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
悲歌可以當泣。
遠望可以當歸。
思念故鄉。
鬱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
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
腸中車輪轉。
這首《悲歌》當作於東漢時期。
東漢後期社會動盪不安。
由於社會動盪,普通百姓流浪在外,無家可歸。
此詩可能就作於這種背景之下。
其具體創作時間未詳。
可以:這裏是“聊以”的意思。
當(dāng):代也。
鬱郁累累(léi léi):重重積累之貌,形容憂思很重。
鬱郁,愁悶的樣子。
累累,失意的樣子。
思:悲也。
“腸中”句:形容內心十分痛苦。
司馬遷《報任安書》:“腸一日而九回。
無法還鄉,悲歌一曲代替思家的哭泣,登高望遠就當做回到了故鄉。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崗遮住了遠望的視線,思鄉的憂愁盈滿心懷。
家裏已經沒有親人了,哪裏還有家可歸?即便是有家可歸,也回不去,因爲前途坎坷,走投無路,無船可渡。
很想向人訴說思鄉之情、痛苦遭遇,但有許多難言之隱,只好憋悶在心中,心裏萬分痛苦,就像車輪在腸子裏轉動一般,陣陣絞痛。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