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五歸山
送君盡惆悵,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幸爲埽荊扉。
當亦謝官去,豈令心事違。
《送張五歸山》是唐代詩人王維送友人張諲歸隱時創作的一首詩。
此詩作者爲友人受到楊國忠的排斥而歸山而感慨,幷表明自己有歸隱的意思。
全詩語言樸實自然,用筆委婉曲折。
張五:張諲,生卒年未詳,排行第五,又稱張五,永嘉(今屬浙江)人。
靑年時期離家出遊,和王維居於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歷時十餘年。
惆悵:因失意或失望而傷感、懊惱。
《楚辭·九辯》:“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

攜手:指攜手一同歸隱。
一朝:一時。
拂衣:振衣而去。
謂歸隱。
晉·殷仲文《解尙書表》:“進不能見危授命,忘身殉國;退不能辭粟首陽,拂衣高謝。
”南朝宋謝靈運《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裏。

東山:據《晉書·謝安傳》載,謝安早年曾辭官隱居會稽之東山,經朝廷屢次徵聘,方從東山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爲東晉重臣。
又,臨安、金陵亦有東山,也曾是謝安的遊憩之地。
後因以“東山”爲典。
指隱居或遊憩之地。
唐·王維《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東山時,心尙一何遠!”
荆扉:柴門。
晉·陶潛《歸園田居》詩之二:“白日掩荆扉,對酒絶塵想。

謝官:辭官。
清劉鑾《五石瓠·福藩止有一世子》:“張懋德,靑陽人,崇禎甲戌年爲福府長史,丁丑謝官歸。

心事:志向、志趣。
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徐幹〉序》:“少無宦情,有箕潁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辭。
送君歸山我心已惆悵,再送人啊不知又是誰?
一起相處纔衹幾天,忽然你卻辭官先歸。
東山裏還有我住過的茅屋,請替我掃一掃那陋室柴扉。
不久我也該辭官歸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違!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