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送鮑浩然之浙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峯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纔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此詞詠傷春傷別,構思新穎。
其略去送別情境的刻畫和別情依依的渲染,起首便着眼於山水,用作兩譬:水是橫着的眼波,山是皺着的眉頭,將離人的形象放得無窮大,強調傷心人面部表情的痛苦,無以復加。
三、四句則緊承以上二喻作進一步的形象強調:行人去的地方,正是“眉眼盈盈處”,將人之眉眼與自然山水兩組意象重複疊加,對前文透漏的形象信息作反饋掃描,強化意象符號的特指意蘊,在藝術表現上頗有特色。
下闋將“送君歸”與“送春歸”綰合,忽生“到江南趕上春”的奇想,復叮囑“千萬和春住”。
無理之理,一掃萬古惜春佳句爲空。
此種語意,此種境界,均未曾爲人道着。
宋胡仔認爲末二句是用黃山谷“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語意(見《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恐怕失考。
因爲王觀登第那年,黃庭堅才十二歲,如果王觀二十歲登第,也比山谷大八歲,王觀不可能模仿黃山谷。
卜算子:詞牌名。
北宋時盛行此曲。
萬樹《詞律》以爲取義於“賣卜算命之人”。
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
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句爲六言句,於第三字豆。
宋教坊復演爲慢曲,《樂章集》入“歇指調”。
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鮑浩然:生平不詳,詞人的朋友,家住浙江東路,簡稱浙東。
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
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這裏反用。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動的水波。
山是眉峯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西京雜記》載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遠山,時人效畫遠山眉。
後人遂喻美人之眉爲遠山,這裏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詞人的朋友(鮑浩然)。
眉眼盈盈處:一說比喻山水交匯的地方,另有說是指鮑浩然前去與心上人相會。
盈盈:美好的樣子。
纔始:方纔。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問行人去哪裏?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