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齊天大聖到底是個妖猴,更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較俸祿高低,但只註名便了。
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
閒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
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
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羣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囟啓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結交天上衆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
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
”玉帝聞言,即時宣詔。
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閒無事,與你件執事。
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
”大聖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
他等不得窮忙,即入蟠桃園內查勘。
本園中有個土地攔住,問道:“大聖何往?”大聖道:“吾奉玉帝點差,代管蟠桃園,今來查勘也。
”那土地連忙施禮,即呼那一班鋤樹力士、運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掃力士都來見大聖磕頭,引他進去。
但見那:
夭夭灼灼,顆顆株株。
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
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
時開時結千年熟,無夏無冬萬載遲。
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
凝煙肌帶綠,映日顯丹姿。
樹下奇葩並異卉,四時不謝色齊齊。
左右樓臺並館舍,盤空常見罩雲霓。
不是玄都凡俗種,瑤池王母自栽培。
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
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昇,長生不老。
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大聖聞言,歡喜無任,當日查明瞭株數,點看了亭閣,回府。
自此後,三五日一次賞玩,也不交友,也不他遊。
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裏要吃個嘗新。
奈何本園土地、力士並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
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
”那衆仙果退。
只見那猴王脫了冠着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
吃了一飽,卻跳下來,簪冠著服,喚衆等儀從回府。
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
一朝,王母娘娘設宴,大開寶閣,瑤池中做“蟠桃勝會”,即着那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皁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
那齊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
閒時節會友遊宮,交朋結義。
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
與那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羣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
今日東遊,明日西蕩,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一日,玉帝早朝,班部中閃出許旌陽真人,俯囟啓奏道:“今有齊天大聖,無事閒遊,結交天上衆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
恐後閒中生事,不若與他一件事管,庶免別生事端。
”玉帝聞言,即時宣詔。
那猴王欣欣然而至,道:“陛下,詔老孫有何升賞?”玉帝道:“朕見你身閒無事,與你件執事。
你且權管那蟠桃園,早晚好生在意。
”大聖歡喜謝恩,朝上唱喏而退。
他等不得窮忙,即入蟠桃園內查勘。
本園中有個土地攔住,問道:“大聖何往?”大聖道:“吾奉玉帝點差,代管蟠桃園,今來查勘也。
”那土地連忙施禮,即呼那一班鋤樹力士、運水力士、修桃力士、打掃力士都來見大聖磕頭,引他進去。
但見那:
夭夭灼灼,顆顆株株。
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
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
時開時結千年熟,無夏無冬萬載遲。
先熟的,酡顏醉臉;還生的,帶蒂青皮。
凝煙肌帶綠,映日顯丹姿。
樹下奇葩並異卉,四時不謝色齊齊。
左右樓臺並館舍,盤空常見罩雲霓。
不是玄都凡俗種,瑤池王母自栽培。
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體健身輕。
中間一千二百株,層花甘實,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昇,長生不老。
後面一千二百株,紫紋緗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大聖聞言,歡喜無任,當日查明瞭株數,點看了亭閣,回府。
自此後,三五日一次賞玩,也不交友,也不他遊。
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大半,他心裏要吃個嘗新。
奈何本園土地、力士並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
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
”那衆仙果退。
只見那猴王脫了冠着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
吃了一飽,卻跳下來,簪冠著服,喚衆等儀從回府。
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
一朝,王母娘娘設宴,大開寶閣,瑤池中做“蟠桃勝會”,即着那紅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皁衣仙女、紫衣仙女、黃衣仙女、
富貴功名,前緣分定,爲人切莫欺心。
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彌深。
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
問東君因甚,如今禍害相侵。
只爲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箴。
話表齊天大聖被衆天兵押去斬妖臺下,綁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槍刺劍刳,莫想傷及其身。
南鬥星奮令火部衆神,放火煨燒,亦不能燒着。
又着雷部衆神,以雷屑釘打,越發不能傷損一毫。
那大力鬼王與衆啓奏道:“萬歲,這大聖不知是何處學得這護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燒,一毫不能傷損,卻如之何?”玉帝聞言道:“這廝這等,這等如何處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裏。
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
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煅煉。
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爲灰燼矣。
”玉帝聞言,即教六丁、六甲,將他解下,付與老君。
老君領旨去訖。
一壁廂宣二郎顯聖,賞賜金花百朵,御酒百瓶,還丹百粒,異寶明珠,錦繡等件,教與義兄弟分享。
真君謝恩,回灌江口不題。
那老君到兜率宮,將大聖解去繩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爐中,命看爐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將火煽起煅煉。
原來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
他即將身鑽在“巽宮”位下。
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
只是風攪得煙來,把一雙眼薰紅了,弄做個老害眼病,故喚作“火眼金睛”。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忽一日,開爐取丹,那大聖雙手侮着眼,正自搓柔流涕,只聽得爐頭聲響。
猛睜眼看見光明,他就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忽喇的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
慌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
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風幌一幌,碗來粗細,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卻又大亂天宮,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好猴精!有詩爲證。
詩曰:
混元體正合先天,萬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無爲渾太乙,如如不動號初玄。
爐中久煉非鉛汞,物外長生是本仙。
變化無窮還變化,三皈五戒總休言。
又詩:
一點靈光徹太虛,那條拄杖亦如之:或長或短隨人用,橫豎橫排任卷舒。
又詩:
猿猴道體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聖齊天非假論,官封弼馬豈知音?
