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
〔唐〕 ? - 約670 年
唐初白话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南)人,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约唐初数十年间(隋明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
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
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
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
其诗语言浅近,多用村言俚语,在唐时民间流传颇广,人谓「不守经典,皆陈俗语,非但智士回意,实易愚夫改容,远近传闻,劝惩令善」。
约在八、九世纪间传入日本。
对唐代诗人寒山等创作有较大影响,王维、顾况、白居易、皎然等也有风格近似的诗作。
宋代还有仿作。
明清以后因作品不容于正统,大部已佚,《全唐诗》未收。
敦煌藏经洞发现其诗手抄本后,才又获国内外重视。
后人的辑本有1925年刘复校录本,1935年郑振铎校补本。
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收集敦煌本王梵志诗集以及散见的佚诗,比较完备。
夫妻拟百年,妻即在前死。
男女五六个,小弱未中使。
衣破无人缝,小者肚露地。
更娶阿娘来,不肯缝补你。
入户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合斗遣啾唧,阿娘嗔儿子。
家内既不和,灵神不欢喜。
后母即后翁,故故来相值。
□□□□□,故来寻常事。
欲得家里知,孤养小儿子。
世有一种人,可笑穷奇物。
闲则著五欲,急时便□□。
□□□□□,□□持戒律。
好结无情伴,招唤共放逸。
心净不礼□,□□□□□。
□□□□料,并是天斟酌。
贮积拟孙儿,论时几许错。
死活并由天,贫富□□□。
□饿畏儿饥,从头少一杓。
身强被却罪,修福只心勤。
专意涓涓念,时时报佛恩。
得病不须卜,实莫浪求神。
专心念三报,莫乱自家身。
十念得成就,化佛自迎君。
若能自安置,抛却带囚身。
祭四时八节日,家家总哭声。
侍养不孝子,酒食祭先灵。
将被外鬼哭,家亲本无名。
一郡巡门鬼,噇尽捖鸣声。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4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