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
青絲爲籠系,桂枝爲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爲下裙,紫綺爲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爲羅敷

「羅敷年幾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

使君謝羅敷:「甯可共載不?」
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
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繫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轆轤劍,可直千萬餘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爲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鬚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陌上桑》是中國漢樂府民歌的名篇,屬於《相和歌辭》,寫採桑女秦羅敷的美貌與操守,以及反映了漢代社會制度即春興季節太守出行勸課農桑。最早著錄於《宋書·樂志》,題名《豔歌羅敷行》,在《玉臺新詠》中,題爲《日出東南隅行》。
陌:田間的路。 桑:桑林。 東南隅:指東方偏南。隅,方位、角落。中國在北半球,夏至以後日漸偏南,所以說日出東南隅。 青絲爲籠系:用黑色的絲做籃子上的絡繩。籠,籃子;系,絡繩(纏繞籃子的繩子)。 籠鉤:一種工具。採桑用來鉤桑枝,行時用來挑竹筐。 倭墮髻:即墮馬髻,髮髻偏在一邊,呈墜落狀。倭墮,疊韻字。 緗綺:有花紋的淺黃色的絲織品。 帩頭:帩頭,古代男子束髮的頭巾。 少年:古義,指十到二十歲的男子。 但:衹是。 坐:因爲、由於。 使君:漢代對太守、刺史的通稱。 姝:美麗的女子。 謝:這裏是“請問”的意思。 不:通假字,通“否”音也爲“否”的音。 居上頭: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鹿盧劍:劍把用絲絛纏繞起來,像鹿盧的樣子。鹿盧,即轆轤,井上汲水的用具;寶劍,荊軻刺秦王時帶的就是鹿盧劍。 侍中郎:出入宮禁的侍衛官。 盈盈:儀態端莊美好。 冉冉:走路緩慢。
暫無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