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拴牢莫外尋。
萬相歸真從一理,如來同契住雙林。
這一番,
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彌深。
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
問東君因甚,如今禍害相侵。
只爲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箴。
話表齊天大聖被衆天兵押去斬妖臺下,綁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槍刺劍刳,莫想傷及其身。
南鬥星奮令火部衆神,放火煨燒,亦不能燒着。
又着雷部衆神,以雷屑釘打,越發不能傷損一毫。
那大力鬼王與衆啓奏道:“萬歲,這大聖不知是何處學得這護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燒,一毫不能傷損,卻如之何?”玉帝聞言道:“這廝這等,這等如何處治?”太上老君即奏道:“那猴吃了蟠桃,飲了御酒,又盜了仙丹,——我那五壺丹,有生有熟,被他都吃在肚裏。
運用三昧火,煅成一塊,所以渾做金鋼之軀,急不能傷。
不若與老道領去,放在‘八卦爐’中,以文武火煅煉。
煉出我的丹來,他身自爲灰燼矣。
”玉帝聞言,即教六丁、六甲,將他解下,付與老君。
老君領旨去訖。
一壁廂宣二郎顯聖,賞賜金花百朵,御酒百瓶,還丹百粒,異寶明珠,錦繡等件,教與義兄弟分享。
真君謝恩,回灌江口不題。
那老君到兜率宮,將大聖解去繩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爐中,命看爐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將火煽起煅煉。
原來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
他即將身鑽在“巽宮”位下。
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
只是風攪得煙來,把一雙眼薰紅了,弄做個老害眼病,故喚作“火眼金睛”。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忽一日,開爐取丹,那大聖雙手侮着眼,正自搓柔流涕,只聽得爐頭聲響。
猛睜眼看見光明,他就忍不住,將身一縱,跳出丹爐,忽喇的一聲,蹬倒八卦爐,往外就走。
慌得那架火、看爐,與丁甲一班人來扯,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
老君趕上抓一把,被他一-,-了個倒栽蔥,脫身走了。
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風幌一幌,碗來粗細,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卻又大亂天宮,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好猴精!有詩爲證。
詩曰:
混元體正合先天,萬劫千番只自然。
渺渺無爲渾太乙,如如不動號初玄。
爐中久煉非鉛汞,物外長生是本仙。
變化無窮還變化,三皈五戒總休言。
又詩:
一點靈光徹太虛,那條拄杖亦如之:或長或短隨人用,橫豎橫排任卷舒。
又詩:
猿猴道體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
大聖齊天非假論,官封弼馬豈知音?
馬猿合作心和意,緊縛拴牢莫外尋。
萬相歸真從一理,如來同契住雙林。
這一番,
詩曰:百歲光陰似水流,一生事業等浮漚。
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頭邊雪片浮。
白蟻陣殘方是幻,子規聲切想回頭。
古來陰能延壽,善不求憐天自周。
卻說唐太宗隨着崔判官、朱太尉,自脫了冤家債主,前進多時,卻來到“六道輪迴”之所,又見那騰雲的身披霞帔,受-的腰掛金魚,僧尼道俗,走獸飛禽,魑魅魍魎,滔滔都奔走那輪迴之下,各進其道。
唐王問曰:“此意何如?”判官道:“陛下明心見性,是必記了,傳與陽間人知。
這喚做六道輪迴: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貴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道,惡毒的沉淪鬼道。
”唐王聽說,點頭嘆曰:“善哉,真善哉!作善果無災!善心常切切,善道大開開。
莫教興惡念,是必少刁乖。
休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
”判官送唐王直至那超生貴道門,拜呼唐王道:
“陛下呵,此間乃出頭之處,小判告回,着朱太尉再送一程。
”唐王謝道:“有勞先生遠涉。
”判官道:“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切勿忘了。
若是陰司裏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
凡百不善之處,俱可一一改過,普諭世人爲善,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唐王一一準奏,辭了崔判官,隨着朱太尉,同入門來。
那太尉見門裏有一匹海騮馬,鞍-齊備,急請唐王上馬,太尉左右扶持。
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邊,只見那水面上有一對金色鯉魚在河裏翻波跳鬥。
唐王見了心喜,兜馬貪看不捨,太尉道:“陛下,趲動些,趁早趕時辰進城去也。
”那唐王只管貪看,不肯前行,被太尉撮着腳,高呼道:“還不走,等甚!”撲的一聲,望那渭河推下馬去,卻就脫了陰司,徑回陽世。
卻說那唐朝駕下有徐茂功、秦叔寶、胡敬德、段志賢、馬三寶、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房玄齡、杜如晦、蕭-、傅奕、張道源、張士衡、王-等兩班文武,俱保着那東宮太子與皇后、嬪妃、宮娥、侍長,都在那白虎殿上舉哀,一壁廂議傳哀詔,要曉諭天下,欲扶太子登基。
