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虎膏、鬼
气味
苦、温、有大毒。
主治
中风口噤目闭。
用天南星研为末,加白龙脑等分,调匀。
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三十遍,口自开。
此方名“开失散”或“破棺散”。
小儿惊风。
用一两重的天南星一个,放酒中浸透。
取出,安新瓦上,周围用炭火炙裂。
放冷,出火毒。
研为末,加朱砂一分。
每服半钱,荆芥汤调下。
每日空心服一次。
午时再服一次。
此主名“坠涎散”。
口眼斜。
用天南星(生)研为末,自然姜汁调匀。
病在左,敷右侧;病在右,敷左侧。
角弓反张。
用天南星、半夏,等分为末,姜汁、竹沥灌下一钱。
同时烘炙印堂。
痰迷心窍(心胆被惊,神不守舍,恍惚健忘,妄言妄见)。
用天南星一斤,先掘一土坑,以炭火三十斤烧红,倒入酒五升,渗干后,把天南星安放在内,用盆盖住,勿令走气。
次日取出研为末,加琥珀一两、朱砂二两,共研细,以生姜汁调面将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煎人参、石菖蒲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此方名“寿星丸”。
吐泄不止,四肢厥逆,甚至不省人事。
用天南星研为末,每服三钱,加枣二枚,水二盅,煎取八成,温服。
无效,可再服。
此方名“回阳散”。
小儿解颅(囟门不合,鼻塞不通)。
用天南星炮过,去皮,研为末,加淡醋调匀摊布上,贴囟门,再把手烘热,频频在囟门处摩熨。
下颚脱。
用天南星末,调姜汁涂两颊,一夜即能使关节处长原。
喉风喉痹。
用天南星一个,挖空,放入白僵蚕七枚,纸包煨熟,研为末,姜汁调服一钱。
病重者灌下,吐涎即愈。
此方名“如圣散”。
身面疣子。
用醋调天南星末涂搽。
释名
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
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
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
每服一丸,如杏仁大。
一天服三次。
肺劳风热。
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
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
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宜久服。
小肠偏坠。
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痈疽。
用天门冬三、五两,洗净,捣细,以好酒滤取汁,一次服下。
未效,可再次服药,必愈。
释名
果裸、瓜蒌、天瓜、黄瓜、地楼、泽姑,根名白药、天花粉、瑞雪。
气味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
痰咳不止。
用栝楼仁一两、文蛤七分,共研为末,以浓姜汁调成丸子,如弹子大,噙口中咽汁。
又方:熟栝楼十个、明矾二两,共捣成饼,阴干,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
干咳。
用熟栝楼捣烂,加蜜等分,再加白矾一钱,共熬成膏,随时口含回汁。
痰喘气急。
用栝楼二个、明矾如枣大一块,同烧存性,研细,以熟萝卜蘸食。
药尽病除。
肺痿咳血。
用栝楼五十个(连瓤瓦焙)、乌梅肉五十个(焙过)、杏仁(去皮尖,炒)二十一个,共研为末;另将猪肺一片切薄,掺末一小撮入内,炙熟,冷嚼回下。
一天二次。
妇女夜热(痰嗽,月经不调,形瘦)。
用栝楼仁一两,青黛、香附(童便浸,晒)各一两五钱,共研为末,加蜜调匀,口中噙化。
黄疸。
用青栝楼焙过,研为末。
每取一钱,加水半碗,煎至七成,临睡时服,五更有黄物泻下,即为见效。
此方名为“逐黄散”。
小便不通,腹胀。
用栝楼焙过,研为末。
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服至病愈为止。
久痢。
用在熟栝楼一个,煅存性,出火毒后三工业区末。
一次服完,温酒送下。
吐血。
泥封栝楼,煅存性,研为末。
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屙血。
用栝楼一个,烧灰,加赤小豆半两,共为末。
每服一钱,空心服,酒送下。
咽喉肿痛,不能发声。
用栝楼皮、白僵蚕(炒)、甘草(炒)各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半,姜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或以棉裹半钱含咽亦可。
此方名“发声散”。
诸痈发背。
用栝楼捣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风疮疥癣。
用生栝楼一、二个,打碎、酒泡一日夜,取酒热饮。
消渴。
取大栝楼根(天花粉),去皮,切细,水泡五天,每天换水。
五天后取出捣碎,过滤,澄粉,晒干。
每服一匙,水化下。
一天服三次。
亦可将药加入粥中及乳酪中吃下。
又方:用栝楼根切薄,炙过,取五两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随意饮服。
小儿热病。
用栝楼根末半钱,乳汁调服半钱。
天泡湿疮。
用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涂。
折伤肿痛。
用栝楼根捣烂涂患处,厚布包住,热除,痛即止。
释名
马批、马譬、灰菰、牛屎菰。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咽喉肿痛,不能咽物。
用马勃一分、蛇蜕一条,浇为末,棉裹一钱,含咽。
失音。
用马勃、马牙硝,等分为末,加沙糖和成丸子,如芡子大。
噙口内。
久咳。
用马勃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白汤送下。
积热吐血。
用马勃感想为末,加沙糖做成丸了,如弹子大。
每服半丸,冷水化下。
妊娠吐血及鼻血。
用马勃研为末,浓米汤送服半钱。
释名
石荷叶。
气味
微苦、辛、寒、有小毒。
主治
耳出脓。
用虎耳草捣汗滴耳内。
痔疮肿痛。
用虎耳草阴干,烧烟放桶中薰疮痛处。
释名
蚩休、螫休、紫河车、重台、重楼金线、三层草、七叶一枝花、草甘遂、白甘遂。
气味
(根)苦、微寒、有毒。
主治
惊阐、疟辩护人、瘰疬、痈肿。
磨醋敷痈肿蛇毒,甚有效。
释名
风匣儿、山茄子。
气味
(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
脸上生疮。
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
小儿慢惊。
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大肠脱肛。
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
作麻醉药。
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
为一会即昏昏如醉。
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释名
地椹、天豆、石能、鲁果能、水堇、苦堇、堇葵、胡椒菜彭根。
气味
(子)苦、平、无毒。
(叶)甘、寒、无毒。
附方
(子)风湿寒痹,补肾明目;(叶)前痈肿毒疮,下瘀血,止霍乱。
释名
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
气味
辛、温、大有毒。
主治
脚膝痹痛,四肢拘挛,恶疮疥虫,咳逆上气,喉痹咽塞。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7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