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滁州送范倅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鴈,醉來時響空弦。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
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管送歸船。
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賢。
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
長安故人問我,道愁腸殢酒只依然。
目斷秋霄落鴈,醉來時響空弦。
這首詞作於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滁州(今屬安徽)任上,是爲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京城臨安而作。
上闋寫惜別之情和流光虛度之嘆。
下闋寄託自己感慨之情。
詞意層層相催,逼人欷獻嘆惋,抒發離情中透露着豪放。
上闋寫惜別之情和流光虛度之嘆。
下闋寄託自己感慨之情。
詞意層層相催,逼人欷獻嘆惋,抒發離情中透露着豪放。
滁州:古州名。
東魏置南譙州,隋改置滁州,唐、宋因之。
宋屬淮南東路,地處滁河流域,境內琅琊山風景幽美,爲遊覽勝地。
范倅:即范昂,滁州(今安徽滁州市)通判。
《滁州府志·職官·通判》:「范昂,乾道六年任。」《宋會要輯稿·職官·一〇之九》:「乾道八年正月十四日詔滁州州縣官到任任滿,依次邊舒州州縣官推賞。
先是,權通判滁州范昂陳請,故有是詔。」據知此范倅即范昂。
唯范氏事歷別無所考。
幷其字里亦莫得而知。
倅,副職。
老來:稼軒三十三歲而自稱「老來」。
一則因爲古人常常感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二則針對年少立業而言,現在已過而立之年,而復國大業仍未實現,所以稱「老」。
「對別酒,怯流年」句:宋·蘇軾《江城子·東武雪中送客》:「對尊前,惜流年。」
秋晩蓴鱸江上:《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
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見機。」作者借其指代范昂返鄉。
夜深兒女燈前:宋·黃庭堅《寄叔父夷仲》詩:「弓刀陌上看行色,兒女燈前語夜深。」
朝天:指朝見天子。
玉殿:皇帝處理政事的金鑾寶殿,用以代指皇帝。
夜半承明:《漢書·卷六十四上·嚴助傳》:「君厭承明之廬,勞侍從之事。」注:「漢有承明廬。
承明廬在石渠閣外。
直宿所止曰廬。」東漢·班固《西都賦》:「又有承明金馬,著作之庭。
大雅宏達,於茲爲群。」唐·李商隱《賈生》詩:「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視草:爲皇帝起草制詔。
《舊唐書·卷四十三·職官志·翰林院》:「玄宗即位,張說等人入禁中,謂之翰林待詔。
……或詔從中出,雖宸翰所揮,亦資其檢討,謂之視草,故嘗簡當代士人,以備顧問。」
籌邊:籌劃邊防軍務。
殢酒:沉溺於酒。
唐·韓偓《有憶》:「愁腸殢酒人千里,淚眼倚樓天四垂。」宋·秦觀《夢揚州》詞:「殢酒困花,十載因誰淹留。」
「目斷秋霄落鴈,醉來時響空弦。」句:《戰國策·卷十七·楚策四》:「天下合從。
趙使魏加見楚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曰:『有矣,僕欲將臨武君。
』魏加曰:『臣少之時好射,臣願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
』加曰:『異日者,更羸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
更羸謂魏王曰:「臣爲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鴈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
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
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
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今臨武君,嘗爲秦孽,不可爲拒秦之將也。
』」宋·蘇軾《次韻王雄州送侍其涇州》詩:「聞道名城得眞將,故應驚羽落空弦。」