時有魏徵在旁道:“列位且住,不可!不可!假若驚動州縣,恐生不測。
且再按候一日,我主必還魂也。
”
下邊閃上許敬宗道:“魏丞相言之甚謬。
自古云潑水難收,人逝不返,你怎麼還說這等虛言,惑亂人心,是何道理!”魏徵道:
“不瞞許先生說,下官自幼得授仙術,推算最明,管取陛下不死。
”正講處,只聽得棺中連聲大叫道:“-殺我耶!-殺我耶”唬得個文官武將心慌,皇后嬪妃膽戰。
一個個面如秋後黃桑葉,腰似春前嫩柳條。
儲君腳軟,難扶喪杖盡哀儀;侍長魂飛,怎戴樑冠
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頭邊雪片浮。
白蟻陣殘方是幻,子規聲切想回頭。
古來陰能延壽,善不求憐天自周。
卻說唐太宗隨着崔判官、朱太尉,自脫了冤家債主,前進多時,卻來到“六道輪迴”之所,又見那騰雲的身披霞帔,受-的腰掛金魚,僧尼道俗,走獸飛禽,魑魅魍魎,滔滔都奔走那輪迴之下,各進其道。
唐王問曰:“此意何如?”判官道:“陛下明心見性,是必記了,傳與陽間人知。
這喚做六道輪迴: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貴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道,惡毒的沉淪鬼道。
”唐王聽說,點頭嘆曰:“善哉,真善哉!作善果無災!善心常切切,善道大開開。
莫教興惡念,是必少刁乖。
休言不報應,神鬼有安排。
”判官送唐王直至那超生貴道門,拜呼唐王道:
“陛下呵,此間乃出頭之處,小判告回,着朱太尉再送一程。
”唐王謝道:“有勞先生遠涉。
”判官道:“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切勿忘了。
若是陰司裏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
凡百不善之處,俱可一一改過,普諭世人爲善,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唐王一一準奏,辭了崔判官,隨着朱太尉,同入門來。
那太尉見門裏有一匹海騮馬,鞍-齊備,急請唐王上馬,太尉左右扶持。
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邊,只見那水面上有一對金色鯉魚在河裏翻波跳鬥。
唐王見了心喜,兜馬貪看不捨,太尉道:“陛下,趲動些,趁早趕時辰進城去也。
”那唐王只管貪看,不肯前行,被太尉撮着腳,高呼道:“還不走,等甚!”撲的一聲,望那渭河推下馬去,卻就脫了陰司,徑回陽世。
卻說那唐朝駕下有徐茂功、秦叔寶、胡敬德、段志賢、馬三寶、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房玄齡、杜如晦、蕭-、傅奕、張道源、張士衡、王-等兩班文武,俱保着那東宮太子與皇后、嬪妃、宮娥、侍長,都在那白虎殿上舉哀,一壁廂議傳哀詔,要曉諭天下,欲扶太子登基。
時有魏徵在旁道:“列位且住,不可!不可!假若驚動州縣,恐生不測。
且再按候一日,我主必還魂也。
”
下邊閃上許敬宗道:“魏丞相言之甚謬。
自古云潑水難收,人逝不返,你怎麼還說這等虛言,惑亂人心,是何道理!”魏徵道:
“不瞞許先生說,下官自幼得授仙術,推算最明,管取陛下不死。
”正講處,只聽得棺中連聲大叫道:“-殺我耶!-殺我耶”唬得個文官武將心慌,皇后嬪妃膽戰。
一個個面如秋後黃桑葉,腰似春前嫩柳條。
儲君腳軟,難扶喪杖盡哀儀;侍長魂飛,怎戴樑冠
試問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虛老。
磨磚作鏡,積雪爲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
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
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曹溪路險,暨嶺雲深,此處故人音沓。
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嫋。
那時節,識破源流,便見龍王三寶。
這一篇詞,名《蘇武慢》。
話表我佛如來,辭別了玉帝,回至雷音寶剎,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着幢幡寶蓋,異寶仙花,擺列在靈山仙境.婆羅雙林之下接迎。
如來駕住祥雲,對衆道:“我以甚深般苦,遍現三界。
根本性原,畢竟寂滅。
同虛空相,一無所有。
殄伏乖猴.是事莫識。
名生死始,法相如。
”說罷,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
大衆見了,皈身禮拜。
少頃間,聚慶雲彩霧,登上品蓮臺,端然坐下。
那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金剛、四菩薩合掌近前禮畢,問日:“鬧天宮攪亂皤桃者,誰也?”如來道:“那廝乃花果山產的一妖猴,罪惡滔天,不可名狀。
概天神將,俱莫能降伏,雖二郎捉獲。
老君用火鍛鍊,亦莫能傷損。
我去時,正在雷將中間,揚威耀武,賣弄精神,被我止住兵戈,問他來歷。
他言有神通,會變化,又駕筋斗雲.一去十萬八千里。
我與他打了個賭賽,他出不得我手,卻將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壓他在那裏。
五帝大開金闕瑤宮,請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會謝我,卻方辭駕而回。
”
大衆聽言喜悅,極口稱揚。
謝罷,各分班而退,各執乃事,共樂天真。
果然是:
瑞靄漫天竺,虹光擁世尊。
西方稱第一,無相法王門!常見玄猿獻果,糜鹿銜花;青鸞舞,綵鳳鳴;靈龜捧壽,仙鶴擒芝。
安享淨土-園,受用龍宮法界。
日日開花,時時果熟,習靜歸真,參禪果正。
不滅不生,不增不減。
煙霞縹緲隨來往,寒暑無侵不記年。
詩曰:
去來自在任優遊,也無恐怖也無愁。
極樂場中俱坦蕩,大千之處沒春秋。
佛祖居一月靈山大雷音寶剎之間,一日,喚聚諸佛,阿羅、揭諦。
菩薩、金剛、比丘增、尼等衆,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後,我處不知年月,料凡間有半千年矣,今值孟秋望日。
