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
旁其、矮樟。
氣味
(根)辛、溫、無毒。
主治
風溼麻痹。
用烏藥一百兩、沈香五十兩、人蔘三兩、甘草四兩,共研爲末。
每服半錢,空心服,姜鹽湯送下。
此方名“烏沈湯”。
一切氣痛。
用烏藥(酒浸一夜後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爲末,以溫酒加童便調下。
幾種常見病。
用香附、烏藥,等分爲末,每服一至二錢,飲食不進,姜棗湯送下;瘧疾,乾薑白鹽湯送下;腹中有蟲,檳榔湯送下;頭風虛腫,茶湯送下;婦女冷氣,米湯送下;產後血攻心、脾痛。
童便送下;婦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湯送下。
小腸疝氣。
用烏藥一兩、升麻八錢,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熱,空心服。
腳氣扯痛。
用烏藥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溫服。
溏泄好愈。
加麝香少許更好。
血痢。
用烏藥燒存性,研爲末,加陳米飯做成刃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小兒慢驚,昏沈或抽搐。
用烏藥磨水灌服。
8
咽喉閉痛。
用生烏藥,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後咽,吐出痰涎好愈。
旁其、矮樟。
氣味
(根)辛、溫、無毒。
主治
風溼麻痹。
用烏藥一百兩、沈香五十兩、人蔘三兩、甘草四兩,共研爲末。
每服半錢,空心服,姜鹽湯送下。
此方名“烏沈湯”。
一切氣痛。
用烏藥(酒浸一夜後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爲末,以溫酒加童便調下。
幾種常見病。
用香附、烏藥,等分爲末,每服一至二錢,飲食不進,姜棗湯送下;瘧疾,乾薑白鹽湯送下;腹中有蟲,檳榔湯送下;頭風虛腫,茶湯送下;婦女冷氣,米湯送下;產後血攻心、脾痛。
童便送下;婦女血海痛,男子疝痛,茴香湯送下。
小腸疝氣。
用烏藥一兩、升麻八錢,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露一宿,煨熱,空心服。
腳氣扯痛。
用烏藥刮屑,浸酒中一宿,次早空心溫服。
溏泄好愈。
加麝香少許更好。
血痢。
用烏藥燒存性,研爲末,加陳米飯做成刃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小兒慢驚,昏沈或抽搐。
用烏藥磨水灌服。
8
咽喉閉痛。
用生烏藥,加酸醋二碗,煎成一碗,先噙後咽,吐出痰涎好愈。
釋名
馬尾香、天澤香、摩勒香、多伽羅香。
氣味
微溼、無毒。
主治
口目斜。
用乳香燒煙燻病處,以順其血脈。
急慢驚風。
用乳香半兩、甘遂半兩,共研爲末。
每服半錢,乳香湯送下。
小兒雙目內釣、腹痛。
用乳香、沒藥、木香等分,水煎服。
心氣痛。
用乳香三兩、茶葉四兩,共研爲末,加冬季鹿血和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溫醋化下。
呃逆不止。
用乳香同硫磺燒煙頻嗅。
夢遺。
用乳香一塊,拇指大,臥時細嚼,含至三更時嚥下。
三、五次即見效。
血淋。
取夾石的乳香研爲末,米湯送服一錢。
難產催生。
用乳香五錢,研爲末,加母豬血和成丸子。
如梧子大。
酒沖服五丸。
又方:用乳香、硃砂,等分爲末,加麝香少許,酒送服一錢。
風蟲牙痛。
用乳香細嚼咽汁。
又方:用乳香、川椒各一錢,共研細,化蠟和成丸子,塞病齒孔中。
又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細,化蠟和成丸子,塞孔中。
又方:用乳香、枯礬等分,化蠟和成丸子,塞孔中。
漏瘡膿血。
用白乳香二錢,牡蠣粉一錢,共研爲末,加米糕爲丸子,塞孔中。
