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桓、木患子、噤娄、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见愁。
气味
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
子中仁:辛、平、无毒。
主治
子皮:
去风明目。
用无患子皮、皂角、胡饼、草菖蒲,同捶碎,加浆水调作弹子大,取以泡汤洗头,能去风明目。
洗面去斑。
有无患子上捣烂,加白面和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子中仁:牙齿肿痛。
用肥珠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土固封,火煅,研细。
每日取以擦牙。
释名
独摇。
气味
(木皮)苦、寒、无毒。
主治
煎汤日饮,止孕痢;煎醋含漱,止牙前;煎浆水加盐含漱,治口疮,煎水酿酒,消瘿气。
释名
乌樟、枕、豫。
气味
(根皮)辛、温、无毒。
主治
刀伤止血(刮屑敷涂)、霍乱(磨服)、脚气水肿(煎汤服)、疮疥(研末敷涂)。
释名
末药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关节疼痛。
用没药末半两、虎胫骨(酥炙,研末)三两,和匀,每服二钱,温酒调下。
筋骨损伤。
用米粉四两,炒黄,加入没药、乳香末各半两,酒调成膏,摊贴痛处。
刀伤。
用乳香、没药各一钱,以童便半碗、酒半碗,温化服下。
妇女务晕。
用没药末一钱,酒送服。
产后恶血。
用没药、血竭末各一钱,童便、温酒各半碗,煎开后送服。
过一阵再服一次,恶血自下。
释名
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
(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
肺痈。
取合欢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二次服。
跌打损伤。
用合欢皮,把粗皮去掉,炒成黑色,取四两,与芥菜子(炒)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卧时服,温酒送下,另以药末敷伤处,能助接骨。
小儿撮口风。
有合欢花枝煮成浓汁,揩洗口腔。
中风挛缩。
用合欢枝、柏枝、槐枝、桑枝、石榴枝各五两,生锉;另取糯米五升、黑豆五升、羌活二两,防风五钱、细曲七升半。
先以水五斗煎五枝,取汗二斗五升浸米、豆蒸熟,加曲与防风、羌活,照常法酿。
封二十日后,压汁饮服,每饮五合,常有酒气即可,不宜过醉致吐。
释名
鸦臼(通称乌桕)。
气味
苦、微温、无毒。
主治
小便不通。
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
大便不通。
用乌桕根一寸。
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
不宜多吃。
大、小便均不通。
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
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取吐,再以热水送服乌桕根皮末二钱。
水气虚肿,小便涩。
用乌桕根皮、槟榔、木通各二两,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脚气湿痒成疮。
用乌桕根白皮研为末敷涂。
过一会,有涎出,即效。
婴儿胎毒满头。
用水边乌桕根皮晒干,研为末,加雄黄末少许,调生油涂搽。
疔肿。
用乌桕捣取自然汁,取一至二碗,下泻去毒即愈。
未泻再服。
冬季无叶,可用根代。
附方
乌桕根皮的主要作用是泻下逐水,所以现在临床上用本品来消除腹水和治疗晚期血吸虫病。
但不可多服,气虚的人也应忌用。
释名
子名椹
气味
桑根白皮:甘寒、无毒。
桑叶:苦、甘、寒、有小毒。
桑枝:苦、平
桑柴灰:辛、寒、有小毒。
主治
桑柴灰:
目赤肿痛。
用桑灰一两、黄连半两,共研为末。
每用一钱,铴汤澄清后洗眼。
青盲。
用桑灰煎汤洗眼,坚持有效。
身、面水肿,坐卧不得。
有桑枝烧灰淋汁煮赤小豆,每饥时即吃豆,不喝豆汤。
白癜风。
用桑柴灰二斗,蒸于甑内,取锅中热汤洗患处。
几次即愈。
头风白屑。
用桑灰淋汁洗头。
大麻风。
用桑柴灰。
热汤淋取汁,洗头同,再用大豆磨浆洗,用绿豆粉泡熟水洗。
三日一洗头,一日一洗脸。
不过十次见效。
桑枝:
水气脚气。
用桑条二两炒香,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每日空心饮服。
风热臂痛。
用桑枝一小升,切细,炒过,加水三程式,煎成二升,一日服尽(有人臂痛,诸药不效,服此数剂即愈)。
紫白癜风。
有用桑枝十斤、益母草三斤、加水五斗,煮成五斤,去渣,再熬成膏。
每于卧时服半俣,温酒调下。
以愈为度。
桑叶:
青盲。
取青桑叶焙干研细,煎汁乘热洗目,坚持必效。
有患此病二十年者,照此洗浴,双目复明。
风眼多泪。
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日煎汤温洗。
或加硭硝亦可。
眼红涩痛。
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头发不长。
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
七次后,发即速长。
吐血不止。
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
肺毒风疮。
用好桑叶洗净。
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痈口不收。
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汤火伤疮。
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
数日可愈。
手足麻木。
不积压痛痒。
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桑椹:
水肿胀满。
用桑心皮切细,加水二斗,煮汁一斗,放入桑甚,再煮取五程式,和糯米饭五程式酿酒饮服。
此方名“桑椹酒”。
瘰疬结核。
用桑椹(黑熟者)二斗,取汁,熬成膏。
每服一匙。
白汤调下。
一日服三次,此方名“文武膏”。
桑根白皮:
咳嗽吐血。
用新鲜桑根白皮一斤,浸淘米水中三宿,刮去黄皮,锉细,加糯米四两,焙干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消渴尿多。
用入地三尺的桑根,剥取白皮,炙至黄黑,锉碎,以水煮浓汁,随意饮服,亦可加一点米同煮,但忌用盐。
产后下血。
用桑白皮,炙过,煮水饮服。
月经后带红不断。
锯桑根取屑一撮,酒冲服。
一天服三次。
跌伤。
用桑根白皮五斤,研为末,取一升,,煎成膏,敷伤处,痛即止。
释名
蜀酸枣、肉枣、鸡足、鼠矢。
气味
酸、平、无毒。
主治
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释名
青杨、蒲柳、蒲杨、蒲多,多柳、蕉苻。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赤白痢。
用水杨枝叶捣汁一升服。
一天服两次。
痘毒不发,用水杨枝叶五斤,煎汤温浴,水冷换热,痘疮逐渐行浆贯满。
如不满,可多浴几次,力弱者,只洗头面手足。
内服助气血药,效果好。
刀伤成疮。
用水杨木白皮焙干,捣碎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同时用末敷疮上。
乳痈。
用水杨根生捣,贴疮几次即愈。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