我有一寶盆.具設百樣花,千般異果等物,與法等享此‘孟蘭盆會’,如何?”慨衆一個個合掌,禮佛三匝.領會。
如來卻將寶盆中花果品物,着阿儺捧走,着迎葉佈散、大衆感激。
各獻詩伸謝。
福詩曰:
福聖光耀性尊前,福納彌深遠更綿。
福德無疆同地久,福緣有慶與天連。
福田廣種年年盛,福海洪深歲歲堅。
福滿乾坤多福廕,福增無量永周
磨磚作鏡,積雪爲糧,迷了幾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納須彌,金色頭陀微笑。
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
誰聽得絕想崖前,無陰樹下,杜宇一聲春曉?曹溪路險,暨嶺雲深,此處故人音沓。
千丈冰崖,五葉蓮開,古殿簾垂香嫋。
那時節,識破源流,便見龍王三寶。
這一篇詞,名《蘇武慢》。
話表我佛如來,辭別了玉帝,回至雷音寶剎,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着幢幡寶蓋,異寶仙花,擺列在靈山仙境.婆羅雙林之下接迎。
如來駕住祥雲,對衆道:“我以甚深般苦,遍現三界。
根本性原,畢竟寂滅。
同虛空相,一無所有。
殄伏乖猴.是事莫識。
名生死始,法相如。
”說罷,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
大衆見了,皈身禮拜。
少頃間,聚慶雲彩霧,登上品蓮臺,端然坐下。
那三千諸佛、五百羅漢、八金剛、四菩薩合掌近前禮畢,問日:“鬧天宮攪亂皤桃者,誰也?”如來道:“那廝乃花果山產的一妖猴,罪惡滔天,不可名狀。
概天神將,俱莫能降伏,雖二郎捉獲。
老君用火鍛鍊,亦莫能傷損。
我去時,正在雷將中間,揚威耀武,賣弄精神,被我止住兵戈,問他來歷。
他言有神通,會變化,又駕筋斗雲.一去十萬八千里。
我與他打了個賭賽,他出不得我手,卻將他一把抓住,指化五行山,封壓他在那裏。
五帝大開金闕瑤宮,請我坐了首席.立安天大會謝我,卻方辭駕而回。
”
大衆聽言喜悅,極口稱揚。
謝罷,各分班而退,各執乃事,共樂天真。
果然是:
瑞靄漫天竺,虹光擁世尊。
西方稱第一,無相法王門!常見玄猿獻果,糜鹿銜花;青鸞舞,綵鳳鳴;靈龜捧壽,仙鶴擒芝。
安享淨土-園,受用龍宮法界。
日日開花,時時果熟,習靜歸真,參禪果正。
不滅不生,不增不減。
煙霞縹緲隨來往,寒暑無侵不記年。
詩曰:
去來自在任優遊,也無恐怖也無愁。
極樂場中俱坦蕩,大千之處沒春秋。
佛祖居一月靈山大雷音寶剎之間,一日,喚聚諸佛,阿羅、揭諦。
菩薩、金剛、比丘增、尼等衆,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後,我處不知年月,料凡間有半千年矣,今值孟秋望日。
我有一寶盆.具設百樣花,千般異果等物,與法等享此‘孟蘭盆會’,如何?”慨衆一個個合掌,禮佛三匝.領會。
如來卻將寶盆中花果品物,着阿儺捧走,着迎葉佈散、大衆感激。
各獻詩伸謝。
福詩曰:
福聖光耀性尊前,福納彌深遠更綿。
福德無疆同地久,福緣有慶與天連。
福田廣種年年盛,福海洪深歲歲堅。
福滿乾坤多福廕,福增無量永周
卻說太宗與魏徵在便殿對弈,一遞一着,擺開陣勢。
正合《爛柯經》雲:
博弈之道,貴乎嚴謹。
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
法曰:
寧輸一子,不失一先。
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
有先而後,有後而先。
兩生
勿斷,皆活勿連。
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
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勝;與其無事而獨行,不若固之而自補。
彼衆我寡,先謀其生;我衆彼寡,務張其勢。
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
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
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絕之意;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
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
《詩》雲:“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此之謂也。
詩曰:棋盤爲地子爲天,色按陰陽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變處,笑誇當日爛柯仙。
君臣兩個對弈此棋,正下到午時三刻,一盤殘局未終,魏徵忽然踏伏在案邊,鼾鼾盹睡。
太宗笑曰:“賢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勞,創立江山之力倦,所以不覺盹睡。
”太宗任他睡着,更不呼喚。
不多時,魏徵醒來,俯伏在地道:“臣該萬死,臣該萬死!卻纔暈困,不知所爲,望陛下赦臣慢君之罪。
”太宗道:“卿有何慢罪?且起來,拂退殘棋,與卿從新更着。
”魏徵謝了恩,卻纔拈子在手,只聽得朝門外大呼小叫。
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着一個血淋的龍頭,擲在帝前,啓奏道:“陛下,海淺河枯曾有見,這般異事卻無聞。
”太宗與魏徵起身道:“此物何來?”叔寶、茂功道:“千步廊南,十字街頭,雲端裏落下這顆龍頭,微臣不敢不奏。
”唐王驚問魏徵:“此是何說?”魏徵轉身叩頭道:“是臣才一夢斬的。
”唐王聞言,大驚道:“賢卿盹睡之時,又不曾見動身動手,又無刀劍,如何卻斬此龍?”魏徵奏道:“主公,臣的身在君前,夢離陛下——
身在君前對殘局,閤眼朦朧;夢離陛下乘瑞雲,出神抖擻。
那條龍,在剮龍臺上,被天兵將綁縛其中。
是臣道:‘你犯天條,合當死罪。
我奉天命,斬汝殘生。
’龍聞哀苦,臣抖精神。
龍聞哀苦,伏爪收鱗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進步舉霜鋒。
傣帶一聲刀過處,龍頭因此落虛空。
”
太宗聞言,心中悲喜不一。
喜者誇獎魏徵好臣,朝中有此豪傑,愁甚江山不穩?悲者謂夢中曾許救龍,不期竟致遭誅。