陰莖腫痛。
用乳香、蔥白等分,搗爛敷塗。
丹毒。
用乳香研末,羊脂調塗。
馬尾香、天澤香、摩勒香、多伽羅香。
氣味
微溼、無毒。
主治
口目斜。
用乳香燒煙燻病處,以順其血脈。
急慢驚風。
用乳香半兩、甘遂半兩,共研爲末。
每服半錢,乳香湯送下。
小兒雙目內釣、腹痛。
用乳香、沒藥、木香等分,水煎服。
心氣痛。
用乳香三兩、茶葉四兩,共研爲末,加冬季鹿血和成丸子,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溫醋化下。
呃逆不止。
用乳香同硫磺燒煙頻嗅。
夢遺。
用乳香一塊,拇指大,臥時細嚼,含至三更時嚥下。
三、五次即見效。
血淋。
取夾石的乳香研爲末,米湯送服一錢。
難產催生。
用乳香五錢,研爲末,加母豬血和成丸子。
如梧子大。
酒沖服五丸。
又方:用乳香、硃砂,等分爲末,加麝香少許,酒送服一錢。
風蟲牙痛。
用乳香細嚼咽汁。
又方:用乳香、川椒各一錢,共研細,化蠟和成丸子,塞病齒孔中。
又方:用乳香、巴豆,等分研細,化蠟和成丸子,塞孔中。
又方:用乳香、枯礬等分,化蠟和成丸子,塞孔中。
漏瘡膿血。
用白乳香二錢,牡蠣粉一錢,共研爲末,加米糕爲丸子,塞孔中。
陰莖腫痛。
用乳香、蔥白等分,搗爛敷塗。
丹毒。
用乳香研末,羊脂調塗。
釋名
白桵仁、棫仁。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多種眼疾(眼目昏暗,癢痛隱澀,赤腫羞明,能遠視,迎風有淚,多見黑花)。
用蕤仁(去皮,壓去油)二兩、腦子二錢半,一起研勻,加生蜜六錢,收存點眼。
此方名“零星雪膏”。
又方:用蕤仁(去油)三錢,甘、草、防風各六錢,黃連五錢,先以的在味煎取濃汁,次下蕤仁作成膏,每日點眼。
眼方名“百點膏”。
目翳。
用蕤仁(去油)五分、鹽一分、豬胰子五錢,共搗如泥,收存點眼,能取下翳膜。
又方:用蕤仁(去油)一兩,加白蓬砂一錢、麝香二分,研勻收存,去翳甚效。
這兩個方子,都稱爲“拔雲膏”。
白桵仁、棫仁。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多種眼疾(眼目昏暗,癢痛隱澀,赤腫羞明,能遠視,迎風有淚,多見黑花)。
用蕤仁(去皮,壓去油)二兩、腦子二錢半,一起研勻,加生蜜六錢,收存點眼。
此方名“零星雪膏”。
又方:用蕤仁(去油)三錢,甘、草、防風各六錢,黃連五錢,先以的在味煎取濃汁,次下蕤仁作成膏,每日點眼。
眼方名“百點膏”。
目翳。
用蕤仁(去油)五分、鹽一分、豬胰子五錢,共搗如泥,收存點眼,能取下翳膜。
又方:用蕤仁(去油)一兩,加白蓬砂一錢、麝香二分,研勻收存,去翳甚效。
這兩個方子,都稱爲“拔雲膏”。
釋名
黃櫱。
根名檀(俗作黃柏)。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男女諸虛(如小便淋漓,遺精白濁等症)。
用黃櫱(去皮,切細)二斤、熟糯米一升,在童便中九浸九曬,再蒸過曬乾,研爲末,加酒煮麪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溫酒送下。
痔漏下血。
用黃櫱皮(刮淨)一斤,分作四份:三份分別用酒、醋、童便各浸七天,洗、曬後焙乾;另一份生炒成黑色。
四份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久服可以除根。
此方名“櫱皮丸”。
赤白濁。
用黃櫱皮(刮淨)一斤,分作四份,分別在酒、蜜、人乳、淘糯米水中浸透,炙幹,共研爲末,加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此方名“百補丸”。
下血數升。
用黃櫱一兩,去皮,以雞蛋白塗炙爲末,加水調成丸子,如綠豆豆大。
每服七丸,溫水送下。
此方甸“金虎丸”。
小兒熱瀉。
用黃櫱削皮,焙爲末,加米湯和丸,如粟米大。
每服一、二十丸,米湯送下。
赤白濁及構泄精肖。
