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詩序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
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爲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
愛是溪,入二三裏,得其尤絕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爲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爲愚丘。
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爲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爲愚溝。
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爲愚池。
愚池之東爲愚堂。
其南爲愚亭。
池之中爲愚島。
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鹹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
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雲雨,無以利世,而適類於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甯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爲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爲愚者也。
皆不得爲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違於理,悖於事,故凡爲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溪雖莫利於世,而善鑑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
予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
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於是作《八愚詩》,紀於溪石上。
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爲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
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
愛是溪,入二三裏,得其尤絕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齗齗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爲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爲愚丘。
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爲愚泉。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
合流屈曲而南,爲愚溝。
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爲愚池。
愚池之東爲愚堂。
其南爲愚亭。
池之中爲愚島。
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鹹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樂也。
今是溪獨見辱於愚,何哉?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雲雨,無以利世,而適類於予,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
甯武子“邦無道則愚”,智而爲愚者也;顏子“終日不違如愚”,睿而爲愚者也。
皆不得爲真愚。
今予遭有道而違於理,悖於事,故凡爲愚者,莫我若也。
夫然,則天下莫能爭是溪,予得專而名焉。
溪雖莫利於世,而善鑑萬類,清瑩秀澈,鏘鳴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樂而不能去也。
予雖不合於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而無所避之。
以愚辭歌愚溪,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超鴻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於是作《八愚詩》,紀於溪石上。
《愚溪詩序》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對自我的寫照,表達自己濟世之願不能實現的滿腔孤憤鬱結。
這篇文章是借述愚溪而對自我的寫照,表達自己濟世之願不能實現的滿腔孤憤鬱結。
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廣西東北部,今稱灌江。
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瀟水:在今湖南省道縣北,因源出瀟山,故稱瀟水。
能:勝任的,能做到的。
以愚觸罪:唐憲宗時,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政治集團革新政治失敗,被貶永州。
愚,指此事。
尤絕:更好的,指風景極佳美的。
家:居住。
愚公谷:在今山東省淄博市北。
劉向《說苑·政理》曾記載此谷名稱的由來:“齊桓公出獵,入山谷中,見一老翁,問曰:‘是爲何谷?’對曰:‘愚公之谷。
’桓公問其故,曰:‘以臣名之。
’”
齗(yín)齗然:爭辯的樣子。
更:易,改換名稱。
買居之:買下來以爲已有。
居,佔有、擁有。
上出:指泉向上冒。
合流屈曲而南:泉水匯合後彎彎曲曲地向南流去。
負土累石:指運土堆石。
負,背;累,堆積。
塞其隘:堵住水溝狹窄的地方。
錯置:交錯佈置,以求變化。
辱:屈辱。
樂(yào):喜愛,愛好。
此句語出《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
峻急:湍急。
坻(chí):水中的高地或小洲。
幽邃:深遠。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做或不願做。
適:恰好。
甯武子:春秋時衛國大夫寧俞,“武”是諡號。
此句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謂甯武子乃佯愚,並非真愚。
顏子:顏回,字子洲,孔子學生。
此句語出《論語·爲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意謂顏回聽孔子講學,從不提不同看法,好象很愚笨。
但考察他私下的言行,發現他不但懂得孔子的話,而且還有所發揮,可見他不愚。
睿:通達,明智。
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悖(bèi):違背,逆而不順。
鑑:照。
萬類:萬物。
清瑩:形容水如玉色光潔。
澈:清澄。
鏘鳴金石:水聲象金石一樣鏗鏘作響。
鏘,金石撞擊聲;金石,用金屬、石頭製成的鐘、磬一類樂器。
眷慕:眷戀、愛慕。
文墨:指寫作。
漱滌:洗滌。
牢籠:包羅,概括。
愚辭:指所作序的《八愚詩》,詩已失傳。
不違、同歸:此處都是諧合的意思。
兩句謂茫茫然昏昏然好像同愚溪融爲一體。
超鴻蒙:指超越天地塵世。
鴻蒙,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狀態。
語出《莊子·在宥(yòu)》:“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
混希夷:指與自然混同,物我不分。
希夷,虛寂玄妙的境界。
語出《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
”這是道家所指的一種形神俱忘、空虛無我的境界。
寂寥而莫我知也:謂連自己的存在也忘記了。
寂寥,寂靜空闊。
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瀟水:在今湖南省道縣北,因源出瀟山,故稱瀟水。
能:勝任的,能做到的。
以愚觸罪:唐憲宗時,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政治集團革新政治失敗,被貶永州。
愚,指此事。
尤絕:更好的,指風景極佳美的。
家:居住。
愚公谷:在今山東省淄博市北。
劉向《說苑·政理》曾記載此谷名稱的由來:“齊桓公出獵,入山谷中,見一老翁,問曰:‘是爲何谷?’對曰:‘愚公之谷。
’桓公問其故,曰:‘以臣名之。
’”
齗(yín)齗然:爭辯的樣子。
更:易,改換名稱。
買居之:買下來以爲已有。
居,佔有、擁有。
上出:指泉向上冒。
合流屈曲而南:泉水匯合後彎彎曲曲地向南流去。
負土累石:指運土堆石。
負,背;累,堆積。
塞其隘:堵住水溝狹窄的地方。
錯置:交錯佈置,以求變化。
辱:屈辱。