只得強打精神,傳旨着叔寶將龍頭懸掛市曹,曉諭長安黎庶,一壁廂賞了魏徵,衆官散訖。
當晚回宮,心中只是憂悶,想那夢中之龍,哭啼啼哀告求生,豈知無常,難免此患。
思念多時,漸覺神魂倦怠,身體不安。
當夜二更時分,只聽得宮門外有號泣之
正合《爛柯經》雲:
博弈之道,貴乎嚴謹。
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
法曰:
寧輸一子,不失一先。
擊左則視右,攻後則瞻前。
有先而後,有後而先。
兩生
勿斷,皆活勿連。
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
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勝;與其無事而獨行,不若固之而自補。
彼衆我寡,先謀其生;我衆彼寡,務張其勢。
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
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
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絕之意;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
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
《詩》雲:“惴惴小心,如臨於谷。
”此之謂也。
詩曰:棋盤爲地子爲天,色按陰陽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變處,笑誇當日爛柯仙。
君臣兩個對弈此棋,正下到午時三刻,一盤殘局未終,魏徵忽然踏伏在案邊,鼾鼾盹睡。
太宗笑曰:“賢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勞,創立江山之力倦,所以不覺盹睡。
”太宗任他睡着,更不呼喚。
不多時,魏徵醒來,俯伏在地道:“臣該萬死,臣該萬死!卻纔暈困,不知所爲,望陛下赦臣慢君之罪。
”太宗道:“卿有何慢罪?且起來,拂退殘棋,與卿從新更着。
”魏徵謝了恩,卻纔拈子在手,只聽得朝門外大呼小叫。
原來是秦叔寶、徐茂功等,將着一個血淋的龍頭,擲在帝前,啓奏道:“陛下,海淺河枯曾有見,這般異事卻無聞。
”太宗與魏徵起身道:“此物何來?”叔寶、茂功道:“千步廊南,十字街頭,雲端裏落下這顆龍頭,微臣不敢不奏。
”唐王驚問魏徵:“此是何說?”魏徵轉身叩頭道:“是臣才一夢斬的。
”唐王聞言,大驚道:“賢卿盹睡之時,又不曾見動身動手,又無刀劍,如何卻斬此龍?”魏徵奏道:“主公,臣的身在君前,夢離陛下——
身在君前對殘局,閤眼朦朧;夢離陛下乘瑞雲,出神抖擻。
那條龍,在剮龍臺上,被天兵將綁縛其中。
是臣道:‘你犯天條,合當死罪。
我奉天命,斬汝殘生。
’龍聞哀苦,臣抖精神。
龍聞哀苦,伏爪收鱗甘受死;臣抖精神,撩衣進步舉霜鋒。
傣帶一聲刀過處,龍頭因此落虛空。
”
太宗聞言,心中悲喜不一。
喜者誇獎魏徵好臣,朝中有此豪傑,愁甚江山不穩?悲者謂夢中曾許救龍,不期竟致遭誅。
只得強打精神,傳旨着叔寶將龍頭懸掛市曹,曉諭長安黎庶,一壁廂賞了魏徵,衆官散訖。
當晚回宮,心中只是憂悶,想那夢中之龍,哭啼啼哀告求生,豈知無常,難免此患。
思念多時,漸覺神魂倦怠,身體不安。
當夜二更時分,只聽得宮門外有號泣之
卻說他師徒兩個,策馬前來,直至山門首觀看,果然是一座寺院。
但見那層層殿閣,選迭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豔豔千條紅霧繞。
兩路鬆篁,一林檜柏。
兩路鬆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
又見那鐘鼓樓高,浮屠塔峻。
安禪僧定性,啼樹鳥音閒。
寂寞無塵真寂寞,清虛有道果清虛。
詩曰:上剎-園隱翠窩,招提勝景賽婆婆。
果然淨土人間少,天下名山僧佔多。
長老下了馬,行者歇了擔,正欲進門,只見那門裏走出一衆僧來。
你看他怎生模樣:頭戴左笄帽,身穿無垢衣。
銅環雙墜耳,絹帶束腰圍。
草履行來穩,木魚手內提。
口中常作念,般若總皈依。
三藏見了,侍立門旁,道個問訊,那和尚連忙答禮,笑道失瞻,問:“是那裏來的?請入方丈獻茶。
”三藏道:“我弟子乃東土欽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經。
至此處天色將晚,欲借上剎一宵。
”那和尚道:“請進裏坐,請進裏坐。
”三藏方喚行者牽馬進來。
那和尚忽見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問:“那牽馬的是個甚麼東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聽見你說是甚麼東西,他就惱了。
他是我的徒弟。
”
那和尚打了個寒噤,咬着指頭道:“這般一個醜頭怪腦的,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來哩,醜自醜,甚是有用。
”
那和尚只得同三藏與行者進了山門。
山門裏。
又見那正殿上書四個大字,是觀音禪院。
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屢感菩薩聖恩,未及叩謝。
今遇禪院,就如見菩薩一般,甚好拜謝。
”那和尚聞言,即命道人開了殿門,請三藏朝拜。
那行者拴了馬,丟了行李,同三藏上殿。
三藏展背舒身,鋪胸納地,望金象叩頭。
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鐘。
三藏俯伏臺前,傾心禱祝。
祝拜已畢,那和尚住了鼓,行者還只管撞鐘不歇,或緊或慢,撞了許久,那道人道:“拜已畢了,還撞鐘怎麼?”行者方丟了鍾杵,笑道:“你那裏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的。
”此時卻驚動那寺裏大小僧人、上下房長老,聽得鐘聲亂響,一齊擁出道:“那個野人在這裏亂敲鐘鼓?”行者跳將出來,咄的一聲道:
“是你孫外公撞了耍子的!”那些和尚一見了,唬得跌跌滾滾,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爺爺!”行者道:“雷公是我的重孫兒哩!
