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木软、木菌、树鸡、木蛾。
气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眼流冷泪。
用木耳一两(烧存性)、木贼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以清淘米水煎服。
崩中漏下。
用木耳半斤,炒见烟,研为末。
每服二钱一分,加头发灰三分,好酒调服。
机关报久泄痢。
用干木耳一两(炒)、鹿角胶二钱半(炒),菜研为末。
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一天服二次。
牙痛。
用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
脱肛泻血。
用桑耳一两、熟附子一两,菜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激发送下。
月经不断(肉色黄瘦,稍有劳累,病情好加剧)。
用桑耳焙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热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赤白带下。
用桑耳切碎,酒煎服。
瘰疬溃粒。
用桑耳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片脑一分,共研为末,以鸡蛋调匀敷涂。
敷前,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患处。
蛔虫寄生。
用槐木耳烧存性,研为末,水服枣样大一块。
若不止痛,饮热水一程式,蛔虫即可打下。
肺痈咳血。
用柘耳一两,研为末,同百齿霜二钱,加糊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木软、木菌、树鸡、木蛾。
气味
甘、平、有小毒。
主治
眼流冷泪。
用木耳一两(烧存性)、木贼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以清淘米水煎服。
崩中漏下。
用木耳半斤,炒见烟,研为末。
每服二钱一分,加头发灰三分,好酒调服。
机关报久泄痢。
用干木耳一两(炒)、鹿角胶二钱半(炒),菜研为末。
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一天服二次。
牙痛。
用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
脱肛泻血。
用桑耳一两、熟附子一两,菜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米激发送下。
月经不断(肉色黄瘦,稍有劳累,病情好加剧)。
用桑耳焙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热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赤白带下。
用桑耳切碎,酒煎服。
瘰疬溃粒。
用桑耳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片脑一分,共研为末,以鸡蛋调匀敷涂。
敷前,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患处。
蛔虫寄生。
用槐木耳烧存性,研为末,水服枣样大一块。
若不止痛,饮热水一程式,蛔虫即可打下。
肺痈咳血。
用柘耳一两,研为末,同百齿霜二钱,加糊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释名
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
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
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
此方名“百合知母汤”。
如已吐过,则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鸡蛋白一个,分两次服。
此方名“百合鸡子汤”。
如已泻过,则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加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
此方名“百合代赭汤”。
如未经汗、吞、下,则用百合枚,水泡一领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黄汁一升,令两汁合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
此方名“百合地黄汤”。
如病已变成消渴,则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温洗病人,洗毕,令病人吃白汤饼。
如病已变成热症,则用百合一两、滑石三两,共研为末,水冲一匙,微泻即见药效。
如病已变成腹满作痛,则用百合炒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肺脏热。
烦闷咳嗽。
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肺病吐血。
用新百合捣汁,水送服。
煮百合吃亦可。
风疹流走。
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液四分,捣和敷贴。
疮肿不穿。
用野百合同盐捣泥敷涂。
天泡疮。
用生百合捣涂,二、二日即安。
或用百合花晒干为末,调菜油涂搽亦有效。
肠风下血。
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为末,开水冲服。
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
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
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
此方名“百合知母汤”。
如已吐过,则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鸡蛋白一个,分两次服。
此方名“百合鸡子汤”。
如已泻过,则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加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
此方名“百合代赭汤”。
如未经汗、吞、下,则用百合枚,水泡一领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黄汁一升,令两汁合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
