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自《戰國策·齊策一》,講述了戰國時期齊國謀士鄒忌勸說君主納諫,使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鄒忌(zōujì):戰國時齊人,善鼓琴,有辯才,曾任齊相。
諷:指下級對上級以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行規勸。
齊王:即齊威王。
納諫:接受規勸。
納,接受,接納。
修:長,這裏指身高。
八尺:戰國時一尺約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麗:光豔美麗。
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朝,早晨。
窺鏡:照鏡子。
孰:誰,哪一個。
與: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日,第二天。
孰視之:孰,同“熟”,仔細;之,代指城北徐公。
弗(fú)如遠甚:遠遠地不如。
弗:不。
寢:躺,臥。
美我者:以我爲美。
私:偏愛,動詞。
誠知:確實知道。
皆以美於徐公:都認爲我比徐公美。
以,以爲,認爲;於,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圓縱橫。
宮婦:宮中的姬妾。
左右:國君身邊的近臣。
四境之內:全國範圍內的人。
之:音節助詞,不譯。
蔽:矇蔽,這裏指指受矇蔽。
善:好。
乃:於是,就。
面刺:當面指責。
面,當面;刺,指責,議論。
受:給予,付予。
謗譏於市朝(cháo):在公衆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
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諷刺;謗譏,指責,議論;市朝,公共場合。
聞:這裏是“使……聽到”的意思。
屬於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時時而間(jiàn)進:有時候有人偶然進諫。
間,間或,偶爾,有時候。
進,進諫;間進:偶然有人進諫。
期(jī)年:滿一年。
期,滿。
戰勝於朝廷: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意思是內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勝敵國。
諷:指下級對上級以委婉曲折的言語進行規勸。
齊王:即齊威王。
納諫:接受規勸。
納,接受,接納。
修:長,這裏指身高。
八尺:戰國時一尺約合今天的七寸左右。
昳麗:光豔美麗。
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朝,早晨。
窺鏡:照鏡子。
孰:誰,哪一個。
與:和……比。
及:比得上。
旦日:明日,第二天。
孰視之:孰,同“熟”,仔細;之,代指城北徐公。
弗(fú)如遠甚:遠遠地不如。
弗:不。
寢:躺,臥。
美我者:以我爲美。
私:偏愛,動詞。
誠知:確實知道。
皆以美於徐公:都認爲我比徐公美。
以,以爲,認爲;於,比。
地:土地,疆域。
方:方圓縱橫。
宮婦:宮中的姬妾。
左右:國君身邊的近臣。
四境之內:全國範圍內的人。
之:音節助詞,不譯。
蔽:矇蔽,這裏指指受矇蔽。
善:好。
乃:於是,就。
面刺:當面指責。
面,當面;刺,指責,議論。
受:給予,付予。
謗譏於市朝(cháo):在公衆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
謗,公開指責別人的過錯;譏,諷刺;謗譏,指責,議論;市朝,公共場合。
聞:這裏是“使……聽到”的意思。
屬於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時時而間(jiàn)進:有時候有人偶然進諫。
間,間或,偶爾,有時候。
進,進諫;間進:偶然有人進諫。
期(jī)年:滿一年。
期,滿。
戰勝於朝廷:在朝廷上戰勝(別國)。
意思是內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戰勝敵國。
鄒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容貌光豔美麗。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呢?”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麗,於是又問他的小妾說:“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妾說:“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和他坐着談話。
鄒忌問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啊。
”又過了一天,徐公前來拜訪,(鄒忌)仔細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他美麗;再照着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牀上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爲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小妾認爲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認爲我美,是想要有求於我。
”
於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
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
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懼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他們都認爲我比徐公美麗。
如今的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受矇蔽一定很厲害了。
”
齊威王說:“說得真好。
”於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衆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並能傳到我耳朵裏的,得下等獎賞。
”政令剛一下達,所有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庭院就像集市一樣喧鬧。
幾個月以後,有時偶爾還有人進諫。
一年以後,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了敵國。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呢?”他的妻子說:“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
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麗,於是又問他的小妾說:“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妾說:“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面來拜訪,鄒忌和他坐着談話。
鄒忌問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誰更美麗?”客人說:“徐公不如您美麗啊。
”又過了一天,徐公前來拜訪,(鄒忌)仔細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他美麗;再照着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比不上人家。
晚上,他躺在牀上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認爲我美,是偏愛我;我的小妾認爲我美,是懼怕我;客人認爲我美,是想要有求於我。
”
於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
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
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懼怕我,我的客人對我有所求,他們都認爲我比徐公美麗。
如今的齊國,土地方圓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和身邊的近臣,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沒有不懼怕大王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受矇蔽一定很厲害了。
”
齊威王說:“說得真好。
”於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衆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並能傳到我耳朵裏的,得下等獎賞。
”政令剛一下達,所有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庭院就像集市一樣喧鬧。
幾個月以後,有時偶爾還有人進諫。
一年以後,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
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了敵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