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
〔周〕 前565 - 前486 年
釋迦牟尼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啓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
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爲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爲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如來所說法
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爲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爲他人說,其福勝彼
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5.06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