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桑子 · 秋怨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晝雨如愁,百尺蝦鬚上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採桑子·秋怨》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
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全詞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機地融成一幅飽含秋意、秋思的風景畫,畫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內有思,秋風秋雨關秋思,離情別恨聯秋怨,寫得婉約蘊藉,韻味悠長。
此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全詞以意融景,一系列景象有機地融成一幅飽含秋意、秋思的風景畫,畫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內有思,秋風秋雨關秋思,離情別恨聯秋怨,寫得婉約蘊藉,韻味悠長。
釆桑子:詞牌名。
此詞調在《草堂詩餘》、《花間集補》中作“醜奴兒令”,《類編草堂詩餘》中注曰:一名“羅敷令”。
轆(lù)轤(lú):一種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車。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這裏指宮廷園林中的井。
梧桐:一種落葉喬木,葉柄長,葉大,質地輕而韌。
幾樹:多少的樹。
樹,這裏指梧桐樹。
驚秋:《詞林萬選》中作“經秋”。
有兩種理解,一說吃驚秋天的到來,二說秋風驚動了梧桐樹。
晝雨:指白天下的雨。
晝,白天。
新愁:指悲秋之愁。
《詞林萬選》、《嘯餘譜》等本中均作“和愁”;《全唐詩》、《歷代詩餘》、《花間集補》、《古今詞統》等本中均作“如愁”,《古今詞統》注中雲:“如”一作“和”。
百尺:這裏爲約指,極言其長。
蝦鬚:因簾子的表狀像蝦的觸鬚,所以用“蝦鬚”作爲簾子的別稱。
《類編草堂詩餘》注中雲:“蝦鬚,簾也。
”玉鉤:玉製的鉤子。
瓊窗:雕飾精美而華麗的窗。
春斷:《詞林萬選》中作“夢斷”。
春斷,這裏指情意斷絕,即男女相愛之情斷絕。
春,指男女相愛之情。
雙蛾:《花草粹編》、《花間集補》等本中均作“雙娥”。
即指美女的兩眉。
蛾,蛾眉,指婦女長而美的眉。
皺:起皺紋,指皺眉。
回首:回望。
邊頭:指偏僻而遙遠的地方。
欲:想要。
寄:寄託。
鱗游:游魚,這裏借指書信。
古人有“魚傳尺素”之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中記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後人遂以“雙鯉”或“魚信”代指書信。
九曲:形容黃河河道的迂迴曲折,這裏代指黃河。
九,泛指多數。
曲,蕭本二主詞中作“月”。
泝(sù)流:倒流。
泝,同“溯”,逆流而上。
此詞調在《草堂詩餘》、《花間集補》中作“醜奴兒令”,《類編草堂詩餘》中注曰:一名“羅敷令”。
轆(lù)轤(lú):一種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車。
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這裏指宮廷園林中的井。
梧桐:一種落葉喬木,葉柄長,葉大,質地輕而韌。
幾樹:多少的樹。
樹,這裏指梧桐樹。
驚秋:《詞林萬選》中作“經秋”。
有兩種理解,一說吃驚秋天的到來,二說秋風驚動了梧桐樹。
晝雨:指白天下的雨。
晝,白天。
新愁:指悲秋之愁。
《詞林萬選》、《嘯餘譜》等本中均作“和愁”;《全唐詩》、《歷代詩餘》、《花間集補》、《古今詞統》等本中均作“如愁”,《古今詞統》注中雲:“如”一作“和”。
百尺:這裏爲約指,極言其長。
蝦鬚:因簾子的表狀像蝦的觸鬚,所以用“蝦鬚”作爲簾子的別稱。
《類編草堂詩餘》注中雲:“蝦鬚,簾也。
”玉鉤:玉製的鉤子。
瓊窗:雕飾精美而華麗的窗。
春斷:《詞林萬選》中作“夢斷”。
春斷,這裏指情意斷絕,即男女相愛之情斷絕。
春,指男女相愛之情。
雙蛾:《花草粹編》、《花間集補》等本中均作“雙娥”。
即指美女的兩眉。
蛾,蛾眉,指婦女長而美的眉。
皺:起皺紋,指皺眉。
回首:回望。
邊頭:指偏僻而遙遠的地方。
欲:想要。
寄:寄託。
鱗游:游魚,這裏借指書信。
古人有“魚傳尺素”之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中記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後人遂以“雙鯉”或“魚信”代指書信。
九曲:形容黃河河道的迂迴曲折,這裏代指黃河。
九,泛指多數。
曲,蕭本二主詞中作“月”。
泝(sù)流:倒流。
泝,同“溯”,逆流而上。
深秋時節,梧桐樹下,轆轤金井旁,落葉滿地。
樹木入秋而變,人見秋色而愁。
長長的簾子掛在玉鉤上,手扶垂簾,眼望窗外細雨,舊愁之上又添新愁。
閨中的思婦獨守着瓊窗,想到韶華漸逝,心願難成,怎不雙眉緊皺,愁在心頭。
回首邊地,徵人久無音訊。
想要寄書信,可是黃河寒波滔滔,溯流難上,思婦只能在孤獨寂寞中苦苦守望。
樹木入秋而變,人見秋色而愁。
長長的簾子掛在玉鉤上,手扶垂簾,眼望窗外細雨,舊愁之上又添新愁。
閨中的思婦獨守着瓊窗,想到韶華漸逝,心願難成,怎不雙眉緊皺,愁在心頭。
回首邊地,徵人久無音訊。
想要寄書信,可是黃河寒波滔滔,溯流難上,思婦只能在孤獨寂寞中苦苦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