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造南亭子記
佛著經曰:生人既死,陰府收其精神,校平生行事罪福之。
坐罪者,刑獄皆怪險,非人世所爲,凡人平生一失舉止,皆落其間。
其尤怪者,獄廣大千百萬億裏,積火燒之,一日幾千萬生死,窮億萬世,無有間斷,名爲“無間”;夾殿宏廊,悉圖其狀,人未熟見者,莫不毛立神駭。
佛經曰:我國有阿閱世王,殺父王篡其位,法當入所謂獄無間者,昔能事佛,後生爲天人;況其他罪,事佛固無恙。
梁武帝明智勇武,創爲樑國者,捨身爲僧奴,至國滅餓死不聞悟。
況下輩,固惑之。
爲工商者,雜良以苦,僞內而華外,納以大秤斛,以小出之,欺奪村閭戇民,銖積粒聚,以至於富。
刑法錢穀小胥,出入人性命,顛倒埋沒,使簿書條令不可究知,得財買大第豪奴,爲公侯家。
大吏有權力,能開庫取公錢,緣意恣爲,人不敢言。
是此數者,心自知其罪,皆捐己奉佛以救。
,月日積久,曰:“我罪如是,富貴如所求,是佛能滅吾罪,復能以福與吾也。
”有罪罪滅,無福福至;生人唯罪福耳,雖田婦稚子,知所趨避。
今權歸於佛,買福賣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至有窮民,啼一稚子,無以與哺;得百錢,必召一僧飯之,冀佛之助,一日獲福。
若如此,雖舉寰海內盡爲寺與僧,不足怪也。
屋壁繡紋可矣,爲金枝扶疏,擎千萬佛;僧爲具味飯之可矣,飯訖持錢與之。
不大、不壯、不高、不多、不珍奇瑰怪爲憂,無有人力可又而不爲者。
晉,霸主也,一銅鞮宮之衰弱,諸侯不肯來盟。
今天下能如幾晉,凡幾千銅鞮,人得不困哉?
文宗皇帝嘗與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農人,今加兵、佛,一農人乃爲五人所食,其間吾民尤困於佛。
”帝念其本牢根大,不能果去之。
武皇帝始繼位,獨奮怒曰:“窮吾天下,佛也。
”始去其山臺野邑四萬所。
冠其徒幾至十萬人。
後至會昌五年,始命西京留佛寺四,僧唯十人;東京二寺。
天下所謂節度、觀察、同、華、汝三十四治所,得留一寺,僧準西京數。
其他刺史州不得有寺。
出四御史縷行天下以督之。
御史乘驛未出關,天下寺至於屋基,耕而刓之。
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笄冠二十六萬五百。
其奴婢十五萬,良人枝附爲使令者,倍笄冠之數,良田數千萬頃,奴婢口率與百畝,編入農籍。
其餘賤取民直,歸於有司,寺材州縣得以恣新其公署、傳舍。
今天子即位,詔曰:佛尚不殺而仁,且來中國久,亦可助以爲治。
天下州率與二寺,用齒衰男女爲其徒,各止三十人,兩京數倍其四、五焉。
著爲定令,以徇其習,且使後世不得復加也。
趙郡李子烈播,立朝名人也。
自尚書比部郎中出爲錢塘。
錢塘於江南,繁大雅亞吳郡。
子烈少遊其地,委曲知其俗蠹人者,剔削根節,斷其脈絡,不數月人隨化之。
三箋於丞相雲:“濤壞人居,不一焊錮,敗侵不休。
”詔與錢二千萬,築長堤,以爲數十年計,人益安喜。
子烈曰:“吳越古今多文士,來吾郡遊,登樓倚軒,莫不飄然而增思。
吾郡之江山甲於天下,信然也。
佛熾害中國六百歲,生見聖人,一揮而幾夷之,今不取其寺材立亭勝地,以彰聖人之功,使文士歌詩之,後必有指吾而罵者。
”乃作南亭,在城東南隅,宏大煥然,工施手目,發勻肉均,牙滑而無遺巧矣。
江平入天,越峯如髻鉈,越樹如發,孤帆白鳥,點盡上凝。
在半夜酒餘,倚老鬆,坐怪石,殷殷潮聲,起於月外。
東閩、兩越,宦遊善地也,天下名士多往之。
予知百數十年後,登南亭者,念仁聖天子之神功,美子烈之旨跡。
