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
气味
酸、温、无毒。
主治
产妇尿秘。
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撮口脐风。
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风牙疼痛。
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
有奇效。
鼠负、负蟠、鼠姑、鼠粘,湿生虫、地鸡,地虱。
气味
酸、温、无毒。
主治
产妇尿秘。
用鼠妇七个,熬过,研为末,酒送服。
撮口脐风。
用鼠妇捣烂,绞取汁少许灌取。
风牙疼痛。
用鼠妇、巴豆仁、胡椒各一枚,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棉裹一丸咬住,涎出吐去。
有奇效。
释名
九孔螺。
壳名千里光。
气味
(壳)咸、平、无毒。
主治
畏光。
用石决明、黄菊花、甘草各一钱,水煎,冷后服。
痘后目翳。
用石决明火煅过,研为末,加谷精草等分,共研细,可烤猪肝蘸吃。
肝虚目翳(气虚、血虚、肝虚,眼睛充血,夜如鸡啄,生出浮翳)。
用石决明(烧成灰)、木贼(焙),等分为末。
每取二钱,与姜、枣同用水煎,连渣服下。
每天服三次。
青盲、雀目。
用石决明一两(烧存性)、加苍术三两(去皮),共研为末。
每取三钱,放入切开的猪肝中,扎定,加水煎熟,乘热熏目,待转温后,食肝饮汁。
小便淋症。
用石决明去粗皮,研为末,水飞过。
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如淋中有软硬物,即加朽木末五分。
九孔螺。
壳名千里光。
气味
(壳)咸、平、无毒。
主治
畏光。
用石决明、黄菊花、甘草各一钱,水煎,冷后服。
痘后目翳。
用石决明火煅过,研为末,加谷精草等分,共研细,可烤猪肝蘸吃。
肝虚目翳(气虚、血虚、肝虚,眼睛充血,夜如鸡啄,生出浮翳)。
用石决明(烧成灰)、木贼(焙),等分为末。
每取二钱,与姜、枣同用水煎,连渣服下。
每天服三次。
青盲、雀目。
用石决明一两(烧存性)、加苍术三两(去皮),共研为末。
每取三钱,放入切开的猪肝中,扎定,加水煎熟,乘热熏目,待转温后,食肝饮汁。
小便淋症。
用石决明去粗皮,研为末,水飞过。
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如淋中有软硬物,即加朽木末五分。
释名
黄荆、小荆、楚。
气味
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
主治
白带下。
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小肠疝气。
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
甚效。
湿痰白浊。
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耳聋。
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九窍出血。
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小便尿血。
治方同上。
腰脚风湿。
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各上风疾。
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
青盲内障。
荆沥:
中风口噤。
服荆沥,每次一升。
头风头痛。
用日取荆沥饮服。
喉痹疮肿。
取荆沥细细咽服。
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心虚惊悸,形容枯瘦。
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赤白痢。
久不愈。
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
疮癣。
用荆沥涂搽。
黄荆、小荆、楚。
气味
实:苦、温、无毒。
叶:苦、寒、无毒。
根:甘、若、平、无毒。
茎:甘、平、无毒。
主治
白带下。
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
小肠疝气。
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
甚效。
湿痰白浊。
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耳聋。
用牡荆子泡酒常饮。
叶:
九窍出血。
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
小便尿血。
治方同上。
腰脚风湿。
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
根:各各上风疾。
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
茎:灼疮发热,风牙痛。
青盲内障。
荆沥:
中风口噤。
服荆沥,每次一升。
头风头痛。
用日取荆沥饮服。
喉痹疮肿。
取荆沥细细咽服。
或以荆一把,水煎服。
心虚惊悸,形容枯瘦。
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赤白痢。
久不愈。
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
疮癣。
用荆沥涂搽。
释名
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
