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
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
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
沙塵撲馬汗,霧露凝貂裘。
西來誰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發安西,路上無停留。
都護猶未到,來時在西州。
十日過沙磧,終朝風不休。
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
也知塞垣苦,豈爲妻子謀。
山口月欲出,先照關城樓。
溪流與松風,靜夜相颼飀。
別家賴歸夢,山塞多離憂。
與子且攜手,不愁前路脩。
這首五言古詩分爲三層,開頭六句敘述離長安西行情景;中間十六句敘述路遇宇文判官情景,最後八句敘述夜宿隴山情景。
這首詩歌頌宇文氏爲國從軍,不計個人得失的高貴品質,抒發了高揚的樂觀無畏精神。
此詩語言平易自然,情感深切真摯。
宇文判官: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屬下判官,名未詳。
判官,節度使佐吏。
驛:驛站,古時驛道上每隔一段距離設一驛站,爲往來官員歇息換馬之所。
驛騎:乘騾馬傳送公文的人。
這裏指乘馬赴邊的詩人。
平明:天亮的時候。
咸陽:秦都咸陽,在今陝西咸陽市東北。
此借指唐都長安。
嗚咽:流水聲若斷若續。
子:男兒。
貂裘:貂皮袍子。
貂,一種動物,皮料珍,最能禦寒。
新封侯:指是時宇文氏新任判官。
前月:上月。
安西:指安西節度使治所龜茲鎮(今新疆庫車)。
都護:指高仙芝。
唐高宗時於龜茲置安西都護府,設都護一人,總領府事。
玄宗時更置安西節度使,治所在安西都護府,節度使例兼安西都護,故稱安西節度使爲都護。
西州:治所在今新疆吐魯番東南哈拉和卓。
沙磧:指沙漠、戈壁。
終朝:從早到晚。
奉:接受並執行。
塞垣:邊關城牆。
關:隴山下有隴關,又名大震關。
颼飀(sōuliú):象聲詞。
風雨聲。
賴:依靠。
離憂:別離之憂。
子:這裏指宇文判官。
攜手:比喻互勉共進。
修:長。
一個驛站又是一個驛站,驛騎疾馳有如流星一般,
黎明時分從那長安出發,傍晚已經越過隴山之顛;
隴水聲聲令人不忍去聽,嗚嗚咽咽多麼使人愁煩。
一路風沙塵土撲滿馬汗,晨昏霧氣露水打溼衣衫,
那西方馳來了誰家男兒,自說是新近裏立功封官,
上月間從安西啓程出發,一路上不停留急把路趕。
都護現在尚未到達駐地,出發時還在那西州旁邊,
十天間越過了浩瀚沙漠,狂風吹起沙土從早到晚。
戰馬行走在那碎石道上,四蹄磨出鮮血灑在路間。
置身萬里之外報效朝廷,自己並無任何追求貪戀。
並非不知邊塞艱難辛苦,豈是爲了妻子兒女打算。
邊塞山口明月正在升起,月光先已照上高高城關。
溪水聲聲伴着松濤陣陣,在靜夜裏颼颼刮過耳邊。
離家之仿只靠歸夢排解,關山塞外離憂縈繞心間,
願與爲友攜手同赴國事,不愁那前方的征途漫漫。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