樂(yào):喜愛,愛好。
此句語出《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
峻急:湍急。
坻(chí):水中的高地或小洲。
幽邃:深遠。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做或不願做。
適:恰好。
甯武子:春秋時衛國大夫寧俞,“武”是諡號。
此句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
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意謂甯武子乃佯愚,並非真愚。
顏子:顏回,字子洲,孔子學生。
此句語出《論語·爲政》:“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意謂顏回聽孔子講學,從不提不同看法,好象很愚笨。
但考察他私下的言行,發現他不但懂得孔子的話,而且還有所發揮,可見他不愚。
睿:通達,明智。
有道:指政治清明的時代。
悖(bèi):違背,逆而不順。
鑑:照。
萬類:萬物。
清瑩:形容水如玉色光潔。
澈:清澄。
鏘鳴金石:水聲象金石一樣鏗鏘作響。
鏘,金石撞擊聲;金石,用金屬、石頭製成的鐘、磬一類樂器。
眷慕:眷戀、愛慕。
文墨:指寫作。
漱滌:洗滌。
牢籠:包羅,概括。
愚辭:指所作序的《八愚詩》,詩已失傳。
不違、同歸:此處都是諧合的意思。
兩句謂茫茫然昏昏然好像同愚溪融爲一體。
超鴻蒙:指超越天地塵世。
鴻蒙,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狀態。
語出《莊子·在宥(yòu)》:“雲將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鴻蒙。
”
混希夷:指與自然混同,物我不分。
希夷,虛寂玄妙的境界。
語出《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
”這是道家所指的一種形神俱忘、空虛無我的境界。
寂寥而莫我知也:謂連自己的存在也忘記了。
寂寥,寂靜空闊。
灌水的北面有一條小溪,往東流入瀟水。
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裏,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
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爲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
我喜愛這條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裏,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裏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爲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做愚丘。
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作爲積蓄,稱它爲愚泉。
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
泉水合流後彎彎曲曲向南流去,經過的地方就稱作愚溝。
於是運土堆石,堵住狹窄的泉水通道,築成了愚池。
愚池的東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
池子中央是愚島。
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岩石參差錯落。
這些都是山水中瑰麗的景色,因爲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們。
水是聰明人所喜愛的。
可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
又險峻湍急,有很多淺灘和石頭,大船進不去;幽深淺狹,蛟龍又不屑於此,不能興起雲和雨,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正像我。
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來稱呼它,也是可以的。
甯武子“在國家動亂時就顯得很愚蠢”,是聰明人故意裝糊塗。
顏子“從來不提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現得很愚笨。
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愚笨。
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時卻做出與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沒有像我這麼愚蠢的人了。
因此,天下人誰也不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有給它命名的專利。
溪水雖然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可它卻能夠映照萬物,清秀明澈,能發出金石般的響聲,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顏開,對它眷戀愛慕不忍離去。
我雖然不合世俗,也還能稍用文章來安慰自己,用文筆自由驅使萬物,創造出一個稱心滿意的審美境界,世間萬象沒有什麼能逃得出我的筆墨形容。
我用愚笨的言辭歌唱愚溪,覺得茫茫然沒什麼悖於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樣的歸宿,超越天地塵世,融入玄虛靜寂之中,而寂寞清靜之中沒有誰能瞭解我。
於是作《八愚詩》,記在溪石上。
有人說,過去有個姓冉的住在這裏,所以把這條溪水叫做冉溪。
還有人說,溪水可以用來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爲染溪。
我因愚犯罪,被貶到瀟水。
我喜愛這條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裏,發現一個風景絕佳的地方,就在這裏安家。
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這條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沒人能定下來,當地的居民還在爭論不休,看來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定名爲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買了個小丘,叫做愚丘。
從愚丘往東北走六十步,發現一處泉水,又買下來作爲積蓄,稱它爲愚泉。
愚泉共有六個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
泉水合流後彎彎曲曲向南流去,經過的地方就稱作愚溝。
於是運土堆石,堵住狹窄的泉水通道,築成了愚池。
愚池的東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
池子中央是愚島。
美好的樹木和奇異的岩石參差錯落。
這些都是山水中瑰麗的景色,因爲我的緣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們。
水是聰明人所喜愛的。
可這條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沒,這是爲什麼呢?因爲它水道很低,不能用來灌溉。
又險峻湍急,有很多淺灘和石頭,大船進不去;幽深淺狹,蛟龍又不屑於此,不能興起雲和雨,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正像我。
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來稱呼它,也是可以的。
甯武子“在國家動亂時就顯得很愚蠢”,是聰明人故意裝糊塗。
顏子“從來不提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現得很愚笨。
他們都不是真正的愚笨。
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時卻做出與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沒有像我這麼愚蠢的人了。
因此,天下人誰也不能和我爭這條溪水,我有給它命名的專利。
溪水雖然對世人沒有什麼好處,可它卻能夠映照萬物,清秀明澈,能發出金石般的響聲,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顏開,對它眷戀愛慕不忍離去。
我雖然不合世俗,也還能稍用文章來安慰自己,用文筆自由驅使萬物,創造出一個稱心滿意的審美境界,世間萬象沒有什麼能逃得出我的筆墨形容。
我用愚笨的言辭歌唱愚溪,覺得茫茫然沒什麼悖於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樣的歸宿,超越天地塵世,融入玄虛靜寂之中,而寂寞清靜之中沒有誰能瞭解我。
於是作《八愚詩》,記在溪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