用黃櫱(炒)、真蛤粉各一斤,共研爲末,每服一百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又方:再加知母(炒)、牡蠣粉(煅)、山藥(炒)等分爲末,調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八十丸,鹽湯送下。
積熱夢遺(心神恍惚,膈中有熱)。
用黃櫱末一兩、片腦一錢,加煉蜜做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麥門冬湯送上。
消渴,食多,尿多。
用黃櫱一斤,加水一升,煮開幾次,渴即飲用。
如此數日,可見效果。
熱極嘔血。
用黃櫱蜜塗炙幹,研爲末,麥門冬湯調服二錢。
眼目昏暗。
每天清晨含黃櫱一片,吐唾液洗眼,堅持,不停,保無目疾。
口舌生瘡。
用黃櫱放口內含噙。
又方:蜜漬黃櫱,取滇汁含噙,吐涎。
又方:蜜炙黃櫱、青黛各一分,研爲末,加生龍腦少許,敷患處。
又方:用黃櫱、細辛、等分爲末;或黃櫱、乾薑,等分爲末,敷患處。
鼻中生瘡。
用黃櫱、檳榔,共研爲末,調豬油塗搽。
脣瘡痛癢。
用黃櫱研末,調薔薇根汁塗搽。
鬈毛毒瘡(生頭中,初時如葡萄,極痛)。
用黃櫱一兩,乳香二錢半,共研爲末,另以槐花煎水,調末成餅,貼瘡上。
乳癰初起。
用黃櫱末和雞蛋白塗搽,藥幹即換。
癰疽腫毒。
用黃櫱皮(炒)、川烏頭(炮)等分爲末,唾液調塗患處,留出瘡頭,頻頻以淘米水潤溼。
小兒膿瘡,遍身不幹。
用黃櫱末加枯礬少許,敷搽即愈。
男子陰瘡。
用黃櫱、黃芩等分,煎湯洗患處,洗後用黃櫱、黃連研末敷搽。
臁瘡。
用黃櫱末一兩、輕
黃櫱。
根名檀(俗作黃柏)。
氣味
苦、寒、無毒。
主治
男女諸虛(如小便淋漓,遺精白濁等症)。
用黃櫱(去皮,切細)二斤、熟糯米一升,在童便中九浸九曬,再蒸過曬乾,研爲末,加酒煮麪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溫酒送下。
痔漏下血。
用黃櫱皮(刮淨)一斤,分作四份:三份分別用酒、醋、童便各浸七天,洗、曬後焙乾;另一份生炒成黑色。
四份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久服可以除根。
此方名“櫱皮丸”。
赤白濁。
用黃櫱皮(刮淨)一斤,分作四份,分別在酒、蜜、人乳、淘糯米水中浸透,炙幹,共研爲末,加米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此方名“百補丸”。
下血數升。
用黃櫱一兩,去皮,以雞蛋白塗炙爲末,加水調成丸子,如綠豆豆大。
每服七丸,溫水送下。
此方甸“金虎丸”。
小兒熱瀉。
用黃櫱削皮,焙爲末,加米湯和丸,如粟米大。
每服一、二十丸,米湯送下。
赤白濁及構泄精肖。
用黃櫱(炒)、真蛤粉各一斤,共研爲末,每服一百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又方:再加知母(炒)、牡蠣粉(煅)、山藥(炒)等分爲末,調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八十丸,鹽湯送下。
積熱夢遺(心神恍惚,膈中有熱)。
用黃櫱末一兩、片腦一錢,加煉蜜做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麥門冬湯送上。
消渴,食多,尿多。
用黃櫱一斤,加水一升,煮開幾次,渴即飲用。
如此數日,可見效果。
熱極嘔血。
用黃櫱蜜塗炙幹,研爲末,麥門冬湯調服二錢。
眼目昏暗。
每天清晨含黃櫱一片,吐唾液洗眼,堅持,不停,保無目疾。
口舌生瘡。
用黃櫱放口內含噙。
又方:蜜漬黃櫱,取滇汁含噙,吐涎。
又方:蜜炙黃櫱、青黛各一分,研爲末,加生龍腦少許,敷患處。
又方:用黃櫱、細辛、等分爲末;或黃櫱、乾薑,等分爲末,敷患處。
鼻中生瘡。
用黃櫱、檳榔,共研爲末,調豬油塗搽。
脣瘡痛癢。
用黃櫱研末,調薔薇根汁塗搽。
鬈毛毒瘡(生頭中,初時如葡萄,極痛)。
用黃櫱一兩,乳香二錢半,共研爲末,另以槐花煎水,調末成餅,貼瘡上。
乳癰初起。
用黃櫱末和雞蛋白塗搽,藥幹即換。
癰疽腫毒。
用黃櫱皮(炒)、川烏頭(炮)等分爲末,唾液調塗患處,留出瘡頭,頻頻以淘米水潤溼。
