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
〔周〕 前565 - 前486 年
釋迦牟尼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 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啓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爲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爲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爲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爲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爲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爲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
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
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爲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爲有佛,若尊重弟子
爾時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當何名此經
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
是經名爲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是名字
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
須菩提
佛說般若波羅蜜
即非般若波羅蜜
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
於意云何
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
於意云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是爲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須菩提
諸微塵
如來說非微塵
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
即非世界
是名世界
須菩提
於意云何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
世尊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
如來說三十二相
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
若復有人
於此經中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爲他人說
其福甚多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5.40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