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香蒲、莆黃
釋名
甘蒲、醮石。
化上黃粉名蒲黃。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乳癰。
用香蒲草根搗爛貼患處,同時煎汁邊根服下。
熱毒下痢。
用香蒲根二兩、粟米二合,小煎服。
一天服二次。
舌脹滿口。
用蒲黃頻搽,或用蒲黃、乾薑末,等分幹搽,都有速效。
吐血唾血。
用蒲黃末二兩,每日以溫酒或冷水送服三錢。
小便出血。
用蒲黃末,每服半錢,生地黃汁調下。
或加入發灰等分亦可。
藥量可根據病人情況斟酌加減。
刀傷出血。
用蒲黃半兩,熱酒送下。
痔瘡出血。
用蒲黃末一匙,水送服。
一天服三次。
脫肛。
用蒲黃和豬油調塗,每日三至五次。
胎動欲產(日月未足者)。
用蒲黃二錢,水沖服。
催生。
用蒲黃、地龍(洗淨、焙乾)、陳桔皮,等分爲末。
分別收存,臨用時各一錢,以新汲水調服,立產。
胞衣不下。
用蒲黃二錢,井水送服。
產後下血。
用蒲黃二兩,加水二升煎成八合,一次服下。
跌傷瘀血。
用蒲黃末,空心服三錢,溫酒送下。
關節疼痛。
用蒲黃八兩,熟附子一兩,共研爲末。
每服一錢,涼水送下。
一天服一次。
陰部溼癢。
用蒲黃末敷三、四次即愈。
耳出膿。
用蒲黃末摻敷。
屙血或血痢。
用蒲黃篩出的紅色渣滓(名爲“蒲萼”),炒過服用。
甘蒲、醮石。
化上黃粉名蒲黃。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乳癰。
用香蒲草根搗爛貼患處,同時煎汁邊根服下。
熱毒下痢。
用香蒲根二兩、粟米二合,小煎服。
一天服二次。
舌脹滿口。
用蒲黃頻搽,或用蒲黃、乾薑末,等分幹搽,都有速效。
吐血唾血。
用蒲黃末二兩,每日以溫酒或冷水送服三錢。
小便出血。
用蒲黃末,每服半錢,生地黃汁調下。
或加入發灰等分亦可。
藥量可根據病人情況斟酌加減。
刀傷出血。
用蒲黃半兩,熱酒送下。
痔瘡出血。
用蒲黃末一匙,水送服。
一天服三次。
脫肛。
用蒲黃和豬油調塗,每日三至五次。
胎動欲產(日月未足者)。
用蒲黃二錢,水沖服。
催生。
用蒲黃、地龍(洗淨、焙乾)、陳桔皮,等分爲末。
分別收存,臨用時各一錢,以新汲水調服,立產。
胞衣不下。
用蒲黃二錢,井水送服。
產後下血。
用蒲黃二兩,加水二升煎成八合,一次服下。
跌傷瘀血。
用蒲黃末,空心服三錢,溫酒送下。
關節疼痛。
用蒲黃八兩,熟附子一兩,共研爲末。
每服一錢,涼水送下。
一天服一次。
陰部溼癢。
用蒲黃末敷三、四次即愈。
耳出膿。
用蒲黃末摻敷。
屙血或血痢。
用蒲黃篩出的紅色渣滓(名爲“蒲萼”),炒過服用。
暂无
暂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