此方名“百合地黄汤”。
如病已变成消渴,则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温洗病人,洗毕,令病人吃白汤饼。
如病已变成热症,则用百合一两、滑石三两,共研为末,水冲一匙,微泻即见药效。
如病已变成腹满作痛,则用百合炒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肺脏热。
烦闷咳嗽。
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肺病吐血。
用新百合捣汁,水送服。
煮百合吃亦可。
风疹流走。
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液四分,捣和敷贴。
疮肿不穿。
用野百合同盐捣泥敷涂。
天泡疮。
用生百合捣涂,二、二日即安。
或用百合花晒干为末,调菜油涂搽亦有效。
肠风下血。
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为末,开水冲服。
释名
苦瓠、匏瓜。
气味
(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
黄疸肿满。
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泡童便中一时,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深吸气。
有黄水排出,几次后即愈。
又方:用瓠瓤熬黄为末,每服半钱,一天服一次,十天病愈。
水肿,头面肿大。
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开。
空心服七枚,当有水排出,人转瘦好愈。
二年内忌咸物。
又方:用苦瓠瓤一两,微炒,研末。
每天服一钱,稀饭送下。
通身水肿。
用苦瓠末(炒)二两、苦苈五分,捣烂合成丸子,发啵豆大。
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为止。
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枣七枚,合捣成丸。
先服三丸,隔一小时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后更服一丸。
小便不通。
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蝼蛄三个(焙),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冷水送下。
风痰头痛。
取苦瓠膜汁,以苇管灌入鼻中,有气上冲脑门,不久恶涎流下,病即愈。
如在治疔过程中出现头晕现象,不用疑忌。
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海外侨胞入鼻中亦有效。
牙痛。
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
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
恶疮癣癞。
用苦瓠一枚煮汁涂搽。
痔疮肿痛。
用苦壶卢、苦荬煎汤,先薰后洗。
洗后以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合研为末,敷患处。
耳出脓。
有干瓠子一分、黄连半钱,共研为末。
先耳揩净,海外侨胞末少许入耳。
一天二次
一切瘘疮。
用霜后收采和晒干的苦瓠花研为末,敷患处。
苦瓠、匏瓜。
气味
(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
黄疸肿满。
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泡童便中一时,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深吸气。
有黄水排出,几次后即愈。
又方:用瓠瓤熬黄为末,每服半钱,一天服一次,十天病愈。
水肿,头面肿大。
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开。
空心服七枚,当有水排出,人转瘦好愈。
二年内忌咸物。
又方:用苦瓠瓤一两,微炒,研末。
每天服一钱,稀饭送下。
通身水肿。
用苦瓠末(炒)二两、苦苈五分,捣烂合成丸子,发啵豆大。
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为止。
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枣七枚,合捣成丸。
先服三丸,隔一小时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后更服一丸。
小便不通。
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蝼蛄三个(焙),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冷水送下。
风痰头痛。
取苦瓠膜汁,以苇管灌入鼻中,有气上冲脑门,不久恶涎流下,病即愈。
如在治疔过程中出现头晕现象,不用疑忌。
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海外侨胞入鼻中亦有效。
牙痛。
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
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
恶疮癣癞。
用苦瓠一枚煮汁涂搽。
痔疮肿痛。
用苦壶卢、苦荬煎汤,先薰后洗。
洗后以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合研为末,敷患处。
耳出脓。
有干瓠子一分、黄连半钱,共研为末。
先耳揩净,海外侨胞末少许入耳。
一天二次
一切瘘疮。
用霜后收采和晒干的苦瓠花研为末,敷患处。
释名
黄瓜。
气味
甘、寒、有小毒。
主治
水病肚胀,四肢浮肿。
用胡瓜一个,破开,连了以醋煮一半至烂,空心服,一次吃完。
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咽喉肿痛。
用老黄瓜一个,去子,填满硭硝,阴干为末。
每取少许吹喉内。
火眼赤痛。
用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填满硭硝,悬挂阴凉处,等硝透出来后,刮下收存。
点眼,甚效。
黄瓜。
气味
甘、寒、有小毒。
主治
水病肚胀,四肢浮肿。
用胡瓜一个,破开,连了以醋煮一半至烂,空心服,一次吃完。
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咽喉肿痛。
用老黄瓜一个,去子,填满硭硝,阴干为末。
每取少许吹喉内。
火眼赤痛。
用老黄瓜一条,上开小孔,去瓤,填满硭硝,悬挂阴凉处,等硝透出来后,刮下收存。
点眼,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