气味
甘、平、有毒。
主治
小儿疾。
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
一天洗三、四次。
手足风痹。
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加独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一起捣烂敷痛。
忌生冷劳腥。
风虫牙痛。
用露蜂房煎醋热漱。
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增。
或取一块咬齿间。
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
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
又方:用璐蜂房同蝎。
研末擦患处。
喉痛肿痛。
用露蜂房灰、白僵蚕,等分为末。
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舌上出血。
窍如针孔。
有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贝母四钱、卢会三钱,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
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温服。
如兼吐血,则用温酒调服。
吐血、鼻血。
治方同上。
崩中漏下。
用蜂房末三指撮,温酒服下,极效。
小儿下痢。
赤白痢。
用蜂房烧末,水送服五分。
小儿咳嗽。
用蜂房二两,洗净烧研。
每服一、二分,米汤送下。
二便不爱。
用蜂房烧还想,酒送服二、三钱。
一天服二次。
阴萎。
用蜂房烧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钱。
绦虫、蛔虫病。
用蜂房烧存性。
酒送服一匙,虫即死出。
乳石热毒(闷,头痛口干,小便浑浊,赤少)。
用蜂房煮汁五合服下。
乳石末从小便中排出。
极效。
头上疮癣。
有蜂房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妇女妒乳(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肿,即为妒乳)。
用蜂房烧灰,研为末。
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碗,煎至六成,去渣,温服。
蜂螫肿痛。
用蜂房研为还想,调猪油敷涂。
用蜂房煎水洗痛处亦可。
蜂肠、蜂窠、百穿、紫金沙。
气味
甘、平、有毒。
主治
小儿疾。
用大蜂房一枚,加水三升煮成浓汁洗浴。
一天洗三、四次。
手足风痹。
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加独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一起捣烂敷痛。
忌生冷劳腥。
风虫牙痛。
用露蜂房煎醋热漱。
又方:用蜂房一枚,孔内以盐填实,烧后研为末,擦患处,待一会,盐汤漱增。
或取一块咬齿间。
又方:用露蜂房一个、乳香三块,煎水含漱。
又方:用露蜂房同细辛煎水含漱。
又方:用璐蜂房同蝎。
研末擦患处。
喉痛肿痛。
用露蜂房灰、白僵蚕,等分为末。
每服半钱,乳香汤送下。
舌上出血。
窍如针孔。
有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贝母四钱、卢会三钱,共研为末,加蜜和丸子,如雷丸大。
每服一丸,加水一小碗,煎至五成,温服。
如兼吐血,则用温酒调服。
吐血、鼻血。
治方同上。
崩中漏下。
用蜂房末三指撮,温酒服下,极效。
小儿下痢。
赤白痢。
用蜂房烧末,水送服五分。
小儿咳嗽。
用蜂房二两,洗净烧研。
每服一、二分,米汤送下。
二便不爱。
用蜂房烧还想,酒送服二、三钱。
一天服二次。
阴萎。
用蜂房烧末,新汲井水送服二钱。
绦虫、蛔虫病。
用蜂房烧存性。
酒送服一匙,虫即死出。
乳石热毒(闷,头痛口干,小便浑浊,赤少)。
用蜂房煮汁五合服下。
乳石末从小便中排出。
极效。
头上疮癣。
有蜂房研为末,调猪油涂搽。
妇女妒乳(乳痈,汁不出,内结成肿,即为妒乳)。
用蜂房烧灰,研为末。
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碗,煎至六成,去渣,温服。
蜂螫肿痛。
用蜂房研为还想,调猪油敷涂。
用蜂房煎水洗痛处亦可。
释名
刀螂,拒斧、不过。
其子房名螵蛸、蝉蛸、致神、野狐鼻涕。
气味
(桑螵蛸)咸、甘、平、无毒。
主治
遗精白浊,盗汗虚劳。
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小便不通。
用桑螵蛸(炙黄)三十枚、黄芩二两,水煎,分二次服下。
妊娠遗尿不禁。
用桑螵蛸十二枚。
研为末,分二次服,米汤送下。
咽喉肿塞。
用桑上螳螂窠一两,烧灰。
马屁勃半两,研匀,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丸,煎犀角汤送下。
刀螂,拒斧、不过。
其子房名螵蛸、蝉蛸、致神、野狐鼻涕。
气味
(桑螵蛸)咸、甘、平、无毒。
主治
遗精白浊,盗汗虚劳。
用桑螵蛸(炙)、白龙骨,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空心服,盐汤磅送下。
小便不通。
用桑螵蛸(炙黄)三十枚、黄芩二两,水煎,分二次服下。
妊娠遗尿不禁。
用桑螵蛸十二枚。
研为末,分二次服,米汤送下。
咽喉肿塞。
用桑上螳螂窠一两,烧灰。