起來起來,不要怕,我們是東土大唐來的老爺。
”衆僧方纔禮拜,見了三藏,都才放心不怕。
內有本寺院主請道:“老爺們到後方丈中奉茶。
”遂而解繮牽馬,擡了行李,轉過正殿,徑入後房,序了坐次。
那院主獻了茶,又安排齋供。
天光尚早,三藏稱謝未畢,只見那後面有兩個小
但見那層層殿閣,選迭廊房,三山門外,巍巍萬道彩雲遮;五福堂前,豔豔千條紅霧繞。
兩路鬆篁,一林檜柏。
兩路鬆篁,無年無紀自清幽;一林檜柏,有色有顏隨傲麗。
又見那鐘鼓樓高,浮屠塔峻。
安禪僧定性,啼樹鳥音閒。
寂寞無塵真寂寞,清虛有道果清虛。
詩曰:上剎-園隱翠窩,招提勝景賽婆婆。
果然淨土人間少,天下名山僧佔多。
長老下了馬,行者歇了擔,正欲進門,只見那門裏走出一衆僧來。
你看他怎生模樣:頭戴左笄帽,身穿無垢衣。
銅環雙墜耳,絹帶束腰圍。
草履行來穩,木魚手內提。
口中常作念,般若總皈依。
三藏見了,侍立門旁,道個問訊,那和尚連忙答禮,笑道失瞻,問:“是那裏來的?請入方丈獻茶。
”三藏道:“我弟子乃東土欽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經。
至此處天色將晚,欲借上剎一宵。
”那和尚道:“請進裏坐,請進裏坐。
”三藏方喚行者牽馬進來。
那和尚忽見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問:“那牽馬的是個甚麼東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聽見你說是甚麼東西,他就惱了。
他是我的徒弟。
”
那和尚打了個寒噤,咬着指頭道:“這般一個醜頭怪腦的,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來哩,醜自醜,甚是有用。
”
那和尚只得同三藏與行者進了山門。
山門裏。
又見那正殿上書四個大字,是觀音禪院。
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屢感菩薩聖恩,未及叩謝。
今遇禪院,就如見菩薩一般,甚好拜謝。
”那和尚聞言,即命道人開了殿門,請三藏朝拜。
那行者拴了馬,丟了行李,同三藏上殿。
三藏展背舒身,鋪胸納地,望金象叩頭。
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鐘。
三藏俯伏臺前,傾心禱祝。
祝拜已畢,那和尚住了鼓,行者還只管撞鐘不歇,或緊或慢,撞了許久,那道人道:“拜已畢了,還撞鐘怎麼?”行者方丟了鍾杵,笑道:“你那裏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的。
”此時卻驚動那寺裏大小僧人、上下房長老,聽得鐘聲亂響,一齊擁出道:“那個野人在這裏亂敲鐘鼓?”行者跳將出來,咄的一聲道:
“是你孫外公撞了耍子的!”那些和尚一見了,唬得跌跌滾滾,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爺爺!”行者道:“雷公是我的重孫兒哩!
起來起來,不要怕,我們是東土大唐來的老爺。
”衆僧方纔禮拜,見了三藏,都才放心不怕。
內有本寺院主請道:“老爺們到後方丈中奉茶。
”遂而解繮牽馬,擡了行李,轉過正殿,徑入後房,序了坐次。
那院主獻了茶,又安排齋供。
天光尚早,三藏稱謝未畢,只見那後面有兩個小
且不言天神圍繞,大聖安歇。
話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自王母娘娘請赴蟠桃大會,與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寶閣瑤池,見那裏荒荒涼涼,席面殘亂;雖有幾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裏亂紛紛講論。
菩薩與衆仙相見畢,衆仙備言前事。
菩薩道:“既無盛會,又不傳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
”衆仙怡然隨往。
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師、赤腳大仙等衆俱在此,迎着菩薩,即道玉帝煩惱,調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
菩薩道:“我要見見玉帝,煩爲轉奏。
”天師邱弘濟,即入靈霄寶殿,啓知宣入。
時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後。
菩薩引衆同入裏面,與玉帝禮畢,又與老君、王母相見,各坐下。
便問:“蟠桃盛會如何?”玉帝道:“每年請會,喜喜歡歡,今年被妖猴作亂,甚是虛邀也。
”菩薩道:“妖猴是何出處?”玉帝道:“妖猴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石卵化生的。
當時生出,即目運金光,射衝斗府。
始不介意,繼而成精,降龍伏虎,自削死籍。
當有龍王、閻王啓奏。
朕欲擒拿,是長庚星啓奏道:‘三界之間,凡有九竅者,可以成仙。
’朕即施教育賢,宣他上界,封爲御馬監弼馬溫官。
那廝嫌惡官小,反了天宮。
即差李天王與哪吒太子收降,又降詔撫安,宣至上界,就封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有官無祿。
他因沒事幹管理,東遊西蕩。
朕又恐別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園。
他又不遵法律,將老樹大桃,盡行偷吃。
及至設會,他乃無祿人員,不曾請他,他就設計賺哄赤腳大仙,卻自變他相貌入會,將仙餚仙酒盡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與本山衆猴享樂。
朕心爲此煩惱,故調十萬天兵,天羅地網收伏。
這一日不見回報,不知勝負如何。
”
菩薩聞言,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宮,到花果山,打探軍情如何。
如遇相敵,可就相助一功,務必的實回話。
”惠岸行者整整衣裙,執一條鐵棍,架雲離闕,徑至山前。
見那天羅地網,密密層層,各營門提鈴喝號,將那山圍繞的水泄不通。
