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爲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幹。
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迴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爲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作的新題樂府組詩“三吏三別”之一。
此詩通過描寫一老翁暮年從軍與老妻惜別的悲慼場景,不僅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時期人民遭受的災難與統治者的殘酷,而且也忠實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精神。
全詩敘事抒情,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析精微,準確傳神地表現特定時代的生活真實,同時在藝術結構上,既嚴謹整飭,又具有跌宕起伏、緣情宛轉之妙。
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
垂老:將老。
焉用:猶哪用。
身獨完:獨自活下去。
完,全,即活。
投杖:扔掉柺杖。
骨髓幹:形容筋骨衰老。
介冑:猶甲冑,鎧甲和頭盔。
長揖: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上官:指地方官吏。
歲暮:年底。
孰知:即熟知,深知。
加餐:多進飲食。
土門:即土門口,在今河陽孟縣附近,是當時唐軍防守的重要據點。
壁:壁壘。
杏園:在今河南汲縣東南,爲當時唐軍防守的重要據點。
勢異:形勢不同。
豈擇:豈能選擇。
端:端緒、思緒
衰老一作:衰盛。
遲迴:徘徊。
竟:終。
被岡巒:佈滿山岡。
丹:紅。
流血多,故川原染紅。
盤桓:留戀不忍離去。
蓬室:茅屋。
塌然:形容肝腸寸斷的樣子。
摧肺肝:形容極度悲痛。
四野的戰爭還沒得到安平,我已經老了卻得不到安寧。
子孫們在戰場上盡都殉難,兵荒馬亂又何需老命苟全。
扔掉柺杖出門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爲我流淚辛酸。
慶幸牙齒完好胃口還不減,悲傷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
男兒既披戴盔甲從戎征戰,也只好長揖不拜辭別長官。
聽到老伴睡路上聲聲哀喚,嚴冬臘月仍然是褲薄衣單。
明知道死別最後一次見面,貧賤夫妻怎麼不憐她飢寒。
今朝離去永不能回返家園,猶聽她再三勸我努力加餐。
土門關深溝高壘防守堅嚴,杏園鎮天險足恃偷渡實難。
形勢變不比當年鄴城之戰,縱然是死去時間也有寬限。
人生世上都有個離合悲歡,哪管你飢寒交迫衰老病殘!
想以前少壯年華國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躕長吁短嘆。
普天下應徵入伍戒備森嚴,戰爭的烽火已瀰漫了崗巒。
屍骸積山一草一木變腥羶,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紅遍。
戰火遍地何處覓人間樂園,勤王殺敵又豈敢猶豫盤桓。
毅然地拋棄茅棚奔赴前線,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斷肺肝!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2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