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謝上表
臣軾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於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訖者。
風俗阜安,在東南號爲無事;山水清遠,本朝廷所以優賢。
顧惟何人,亦與茲選。
臣軾中謝。
伏念臣性資頑鄙,名跡堙微。
議論闊疏,文學淺陋。
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獨無寸長。
荷先帝之誤恩,擢置三館;蒙陛下之過聽,付以兩州。
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
而才分所局,有過無功;法令具存,雖勤何補。
罪固多矣,臣猶知之。
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許藉資而顯受。
顧惟無狀,豈不知恩。
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羣生,海涵萬族。
用人不求其備,嘉善而矜不能。
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而臣頃在錢塘,樂其風土。
魚鳥之性,既能自得於江湖;吳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
敢不奉法勤職,息訟平刑。
上以廣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
臣無任。
風俗阜安,在東南號爲無事;山水清遠,本朝廷所以優賢。
顧惟何人,亦與茲選。
臣軾中謝。
伏念臣性資頑鄙,名跡堙微。
議論闊疏,文學淺陋。
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獨無寸長。
荷先帝之誤恩,擢置三館;蒙陛下之過聽,付以兩州。
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
而才分所局,有過無功;法令具存,雖勤何補。
罪固多矣,臣猶知之。
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許藉資而顯受。
顧惟無狀,豈不知恩。
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羣生,海涵萬族。
用人不求其備,嘉善而矜不能。
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
而臣頃在錢塘,樂其風土。
魚鳥之性,既能自得於江湖;吳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
敢不奉法勤職,息訟平刑。
上以廣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
臣無任。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重用王介甫變法,變法失利後,又在元豐年間從事改制。
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即元豐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發生了文字獄。
這道謝表是蘇東坡調任湖州知府時所寫,卻同時歷述自己坎坷遭遇,把平時心中憤慈見諸文字,以示對時政的不滿。
由於他當時是文壇的領袖,任由東坡的詩詞在社會上傳播對新政的推行很不利。
在神宗的默許下,御史中丞李資深,御史舒嬾堂、何君表等人摘取東坡《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東坡,成爲烏臺詩案的導火索。
就在變法到改制的轉折關頭即元豐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發生了文字獄。
這道謝表是蘇東坡調任湖州知府時所寫,卻同時歷述自己坎坷遭遇,把平時心中憤慈見諸文字,以示對時政的不滿。
由於他當時是文壇的領袖,任由東坡的詩詞在社會上傳播對新政的推行很不利。
在神宗的默許下,御史中丞李資深,御史舒嬾堂、何君表等人摘取東坡《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東坡,成爲烏臺詩案的導火索。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