惠岸立住,叫:“把營門的天丁,煩你傳報。
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南海觀音大徒弟惠岸,特來打探軍情。
”那營裏五嶽神兵,即傳入轅門之內。
早有虛日鼠、昴日雞、星日馬、房日兔,將言傳到中軍帳下。
李天王發下令旗,教開天羅地網,放他進來。
此時東方纔亮。
惠岸隨旗進入,見四大天王與李天王下拜。
拜訖,李天王道:“孩兒,你自那廂來者?”惠岸道:“愚男隨菩薩赴蟠桃會,菩薩見勝會荒涼,瑤池寂寞,引衆仙並愚男去見玉帝。
玉帝備言父王等下界收伏妖猴,一日不見回報,勝負未
話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自王母娘娘請赴蟠桃大會,與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寶閣瑤池,見那裏荒荒涼涼,席面殘亂;雖有幾位天仙,俱不就座,都在那裏亂紛紛講論。
菩薩與衆仙相見畢,衆仙備言前事。
菩薩道:“既無盛會,又不傳杯,汝等可跟貧僧去見玉帝。
”衆仙怡然隨往。
至通明殿前,早有四大天師、赤腳大仙等衆俱在此,迎着菩薩,即道玉帝煩惱,調遣天兵,擒怪未回等因。
菩薩道:“我要見見玉帝,煩爲轉奏。
”天師邱弘濟,即入靈霄寶殿,啓知宣入。
時有太上老君在上,王母娘娘在後。
菩薩引衆同入裏面,與玉帝禮畢,又與老君、王母相見,各坐下。
便問:“蟠桃盛會如何?”玉帝道:“每年請會,喜喜歡歡,今年被妖猴作亂,甚是虛邀也。
”菩薩道:“妖猴是何出處?”玉帝道:“妖猴乃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石卵化生的。
當時生出,即目運金光,射衝斗府。
始不介意,繼而成精,降龍伏虎,自削死籍。
當有龍王、閻王啓奏。
朕欲擒拿,是長庚星啓奏道:‘三界之間,凡有九竅者,可以成仙。
’朕即施教育賢,宣他上界,封爲御馬監弼馬溫官。
那廝嫌惡官小,反了天宮。
即差李天王與哪吒太子收降,又降詔撫安,宣至上界,就封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有官無祿。
他因沒事幹管理,東遊西蕩。
朕又恐別生事端,着他代管蟠桃園。
他又不遵法律,將老樹大桃,盡行偷吃。
及至設會,他乃無祿人員,不曾請他,他就設計賺哄赤腳大仙,卻自變他相貌入會,將仙餚仙酒盡偷吃了,又偷老君仙丹,又偷御酒若干,去與本山衆猴享樂。
朕心爲此煩惱,故調十萬天兵,天羅地網收伏。
這一日不見回報,不知勝負如何。
”
菩薩聞言,即命惠岸行者道:“你可快下天宮,到花果山,打探軍情如何。
如遇相敵,可就相助一功,務必的實回話。
”惠岸行者整整衣裙,執一條鐵棍,架雲離闕,徑至山前。
見那天羅地網,密密層層,各營門提鈴喝號,將那山圍繞的水泄不通。
惠岸立住,叫:“把營門的天丁,煩你傳報。
我乃李天王二太子木叉,南海觀音大徒弟惠岸,特來打探軍情。
”那營裏五嶽神兵,即傳入轅門之內。
早有虛日鼠、昴日雞、星日馬、房日兔,將言傳到中軍帳下。
李天王發下令旗,教開天羅地網,放他進來。
此時東方纔亮。
惠岸隨旗進入,見四大天王與李天王下拜。
拜訖,李天王道:“孩兒,你自那廂來者?”惠岸道:“愚男隨菩薩赴蟠桃會,菩薩見勝會荒涼,瑤池寂寞,引衆仙並愚男去見玉帝。
玉帝備言父王等下界收伏妖猴,一日不見回報,勝負未
詩曰:大有唐王降敕封,欽差玄奘問禪宗。
堅心磨琢尋龍袕,着意修持上鷲峯。
邊界遠遊多少國,雲山前度萬千重。
自今別駕投西去,秉教迦持悟大空。
卻說三藏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與多官送出長安關外。
一二日馬不停蹄,早至法門寺。
本寺住持上房長老,帶領衆僧有五百餘人,兩邊羅列,接至裏面,相見獻茶。
茶罷進齋,齋後不覺天晚,正是那:影動星河近,月明無點塵。
雁聲鳴遠漢,砧韻響西鄰。
歸鳥棲枯樹,禪僧講梵音。
蒲團一榻上,坐到夜將分。
衆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
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
三藏鉗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幾度。
衆僧們莫解其意,合掌請問道:“法師指心點頭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盡此心。
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迴轉,願聖主皇圖永固。
”衆僧聞得此言,人人稱羨,個個宣揚,都叫一聲“忠心赤膽大闡法師”,誇讚不盡,請師入榻安寐。
早又是竹敲殘月落,雞唱曉雲生。
那衆僧起來,收拾茶水早齋。
玄奘遂穿了袈裟,上正殿,佛前禮拜,道:“弟子陳玄奘,前往西天取經,但肉眼愚迷,不識活佛真形。
今願立誓:路中逢廟燒香,遇佛拜佛,遇塔掃塔。
但願我佛慈悲,早現丈六金身,賜真經,留傳東土。
”祝罷,回方丈進齋。
齋畢,那二從者整頓了鞍馬,促趲行程。
三藏出了山門,辭別衆僧。
衆僧不忍分別,直送有十里之遙,噙淚而返,三藏遂直西前進。
正是那季秋天氣,但見:數村木落蘆花碎,幾樹楓楊紅葉墜。
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麗,山骨細,水寒荷破人憔悴。
白-紅蓼霜天雪,落霞孤鶩長空墜。
依稀黯淡野雲飛,玄鳥去,賓鴻至,嘹嘹嚦嚦聲宵碎。
師徒們行了數日,到了鞏州城。
早有鞏州合屬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
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
一路飢餐渴飲,夜住曉行,兩三日,又至河州衛。
此乃是大唐的山河邊界。
早有鎮邊的總兵與本處僧道,聞得是欽差御弟法師上西方見佛,無不恭敬,接至裏面供給了,着僧綱請往福原寺安歇。
本寺僧人,一一參見,安排晚齋。
齋畢,吩咐二從者飽餵馬匹,天不明就行。
及雞方鳴,隨喚從者,卻又驚動寺僧,整治茶湯齋供。
齋罷,出離邊界。
這長老心忙,太起早了。