小兒膿瘡,遍身不幹。
用黃櫱末加枯礬少許,敷搽即愈。
男子陰瘡。
用黃櫱、黃芩等分,煎湯洗患處,洗後用黃櫱、黃連研末敷搽。
臁瘡。
用黃櫱末一兩、輕
釋名
香者名椿,臭者名樗。
山樗名栲、虎目樹、大眼桐。
氣味
(白皮及根皮)苦、溫、無毒。
主治
小兒疳疾。
用椿白皮曬乾,取二兩研末,另以粟米淘淨,研成濃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十歲小兒可服三、四丸,米湯送下。
其他年齡的小兒酌量加減。
另外,還以丸納竹筒中,吹入鼻內。
休息痢(日夜瀉痢,腥臭不可近,臍腹疼痛)。
用椿根白皮訶黎勒各半兩,丁香三十個,共研爲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又方:用椿根白皮,水漂三日,去黃皮,焙爲末。
每一兩,加木香二錢,以粳米飯調藥成丸。
每服一錢二分,空心服,米湯送下。
秋痢兼腰痛,取樗根一大兩,搗碎,篩過,以好面調皁角了孤小團,加水煮熟。
每日空心十枚。
不須禁忌,有特效。
赤白簡。
用香椿洗過,刮取皮,曬乾爲末,水送服一錢,立效。
長年屙血。
用樗根二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半碗酒服下。
或作丸服亦可。
白帶。
用椿根白皮、滑石,等分爲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開不送下,又方;椿根白皮一兩半,乾薑(炒黑)、白芍藥(炒黑)、黃櫱(炒黑)各二錢,共研爲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開水送下。
白濁。
治方同上。
附方
鳳眼草,即樗的果實,亦治腸風瀉血等症;燒灰洗頭,有明目的作用。
香者名椿,臭者名樗。
山樗名栲、虎目樹、大眼桐。
氣味
(白皮及根皮)苦、溫、無毒。
主治
小兒疳疾。
用椿白皮曬乾,取二兩研末,另以粟米淘淨,研成濃汁,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十歲小兒可服三、四丸,米湯送下。
其他年齡的小兒酌量加減。
另外,還以丸納竹筒中,吹入鼻內。
休息痢(日夜瀉痢,腥臭不可近,臍腹疼痛)。
用椿根白皮訶黎勒各半兩,丁香三十個,共研爲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又方:用椿根白皮,水漂三日,去黃皮,焙爲末。
每一兩,加木香二錢,以粳米飯調藥成丸。
每服一錢二分,空心服,米湯送下。
秋痢兼腰痛,取樗根一大兩,搗碎,篩過,以好面調皁角了孤小團,加水煮熟。
每日空心十枚。
不須禁忌,有特效。
赤白簡。
用香椿洗過,刮取皮,曬乾爲末,水送服一錢,立效。
長年屙血。
用樗根二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再加半碗酒服下。
或作丸服亦可。
白帶。
用椿根白皮、滑石,等分爲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開不送下,又方;椿根白皮一兩半,乾薑(炒黑)、白芍藥(炒黑)、黃櫱(炒黑)各二錢,共研爲末,加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百丸,空心服,開水送下。
白濁。
治方同上。
附方
鳳眼草,即樗的果實,亦治腸風瀉血等症;燒灰洗頭,有明目的作用。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小兒蟲病。
用乾漆(搗碎,燒煙盡)、白蕪荑,等分爲末,每服二分至一錢,米湯送下。
婦女血氣痛。
用溼漆一兩,熬一頓飯時間,加入乾漆末一兩,調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丸,溫酒送下。
怕漆人不可服。
男子疝氣或小腸氣痛。
治方同上。
此方名“二聖丸”。
婦女經閉或腹內症瘕。
