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杭州故宮二首
【其一】
禾黍何人爲守閽?落花臺殿黯銷魂。
朝元閣下歸來鷰,不見前頭鸚鵡言!
【其二】
紫雲樓閣燕流霞,今日淒涼佛子家。
殘照下山花霧散,萬年枝上掛袈裟。
《過杭州故宮二首》是宋末詩人謝翱的組詩作品。
這是憑弔南宋故宮之作。
第一首詩通過對南宋故宮被毀壞後的荒涼景象的多方面渲染,表達了詩人深沉的故國之思。
第二首詩以當年紅塵最勝地的一代皇宮與當下成爲代表諸法皆空的佛寺相對照,寫盡一代興亡的感慨,也寫盡了人事盛衰的悲涼。
杭州故宮:南宋滅亡後,都城杭州宮殿棄用,因稱故宮。
禾黍(shǔ):禾與黍。
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
《詩經·王風·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爲禾黍。
閔宗周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
”後以“禾黍”爲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守閽(hūn):看守宮門。
閽,宮門。
黯銷魂:謂靈魂離開肉體。
形容極其哀愁。
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朝元閣:唐宮中閣名,在陝西省臨潼縣驪山。
玄宗朝,改名降聖閣。
此代指宋宮建築。
宋·程大昌《雍錄·卷四》:“朝元閣。
”自注:“天寶七載,玄元皇帝見於朝元閣,即改名降聖閣。

前頭:當年,以前。
《紅樓夢·第一一八回》:“如今不信和尚,真怕又要犯了前頭的舊病呢。
”此句化用朱慶餘《宮中詞》“含情慾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句。
紫雲:舊說象徵樣瑞的雲氣。
樓閣:泛指杭州故宮。
燕:同“宴”。
流霞:傳說中天上神仙的飲料。
泛指美酒。
宋·劉過《沁園春·送王玉良》詞:“看飛鳧仙子,張帆直上,周郎赤壁,鸚鵡汀洲。

佛子家:佛寺。
佛子,受佛戒者,佛門弟子。
唐·錢起《歸義寺題震上人壁》詩:“仍聞七祖後,佛子繼調御。

霧散:喻消失淨盡。
晉·陸雲《盛德頌》:“三秦席捲,項籍灰分,逋虜霧散,遺寇雲徹。

萬年枝:即冬青樹。
袈裟(jiāshā):梵文的音譯。
原意爲“不正色”,佛教僧尼的法衣。
佛制,僧人必須避免用青、黃、赤、白、黑五種正色,而用似黑之色,故稱。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竺僧度·答楊苕華書》:“且披袈裟,振錫杖,飲清流,詠波若,雖王公之服,八珍之膳,鏗鏘之聲,曄曄之色,不與易也。
【其一】
遍地長滿了禾黍,這故宮還有誰在爲官家守門?在臺殿舊址邊,我看到落花飄灑,令我黯然銷魂。
那朝元閣下歸來的鷰子,再也見不到當年檐下學舌的鸚鵡,更別說后妃宮人!
【其二】
當年紫雲樓閣的筵席上擺滿流霞美酒,昔日的華麗宮殿如今已經變爲佛寺,爲番僧所住。
夕陽西下,花光霧散,山下那些被稱爲萬年枝的冬青樹上,掛滿了僧人的袈裟。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6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