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臭橘。
气味
(叶)辛、温、无毒。
主治
下痢脓血后重(同萆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附方
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
枸橘的果实,洗净、晒干,切成片,可治胃脘胀满,消化不良、便秘、乳部结核和疝气等症。
臭橘。
气味
(叶)辛、温、无毒。
主治
下痢脓血后重(同萆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又治喉瘘,消肿导毒。
附方
近年亦用枸橘叶治反胃、呕吐、乳部结核等症。
枸橘的果实,洗净、晒干,切成片,可治胃脘胀满,消化不良、便秘、乳部结核和疝气等症。
释名
苏木。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产后血晕。
用苏木三两,加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次服。
产后气喘,面黑欲死,是血入肺所引起。
和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再加人参末一两服下。
极效。
破伤风。
用苏木末三钱,酒送服。
此方名“独圣散”。
脚气肿痛。
用苏木、鹭鸶藤,等分锉细,加定粉少许,水煎,先熏后洗。
偏坠肿痛。
用苏木二两、好酒一壶同煮,频频饮服。
刀伤指断。
用苏木末包敷,外层再用蚕茧裹牢。
几天后断处即接合。
苏木。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产后血晕。
用苏木三两,加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次服。
产后气喘,面黑欲死,是血入肺所引起。
和苏木二两,加水二碗,煮成一碗,再加人参末一两服下。
极效。
破伤风。
用苏木末三钱,酒送服。
此方名“独圣散”。
脚气肿痛。
用苏木、鹭鸶藤,等分锉细,加定粉少许,水煎,先熏后洗。
偏坠肿痛。
用苏木二两、好酒一壶同煮,频频饮服。
刀伤指断。
用苏木末包敷,外层再用蚕茧裹牢。
几天后断处即接合。
释名
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气味
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
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
鼻血不止。
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血崩不止。
有棕榈皮营业税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敌国淋不止。
用棕榈皮半烧半炒,研为末。
每服二钱。
屙血。
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
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泻痢。
用棕榈皮烧存性。
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小便不通。
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
并榈、棕树、唐棕、唐棕榈、山棕
气味
笋及子花(按:即棕榈的果实):苦、涩、平、无毒。
有人认为有毒。
皮(按:即干燥的叶鞘纤维):苦、涩、平、无毒。
主治
笋及子花:涩肠止泻、、崩中带下。
皮:
鼻血不止。
用棕榈烧灰,吹入流血的鼻孔内。
血崩不止。
有棕榈皮营业税存性,空心服三钱,淡酒送上。
敌国淋不止。
用棕榈皮半烧半炒,研为末。
每服二钱。
屙血。
作棕榈皮半斤、桥楼一个,共烧成灰。
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泻痢。
用棕榈皮烧存性。
研为末,水送服一匙。
小便不通。
用棕榈皮烧存性,水酒送服二钱即通。
释名
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
(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
腹中痞积。
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
五更时空心饮几次。
痞渐消去。
各种风疾。
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
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解酒毒。
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赤柽、赤杨、河柳、雨师、垂丝柳、人柳、三眠柳、观音柳。
气味
(木)甘、咸、温、无毒。
主治
腹中痞积。
用柽构枝煎汤,露一夜。
五更时空心饮几次。
痞渐消去。
各种风疾。
用柽柳枝或叶半斤,切细,加荆芥半斤,以水五升,煮成二升,澄清后,再加白蜜五合,竹沥五合,封入瓶中,放锅内隔水煮过。
每服一小碗,一天服三次。
解酒毒。
用柽柳枝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
释名
血竭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白虎风(两膝热肿)。
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新久脚气。
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酒送服,忌生冷。
慢惊风。
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匀,煎熔为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则用人参汤)。
鼻血不止。
用骐竭、蒲黄,等分为末,吹入鼻内。
血痔竭研不敷涂。
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
用骐竭一两,研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送上。
疮口不收。
用骐末二、三分,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共研为末唾液调匀涂患处。
臁疮不愈。
用骐竭敷涂。
血竭
气味
甘、咸、平、无毒。
主治
白虎风(两膝热肿)。
用骐竭、硫磺末各一两,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新久脚气。
用骐竭、乳香,等分为还想,取木瓜一个,挖一孔,放入药末,再用面包瓜,在砂锅中煮烂,连面捣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酒送服,忌生冷。
慢惊风。
用骐竭末半两、乳香二钱半,同捣匀,煎熔为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一丸,薄荷煎汤化下(夏月则用人参汤)。
鼻血不止。
用骐竭、蒲黄,等分为末,吹入鼻内。
血痔竭研不敷涂。
刀伤出血,治方同上。
产后血晕(昏不识人或说胡话)。
用骐竭一两,研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送上。
疮口不收。
用骐末二、三分,麝香少许,大枣(烧灰)半钱,共研为末唾液调匀涂患处。
臁疮不愈。
用骐竭敷涂。
释名
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痈肿初起。
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
臁疮。
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脚肚癞疮。
用桐油、人乳,等分敷搽,数次即愈。
酒要不得赤鼻。
用桐油调黄丹、雄黄涂搽。
冻疮裂痛。
用桐油一碗、发一绺,熬化。
收存瓶中。
行色温水洗患处令软,然后搽药。
解砒石毒。
用桐油灌下,得吐即解。
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痈肿初起。
用桐油灯,放入竹筒内,烟熏患处,出黄水即消。
臁疮。
用胡粉煅过,研细,调桐油作成膏,摊纸上贴患处。
脚肚癞疮。
用桐油、人乳,等分敷搽,数次即愈。
酒要不得赤鼻。
用桐油调黄丹、雄黄涂搽。
冻疮裂痛。
用桐油一碗、发一绺,熬化。
收存瓶中。
行色温水洗患处令软,然后搽药。
解砒石毒。
用桐油灌下,得吐即解。
释名
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当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
赤者名文烛。
气味
(枝叶)苦、平、无毒。
(子)酸、甘、平、无毒。
主治
枝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
子亦强筋益气,固精驻颜。
附方
南烛亦南天烛,但与南天竺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
前者属杜鹃花科,后者属小蘖科。
两者的功用也不同。
南烛子主要是强精气。
益肾阴,而天竺子则在于止咳。
过去有人把南烛子当作天竺子使用,这错误的,应该加以纠正。
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当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
赤者名文烛。
气味
(枝叶)苦、平、无毒。
(子)酸、甘、平、无毒。
主治
枝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
子亦强筋益气,固精驻颜。
附方
南烛亦南天烛,但与南天竺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
前者属杜鹃花科,后者属小蘖科。
两者的功用也不同。
南烛子主要是强精气。
益肾阴,而天竺子则在于止咳。
过去有人把南烛子当作天竺子使用,这错误的,应该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