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劉正夫書
愈白,進士劉君足下:
辱箋,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賜,且愧其誠然,幸甚幸甚!
凡舉進士者,於先進之門,何所不往?先進之於後輩,苟見其至,寧可以不答其意邪?來者則接之,舉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獨有接後輩名,名之所存,謗之所歸也。
有來問者,不敢不以誠答。
或問:“爲文宜何師?”必謹對曰:“宜師古聖人。
”曰:“古聖賢人所爲書具存,辭皆不同,宜何師?”必謹對曰:“師其意不師其辭。
”又問曰:“文宜易宜難?”必謹對曰:“無難易,惟其是爾。
”如是而已,非固開其爲此,而禁其爲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
夫文豈異於是乎?漢朝人莫不能爲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爲之最。
然則用功深者,其收名也遠。
若皆與世沉浮,不自樹立,雖不爲當時所怪,亦必無後世之傳也。
足下家中百物,皆賴而用也,然其所珍愛者,必非常物。
夫君子之於文,豈異於是乎?今後進之爲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聖賢人爲法者,雖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之徒出,必自於此,不自於循常之徒也一若聖人之道,不用文則已.用則必尚其能者。
能者非他,能自樹立,不因循者是也!有文字來,誰不爲文,然其存於今者,必其能者也。
顧常以此爲說耳。
愈於足下,忝同道而先進者,又常從遊於賢尊給事,既辱厚賜,又安得不進其所有以爲答也:足下以爲何如?愈白。
暂无
暂无
暂无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