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十三節
孟子曰:“伯夷闢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
’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
’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歸之,是天下之父歸之也。
天下之父歸之,其子焉往?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內,必爲政於天下矣。
暂无
闢:同“避”,躲避。
作:興起。
興:起來。
盍:何不。
來,語氣助詞。
西伯:即周文王。
太公:即姜太公呂尚。
大老:最有聲望的老人。
孟子說:“伯夷避開紂王,住在北海岸邊,聽說文王興起,便說:‘爲什麼不歸附他!我聽說西伯是善於奉養老人的人。
’姜太公避開紂王住在東海岸邊,聽說文王興起,便說:‘爲什麼不歸附他!我聽說西伯是善於奉養老人的人。
’這兩位老人,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老人,都去歸附文王,這好比天下做父親的人都歸附西伯。
天下人的父親都歸附西伯了,他們的兒子還會去哪兒呢?當今的諸侯如果有能實行文王的政治的,不超過七年,就一定能統治天下。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8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