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敗越於夫椒,報槜李也。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
吳子將許之。
伍員曰:“不可。
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後相。
後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爲仍牧正。
惎澆能戒之。
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爲之庖正,以除其害。
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
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衆,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
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勾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爲仇讎。
於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後雖悔之,不可食已。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
介在蠻夷,而長寇讎,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
弗聽。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爲沼乎!”
遂入越。
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
吳子將許之。
伍員曰:“不可。
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
’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後相。
後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爲仍牧正。
惎澆能戒之。
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爲之庖正,以除其害。
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
能布其德,而兆其謀,以收夏衆,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
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今吳不如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勾踐能親而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爲仇讎。
於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後雖悔之,不可食已。
姬之衰也,日可俟也。
介在蠻夷,而長寇讎,以是求伯,必不行矣。
”
弗聽。
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爲沼乎!”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
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