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菜部·苦瓠
釋名
苦瓠、匏瓜。
氣味
(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
黃疸腫滿。
有苦瓠瓤如在棗大小,泡童便中一時,取出兩小團塞鼻孔中,深吸氣。
有黃水排出,幾次後即愈。
又方:用瓠瓤熬黃爲末,每服半錢,一天服一次,十天病癒。
水腫,頭面腫大。
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開。
空心服七枚,當有水排出,人轉瘦好愈。
二年內忌鹹物。
又方:用苦瓠瓤一兩,微炒,研末。
每天服一錢,稀飯送下。
通身水腫。
用苦瓠末(炒)二兩、苦藶五分,搗爛合成丸子,發啵豆大。
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爲止。
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棗七枚,合搗成丸。
先服三丸,隔一小時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後更服一丸。
小便不通。
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螻蛄三個(焙),共研爲末。
每服一錢,冷水送下。
風痰頭痛。
取苦瓠膜汁,以葦管灌入鼻中,有氣上衝腦門,不久惡涎流下,病即愈。
如在治疔過程中出現頭暈現象,不用疑忌。
有幹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海外僑胞入鼻中亦有效。
牙痛。
用壺盧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
和莖葉煎汁含漱亦可。
惡瘡癬癩。
用苦瓠一枚煮汁塗搽。
痔瘡腫痛。
用苦壺盧、苦蕒煎湯,先薰後洗。
洗後以熊膽、密陀僧、膽礬、片腦合研爲末,敷患處。
耳出膿。
有幹瓠子一分、黃連半錢,共研爲末。
先耳揩淨,海外僑胞末少許入耳。
一天二次
一切瘻瘡。
用霜後收採和曬乾的苦瓠花研爲末,敷患處。
暂无
暂无
暂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