用乾漆一兩(打碎,炒煙盡)、牛膝末一兩、生地黃汁一升,共在慢火上熬濃,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丸,漸增至三、五丸,酒或湯送下。
又方:用當歸四錢、乾漆三錢(炒煙盡),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又方:乾漆一斤(燒研)、生地黃二十斤(取汁),兩藥合煎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空心服,酒送下。
產後青腫疼痛。
用乾漆、大麥芽,等分爲末,分別相間鋪入瓦罐中,封緊,煅紅,冷後再研散。
每服一、二錢,熱酒送下。
產後各種疾病,都可以用此方。
五勞七傷。
用乾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棗仁,等分爲末,加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溫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喉痹。
用乾漆燒煙。
以筒吸菸入喉。
辛、溫、無毒。
主治
小兒蟲病。
用乾漆(搗碎,燒煙盡)、白蕪荑,等分爲末,每服二分至一錢,米湯送下。
婦女血氣痛。
用溼漆一兩,熬一頓飯時間,加入乾漆末一兩,調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四丸,溫酒送下。
怕漆人不可服。
男子疝氣或小腸氣痛。
治方同上。
此方名“二聖丸”。
婦女經閉或腹內症瘕。
用乾漆一兩(打碎,炒煙盡)、牛膝末一兩、生地黃汁一升,共在慢火上熬濃,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丸,漸增至三、五丸,酒或湯送下。
又方:用當歸四錢、乾漆三錢(炒煙盡),共研爲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又方:乾漆一斤(燒研)、生地黃二十斤(取汁),兩藥合煎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丸,空心服,酒送下。
產後青腫疼痛。
用乾漆、大麥芽,等分爲末,分別相間鋪入瓦罐中,封緊,煅紅,冷後再研散。
每服一、二錢,熱酒送下。
產後各種疾病,都可以用此方。
五勞七傷。
用乾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棗仁,等分爲末,加蜜做成丸子。
如梧子大。
每服十五丸,溫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
喉痹。
用乾漆燒煙。
以筒吸菸入喉。
釋名
刺桐。
氣味
(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腰膝痛。
用海桐皮二兩,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甘草五錢,薏苡仁二兩,生地黃十兩,一起洗淨、焙乾,研細,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兩,夏季浸一週)。
每日早晚空心各飲一碗。
此方不得隨意增減各藥用量。
風癬。
用海桐皮、蛇牀子,等分爲末,調豬油塗搽。
風蟲牙痛。
用海桐皮煎水漱口。
刺桐。
氣味
(木皮)苦、平、無毒。
主治
腰膝痛。
用海桐皮二兩,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兩、甘草五錢,薏苡仁二兩,生地黃十兩,一起洗淨、焙乾,研細,布包好浸酒中(冬季浸二兩,夏季浸一週)。
每日早晚空心各飲一碗。
此方不得隨意增減各藥用量。
風癬。
用海桐皮、蛇牀子,等分爲末,調豬油塗搽。
風蟲牙痛。
用海桐皮煎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