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十三節
孟子去齊。
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曰:“彼一時,此一時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
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吾何爲不豫哉?”
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曰:“彼一時,此一時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
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吾何爲不豫哉?”
暂无
不豫:不快。
豫,悅,高興。
不怨天,不尤人:這是孔子的話,見《論語·憲問》。
尤,指責,責怪。
名世者:聞名於世的人。
這裏指德高望重,可以輔佐君王實現王道的人。
豫,悅,高興。
不怨天,不尤人:這是孔子的話,見《論語·憲問》。
尤,指責,責怪。
名世者:聞名於世的人。
這裏指德高望重,可以輔佐君王實現王道的人。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道:“先生似乎有點不太高興。
從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不埋怨天,不責怪人。
’”
孟子說:“那時是那個時候,現在是這個時候。
每過五百年一定有聖王出現,那時一定有聞名於世的賢人。
從周代以來,七百多年了。
按年數算來,已經超過了五百;按照時勢來考察,也該出現了。
看來上天還不想使天下太平啊,如果想使天下太平,當今世上,除了我還有誰呢?我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呢?”
從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不埋怨天,不責怪人。
’”
孟子說:“那時是那個時候,現在是這個時候。
每過五百年一定有聖王出現,那時一定有聞名於世的賢人。
從周代以來,七百多年了。
按年數算來,已經超過了五百;按照時勢來考察,也該出現了。
看來上天還不想使天下太平啊,如果想使天下太平,當今世上,除了我還有誰呢?我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