東魏置南譙州,隋改置滁州,唐、宋因之。
宋屬淮南東路,地處滁河流域,境內琅琊山風景幽美,爲遊覽勝地。
范倅:即范昂,滁州(今安徽滁州市)通判。
《滁州府志·職官·通判》:「范昂,乾道六年任。」《宋會要輯稿·職官·一〇之九》:「乾道八年正月十四日詔滁州州縣官到任任滿,依次邊舒州州縣官推賞。
先是,權通判滁州范昂陳請,故有是詔。」據知此范倅即范昂。
唯范氏事歷別無所考。
幷其字里亦莫得而知。
倅,副職。
老來:稼軒三十三歲而自稱「老來」。
一則因爲古人常常感嘆時光流逝人生易老,二則針對年少立業而言,現在已過而立之年,而復國大業仍未實現,所以稱「老」。
「對別酒,怯流年」句:宋·蘇軾《江城子·東武雪中送客》:「對尊前,惜流年。」
秋晩蓴鱸江上:《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
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見機。」作者借其指代范昂返鄉。
夜深兒女燈前:宋·黃庭堅《寄叔父夷仲》詩:「弓刀陌上看行色,兒女燈前語夜深。」
朝天:指朝見天子。
玉殿:皇帝處理政事的金鑾寶殿,用以代指皇帝。
夜半承明:《漢書·卷六十四上·嚴助傳》:「君厭承明之廬,勞侍從之事。」注:「漢有承明廬。
承明廬在石渠閣外。
直宿所止曰廬。」東漢·班固《西都賦》:「又有承明金馬,著作之庭。
大雅宏達,於茲爲群。」唐·李商隱《賈生》詩:「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視草:爲皇帝起草制詔。
《舊唐書·卷四十三·職官志·翰林院》:「玄宗即位,張說等人入禁中,謂之翰林待詔。
……或詔從中出,雖宸翰所揮,亦資其檢討,謂之視草,故嘗簡當代士人,以備顧問。」
籌邊:籌劃邊防軍務。
殢酒:沉溺於酒。
唐·韓偓《有憶》:「愁腸殢酒人千里,淚眼倚樓天四垂。」宋·秦觀《夢揚州》詞:「殢酒困花,十載因誰淹留。」
「目斷秋霄落鴈,醉來時響空弦。」句:《戰國策·卷十七·楚策四》:「天下合從。
趙使魏加見楚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曰:『有矣,僕欲將臨武君。
』魏加曰:『臣少之時好射,臣願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
』加曰:『異日者,更羸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
更羸謂魏王曰:「臣爲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鴈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
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
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
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今臨武君,嘗爲秦孽,不可爲拒秦之將也。
』」宋·蘇軾《次韻王雄州送侍其涇州》詩:「聞道名城得眞將,故應驚羽落空弦。」
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懷、趣味全減,面對着送別酒,怯懼年華流變。
何況屈指計算中秋佳節將至,那一輪美好的圓月,偏不照人的團圓。
無情的流水全不管離人的眷戀,與西風推波助瀾,衹管將歸舟送歸。
祝願你在這晚秋的江面,能將蓴菜羹、鱸魚膾品嚐,回家後和兒女團聚在夜深的燈前。
趁旅途的征衫未換,正好去朝見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賢訪賢。
料想在深夜的承明廬,正留下來教你檢視翰林院草擬的文件,還派遣籌劃邊防軍備。
說都故友倘若問到我,衹說我依然是愁腸滿腹借酒澆愁愁難遣。
遙望秋天的雲霄裏一隻落鴈消逝不見,我沉醉中聽到有誰奏響了空弦!
何況屈指計算中秋佳節將至,那一輪美好的圓月,偏不照人的團圓。
無情的流水全不管離人的眷戀,與西風推波助瀾,衹管將歸舟送歸。
祝願你在這晚秋的江面,能將蓴菜羹、鱸魚膾品嚐,回家後和兒女團聚在夜深的燈前。
趁旅途的征衫未換,正好去朝見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賢訪賢。
料想在深夜的承明廬,正留下來教你檢視翰林院草擬的文件,還派遣籌劃邊防軍備。
說都故友倘若問到我,衹說我依然是愁腸滿腹借酒澆愁愁難遣。
遙望秋天的雲霄裏一隻落鴈消逝不見,我沉醉中聽到有誰奏響了空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