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唐〕 772 - 846 年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巧之小者有为,可得而窥;巧之大者无迹,不可得而知。
盖取之于巽,受之以随。
动而有度,举必合规。
故曰大巧若拙,其义在斯。
尔乃抡材于山木,审器于轨物。
将务乎心匠之忖度,不在乎手泽之翦拂。
故为栋者资其自天之端,为轮者取其因地之屈。
其公也于物无情,其正也依法有程。
既游艺而功立,亦居肆而事成。
大墟乎目击,材无所弃;取舍资乎指顾,物莫能争。
然后任道宏用,随形制器。
信无为而为,因所利而利。
不凝滞于物,必简易于事。
岂朝疲而暮倦,庶日省而月试。
知大巧之有成,见庶物之无弃。
然则比其义,取其类。
亦犹善从政者,物得其宜;能官人者,才适其位。
嘉其尺度有则,绳墨无挠。
工非剞劂,自得不矜之能;器靡雕锼,谁识无心之巧。
众谓之拙,以其因物不改;我为之巧,以其成功不宰。
不改故物全,不宰故功倍。
遇以神也,郢人之术攸同;合乎道焉,老氏之言斯在。
噫!舟车器异,杞梓材殊。
罔枉枘以凿,罔破圆为觚。
必将考广狭以分寸,审刓方以规模。
则物不能以长短隐,材不能以曲直诬。
是谓心之术也,岂虑手之伤乎?且夫大盈若冲,大明若蒙。
是以大巧,弃其末工。
则知巧在乎不违天真,非劳形于木人之内;巧在乎无枉物情,非役神于棘刺之中。
若然者,岂徒与班倕之辈骋技而校功哉。
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
道不可以终静,济之以动;性不可以终动,济之以静。
养之则两全而交利,不养则两伤而交病。
故圣人取诸震以发身,受诸复而知命。
所以《庄子》曰“智养恬”,《易》曰“蒙养正”者也。
吾观天文,其中有程。
日明则月晦,日晦则月明。
明晦交养,昼夜乃成。
吾观岁功,其中有信。
阳进则阴退,阳退则阴进。
进退交养,寒暑乃顺。
且躁者本于静也,斯则躁为民,静为君。
以民养君,教化之根,则动养静之道斯存。
且有者生于无也,斯则无为母,有为子。
以母养子,生成之理,则静养动之理明矣。
所以动之为用,在气为春,在鸟为飞。
在舟为楫,在弩为机。
不有动也,静将畴依?所以静之为用,在虫为蛰,在水为止。
在门为键,在轮为柅。
不有静也,动奚资始?则知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
吾何以知交养之然哉?以此有以见人之生于世,出处相济,必有时而行,非匏瓜不可以长系;人之善其身,枉直相循,必有时而屈,故尺蠖不可以长伸。
嗟夫!今之人知动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时,动亦为凶;知静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静亦为贼。
大矣哉!动静之际,圣人其难之。
先之则过时,后之则不及时。
交养之间,不容毫厘。
故老氏观妙,颜氏知几。
噫!非二君子,吾谁与归。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白居易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已十年。
——张仲素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白居易
适看鸿雁洛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张仲素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白居易
【其一】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其二】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舂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21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