马屁勃半两,研匀,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丸,煎犀角汤送下。
释名
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
咸、辛、平、无毒。
主治
小儿惊风。
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炮为末。
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
甚效。
风痰喘嗽,夜不能卧。
用白僵蚕(炒过,研细)、好茶末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五钱,临睡时开水泡服。
喉风喉痹。
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烧),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自然姜汁调灌,吐出顽痰,即效。
小儿服,则加少许薄荷、生姜同调。
又方:上方加白梅肉和成丸子棉裹含咽。
又方:用白僵蚕(炒)半两、生甘草一钱,共研为还想,姜汁调服,涎出立愈。
又方:用白僵蚕二十枚、乳香一分,共捣研为末,每取一钱烧烟。
熏入喉中,涎出即愈。
偏正头风,夹头风,两穴太阳痛。
用白僵蚕为末,葱茶调服一匙。
又方:用白僵蚕高良姜,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临卧时茶送下。
一天服二次。
突然头痛。
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风虫牙痛。
用白僵蚕(炒)、蚕蜕纸(烧),等分为末擦痛处,等一会,用盐汤嗽口。
疟疾不止。
用白僵蚕(直者)一个,切作七段,棉裹为丸,朱砂为衣。
称明时。
一次服,桃李枝七寸,煎汤送下。
腹内龟病。
人间龟病不堪言,肚里生成硬似砖,自死僵蚕白马尿,不过时刻软如棉。
极效。
脸上黑斑。
用白僵蚕末,水调涂搽。
隐疹风疮。
用白僵蚕焙过。
研为末,酒送服一钱。
丹毒(从背上、两胁发起)。
用白僵蚕十多枚和慎火草捣涂。
小儿口疮(口中通白)。
用白僵蚕炒黄,拭去黄肉毛,研为末,调蜜敷涂。
立效。
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
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
方中亦可加蛇蜕。
项上瘰疬。
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五分,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刀斧伤。
用白僵蚕炒黄,研末,敷涂。
乳汁不通。
用白僵蚕末二钱,酒送服。
过一会,再服芝麻茶一碗,即通。
崩中下血。
用白僵蚕、衣中白鱼,等分为末,水冲服。
一天服二次。
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
用蚕肾三末饮服。
大小便血,淋沥疼痛。
用茧、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妇血崩。
治方同上。
开展谋高分子。
用蚕蜕烧灰三钱,加轻粉、乳得少许,先以温浆水洗净患处,再敷药末。
吐血不止。
用蚕蜕纸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实大,放口中含化咽津。
小便涩痛或通。
用蚕蜕烧存性,加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妇妇断产。
用蚕蜕纸一尺,
自死乾名白僵蚕。
气味
咸、辛、平、无毒。
主治
小儿惊风。
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炮为末。
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
甚效。
风痰喘嗽,夜不能卧。
用白僵蚕(炒过,研细)、好茶末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五钱,临睡时开水泡服。
喉风喉痹。
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烧),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自然姜汁调灌,吐出顽痰,即效。
小儿服,则加少许薄荷、生姜同调。
又方:上方加白梅肉和成丸子棉裹含咽。
又方:用白僵蚕(炒)半两、生甘草一钱,共研为还想,姜汁调服,涎出立愈。
又方:用白僵蚕二十枚、乳香一分,共捣研为末,每取一钱烧烟。
熏入喉中,涎出即愈。
偏正头风,夹头风,两穴太阳痛。
用白僵蚕为末,葱茶调服一匙。
又方:用白僵蚕高良姜,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临卧时茶送下。
一天服二次。
突然头痛。
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二钱,熟水送下。
风虫牙痛。
用白僵蚕(炒)、蚕蜕纸(烧),等分为末擦痛处,等一会,用盐汤嗽口。
疟疾不止。
用白僵蚕(直者)一个,切作七段,棉裹为丸,朱砂为衣。
称明时。
一次服,桃李枝七寸,煎汤送下。
腹内龟病。
人间龟病不堪言,肚里生成硬似砖,自死僵蚕白马尿,不过时刻软如棉。
极效。
脸上黑斑。
用白僵蚕末,水调涂搽。
隐疹风疮。
用白僵蚕焙过。
研为末,酒送服一钱。
丹毒(从背上、两胁发起)。
用白僵蚕十多枚和慎火草捣涂。
小儿口疮(口中通白)。
用白僵蚕炒黄,拭去黄肉毛,研为末,调蜜敷涂。