睹南亭千萬狀,吟不辭已;四時千萬狀,吟不能去,作爲歌詩,次之於後,不知幾千百人矣。
坐罪者,刑獄皆怪險,非人世所爲,凡人平生一失舉止,皆落其間。
其尤怪者,獄廣大千百萬億裏,積火燒之,一日幾千萬生死,窮億萬世,無有間斷,名爲“無間”;夾殿宏廊,悉圖其狀,人未熟見者,莫不毛立神駭。
佛經曰:我國有阿閱世王,殺父王篡其位,法當入所謂獄無間者,昔能事佛,後生爲天人;況其他罪,事佛固無恙。
梁武帝明智勇武,創爲樑國者,捨身爲僧奴,至國滅餓死不聞悟。
況下輩,固惑之。
爲工商者,雜良以苦,僞內而華外,納以大秤斛,以小出之,欺奪村閭戇民,銖積粒聚,以至於富。
刑法錢穀小胥,出入人性命,顛倒埋沒,使簿書條令不可究知,得財買大第豪奴,爲公侯家。
大吏有權力,能開庫取公錢,緣意恣爲,人不敢言。
是此數者,心自知其罪,皆捐己奉佛以救。
,月日積久,曰:“我罪如是,富貴如所求,是佛能滅吾罪,復能以福與吾也。
”有罪罪滅,無福福至;生人唯罪福耳,雖田婦稚子,知所趨避。
今權歸於佛,買福賣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至有窮民,啼一稚子,無以與哺;得百錢,必召一僧飯之,冀佛之助,一日獲福。
若如此,雖舉寰海內盡爲寺與僧,不足怪也。
屋壁繡紋可矣,爲金枝扶疏,擎千萬佛;僧爲具味飯之可矣,飯訖持錢與之。
不大、不壯、不高、不多、不珍奇瑰怪爲憂,無有人力可又而不爲者。
晉,霸主也,一銅鞮宮之衰弱,諸侯不肯來盟。
今天下能如幾晉,凡幾千銅鞮,人得不困哉?
文宗皇帝嘗與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農人,今加兵、佛,一農人乃爲五人所食,其間吾民尤困於佛。
”帝念其本牢根大,不能果去之。
武皇帝始繼位,獨奮怒曰:“窮吾天下,佛也。
”始去其山臺野邑四萬所。
冠其徒幾至十萬人。
後至會昌五年,始命西京留佛寺四,僧唯十人;東京二寺。
天下所謂節度、觀察、同、華、汝三十四治所,得留一寺,僧準西京數。
其他刺史州不得有寺。
出四御史縷行天下以督之。
御史乘驛未出關,天下寺至於屋基,耕而刓之。
凡除寺四千六百,僧尼笄冠二十六萬五百。
其奴婢十五萬,良人枝附爲使令者,倍笄冠之數,良田數千萬頃,奴婢口率與百畝,編入農籍。
其餘賤取民直,歸於有司,寺材州縣得以恣新其公署、傳舍。
今天子即位,詔曰:佛尚不殺而仁,且來中國久,亦可助以爲治。
天下州率與二寺,用齒衰男女爲其徒,各止三十人,兩京數倍其四、五焉。
著爲定令,以徇其習,且使後世不得復加也。
趙郡李子烈播,立朝名人也。
自尚書比部郎中出爲錢塘。
錢塘於江南,繁大雅亞吳郡。
子烈少遊其地,委曲知其俗蠹人者,剔削根節,斷其脈絡,不數月人隨化之。
三箋於丞相雲:“濤壞人居,不一焊錮,敗侵不休。
”詔與錢二千萬,築長堤,以爲數十年計,人益安喜。
子烈曰:“吳越古今多文士,來吾郡遊,登樓倚軒,莫不飄然而增思。
吾郡之江山甲於天下,信然也。
佛熾害中國六百歲,生見聖人,一揮而幾夷之,今不取其寺材立亭勝地,以彰聖人之功,使文士歌詩之,後必有指吾而罵者。
”乃作南亭,在城東南隅,宏大煥然,工施手目,發勻肉均,牙滑而無遺巧矣。
江平入天,越峯如髻鉈,越樹如發,孤帆白鳥,點盡上凝。
在半夜酒餘,倚老鬆,坐怪石,殷殷潮聲,起於月外。
東閩、兩越,宦遊善地也,天下名士多往之。
予知百數十年後,登南亭者,念仁聖天子之神功,美子烈之旨跡。
睹南亭千萬狀,吟不辭已;四時千萬狀,吟不能去,作爲歌詩,次之於後,不知幾千百人矣。
暂无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