伐載,鄭伯伐取之。
其言伐取之何?易也。
其易奈何?因其力也。
因誰之力?因宋人、蔡人、衛人之力也。
冬十月壬午、齊人、鄭人入盛。
◇隱公十一年
春,滕侯、薛侯來朝。
其言朝何?諸侯來曰朝,大夫來曰聘。
其兼言之何?微國也。
夏五月,公會鄭伯於祁黎。
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鄭伯入許。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何以不書葬?隱之也。
何隱爾?弒也。
弒則何以不書葬?《春秋》君弒,賊不討,不書葬,以爲無臣子也。
子沈子曰:「君弒,臣不討賊,非臣也。
不復仇,非子也。
葬,生者之事也。
《春秋》君弒,賊不討,不書葬,以爲不繫乎臣子也。
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
隱何以無正月?隱將讓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暂无
暂无
暂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