立效。
小儿鳞体(皮肤如蛇皮鳞甲之状,亦称胎垢工蛇体)。
用白僵蚕,去嘴,研为末,煎汤洗浴。
方中亦可加蛇蜕。
项上瘰疬。
用白僵蚕为末,每服五分,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刀斧伤。
用白僵蚕炒黄,研末,敷涂。
乳汁不通。
用白僵蚕末二钱,酒送服。
过一会,再服芝麻茶一碗,即通。
崩中下血。
用白僵蚕、衣中白鱼,等分为末,水冲服。
一天服二次。
小儿疳瘦、有蛔虫寄生。
用蚕肾三末饮服。
大小便血,淋沥疼痛。
用茧、蚕蜕纸,并烧存性,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妇血崩。
治方同上。
开展谋高分子。
用蚕蜕烧灰三钱,加轻粉、乳得少许,先以温浆水洗净患处,再敷药末。
吐血不止。
用蚕蜕纸烧存性,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实大,放口中含化咽津。
小便涩痛或通。
用蚕蜕烧存性,加麝香少许。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妇妇断产。
用蚕蜕纸一尺,
释名
珍珠、蚌珠。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安神。
用真珠末如豆大一团。
蜂蜜调服。
一天服三次。
妇女难产。
用真珠末一两,酒送服。
立产。
胞衣不下。
用真珠一两,研为末,苦酒送服。
子死腹中。
用真珠末二两,酒送服,立产。
痘疮疔毒(不餐痘中有疔,病势极险)。
用豌豆四址九粒(烧存性)、头发灰三分、真珠十四粒(炒研为末),一起和油胭脂同捣成膏。
先将美术疔挑破,挤去恶血。
取膏少许点上,疮变红活。
此方名“四圣丹”。
肝虚目暗,茫茫不见。
用真珠末一两、白蜜二合、鲤鱼胆二枚,和匀,煎过,滤取汁,频频点眼。
青盲眼。
治方同上。
目生顽翳。
用真珠一两、地榆二两,加水二大碗煎干。
取真珠放醋中浸五日,热水淘去醋气,研为细末。
每取少许点眼,至愈为止。
小儿中风,手足拘挛。
用真珠末(水飞过)一两、石膏末一钱,,和匀,每取一钱,加水七分煎成四分,温服。
一天服三次。
珍珠、蚌珠。
气味
咸、甘、寒、无毒。
主治
安神。
用真珠末如豆大一团。
蜂蜜调服。
一天服三次。
妇女难产。
用真珠末一两,酒送服。
立产。
胞衣不下。
用真珠一两,研为末,苦酒送服。
子死腹中。
用真珠末二两,酒送服,立产。
痘疮疔毒(不餐痘中有疔,病势极险)。
用豌豆四址九粒(烧存性)、头发灰三分、真珠十四粒(炒研为末),一起和油胭脂同捣成膏。
先将美术疔挑破,挤去恶血。
取膏少许点上,疮变红活。
此方名“四圣丹”。
肝虚目暗,茫茫不见。
用真珠末一两、白蜜二合、鲤鱼胆二枚,和匀,煎过,滤取汁,频频点眼。
青盲眼。
治方同上。
目生顽翳。
用真珠一两、地榆二两,加水二大碗煎干。
取真珠放醋中浸五日,热水淘去醋气,研为细末。
每取少许点眼,至愈为止。
小儿中风,手足拘挛。
用真珠末(水飞过)一两、石膏末一钱,,和匀,每取一钱,加水七分煎成四分,温服。
一天服三次。
气味
苦、咸、平、无毒。
主治
水肿满。
有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
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
用海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灯心三分,水煎服。
一天服二次。
此方名“海蛤汤”。
腹水肿肛,四肢枯瘦。
用海蛤(煅成粉)、防己各七钱半,葶苈、赤茯苓、桑白皮各一两,陈桔皮、随李仁各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此方名“海蛤丸”。
血痢内热。
用海蛤粉二钱,蜜水调服。
一天服二次
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
用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
水冷须换热。
以遍身出汗为度。
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中风瘫痪。
治方同上。
鼻血不止。
用海蛤粉一两,筛七次,槐花半两,炒焦,一起研匀,每服一钱,水调下。
苦、咸、平、无毒。
主治
水肿满。
有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
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
用海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灯心三分,水煎服。
一天服二次。
此方名“海蛤汤”。
腹水肿肛,四肢枯瘦。
用海蛤(煅成粉)、防己各七钱半,葶苈、赤茯苓、桑白皮各一两,陈桔皮、随李仁各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此方名“海蛤丸”。
血痢内热。
用海蛤粉二钱,蜜水调服。
一天服二次
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
用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
水冷须换热。
以遍身出汗为度。
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中风瘫痪。
治方同上。
鼻血不止。
用海蛤粉一两,筛七次,槐花半两,炒焦,一起研匀,每服一钱,水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