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生》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首借古諷今的詠史詩,意在借賈誼的遭遇,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此詩是一首詠歎賈誼故事的七言絕句,但其着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於指出封建統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使其在政治上發揮作用。
詩中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則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
該詩寓慨於諷,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對賈誼懷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的感傷。
此詩是一首詠歎賈誼故事的七言絕句,但其着眼點,不在個人的窮通得失,而在於指出封建統治者不能真正重視人才,使其在政治上發揮作用。
詩中選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則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於政事,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
該詩寓慨於諷,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對賈誼懷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備受排擠、壯志難酬的感傷。
賈生:指賈誼(前200~前168),西漢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許多重要政治主張,但卻遭讒被貶,一生抑鬱不得志。
宣室:漢代長安城中未央宮前殿的正室。
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賈誼曾被貶謫。
才調:才華氣質。
可憐:可惜,可嘆。
虛:徒然,空自。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
蒼生:百姓。
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漢文帝接見賈誼,“問鬼神之本。
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
至夜半,文帝前席。
”
宣室:漢代長安城中未央宮前殿的正室。
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賈誼曾被貶謫。
才調:才華氣質。
可憐:可惜,可嘆。
虛:徒然,空自。
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
蒼生:百姓。
問鬼神:事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漢文帝接見賈誼,“問鬼神之本。
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
至夜半,文帝前席。
”
漢文帝求賢,宣示召見被貶臣子。
賈誼才能,確實高明無人能及。
只是空談半夜,令人扼腕嘆息。
文帝盡問鬼神之事,隻字不提國事民生。
賈誼才能,確實高明無人能及。
只是空談半夜,令人扼腕嘆息。
文帝盡問鬼神之事,隻字不提國事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