原來此時秋深時節,雞鳴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氣。
一行三人,連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數十里遠近,見一山嶺,只得撥草尋路,說不盡崎嶇難走,又恐怕錯
堅心磨琢尋龍袕,着意修持上鷲峯。
邊界遠遊多少國,雲山前度萬千重。
自今別駕投西去,秉教迦持悟大空。
卻說三藏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與多官送出長安關外。
一二日馬不停蹄,早至法門寺。
本寺住持上房長老,帶領衆僧有五百餘人,兩邊羅列,接至裏面,相見獻茶。
茶罷進齋,齋後不覺天晚,正是那:影動星河近,月明無點塵。
雁聲鳴遠漢,砧韻響西鄰。
歸鳥棲枯樹,禪僧講梵音。
蒲團一榻上,坐到夜將分。
衆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
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
三藏鉗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幾度。
衆僧們莫解其意,合掌請問道:“法師指心點頭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
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盡此心。
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迴轉,願聖主皇圖永固。
”衆僧聞得此言,人人稱羨,個個宣揚,都叫一聲“忠心赤膽大闡法師”,誇讚不盡,請師入榻安寐。
早又是竹敲殘月落,雞唱曉雲生。
那衆僧起來,收拾茶水早齋。
玄奘遂穿了袈裟,上正殿,佛前禮拜,道:“弟子陳玄奘,前往西天取經,但肉眼愚迷,不識活佛真形。
今願立誓:路中逢廟燒香,遇佛拜佛,遇塔掃塔。
但願我佛慈悲,早現丈六金身,賜真經,留傳東土。
”祝罷,回方丈進齋。
齋畢,那二從者整頓了鞍馬,促趲行程。
三藏出了山門,辭別衆僧。
衆僧不忍分別,直送有十里之遙,噙淚而返,三藏遂直西前進。
正是那季秋天氣,但見:數村木落蘆花碎,幾樹楓楊紅葉墜。
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麗,山骨細,水寒荷破人憔悴。
白-紅蓼霜天雪,落霞孤鶩長空墜。
依稀黯淡野雲飛,玄鳥去,賓鴻至,嘹嘹嚦嚦聲宵碎。
師徒們行了數日,到了鞏州城。
早有鞏州合屬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
安歇一夜,次早出城前去。
一路飢餐渴飲,夜住曉行,兩三日,又至河州衛。
此乃是大唐的山河邊界。
早有鎮邊的總兵與本處僧道,聞得是欽差御弟法師上西方見佛,無不恭敬,接至裏面供給了,着僧綱請往福原寺安歇。
本寺僧人,一一參見,安排晚齋。
齋畢,吩咐二從者飽餵馬匹,天不明就行。
及雞方鳴,隨喚從者,卻又驚動寺僧,整治茶湯齋供。
齋罷,出離邊界。
這長老心忙,太起早了。
原來此時秋深時節,雞鳴得早,只好有四更天氣。
一行三人,連馬四口,迎着清霜,看着明月,行有數十里遠近,見一山嶺,只得撥草尋路,說不盡崎嶇難走,又恐怕錯
卻說行者伏侍唐僧西進,行經數日,正是那臘月寒天,朔風凜凜,滑凍凌凌,去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迭嶺層巒險峻山。
三藏在馬上,遙聞唿喇喇水聲聒耳,回頭叫:“悟空,是那裏水響?”行者道:“我記得此處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想必是澗裏水響。
”說不了,馬到澗邊,三藏勒繮觀看,但見:涓涓寒脈穿雲過,湛湛清波映日紅。
聲搖夜雨聞幽谷,彩發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飛噴碎玉,一泓水響吼清風。
流歸萬頃煙波去,鷗鷺相忘沒釣逢。
師徒兩個正然看處,只見那澗當中響一聲,鑽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搶長老。
慌得個行者丟了行李,把師父抱下馬來,回頭便走。
那條龍就趕不上,把他的白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潛蹤。
行者把師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卻來牽馬挑擔,止存得一擔行李,不見了馬匹。
他將行李擔送到師父面前道:“師父,那孽龍也不見蹤影,只是驚走我的馬了。
”三藏道:“徒弟啊,卻怎生尋得馬着麼?”行者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來。
”
他打個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涼篷,四下裏觀看,更不見馬的蹤跡。
按落雲頭報道:“師父,我們的馬斷乎是那龍吃了,四下裏再看不見。
”三藏道:“徒弟呀,那廝能有多大口,卻將那匹大馬連鞍轡都吃了?想是驚張溜繮,走在那山凹之中。
你再仔細看看。
”行者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
我這雙眼,白日裏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
象那千里之內,蜻蜓兒展翅,我也看見,何期那匹大馬,我就不見!”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說着話,淚如雨落。
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裏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麼!你坐着!坐着!等老孫去尋着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
”三藏卻纔扯住道:“徒弟啊,你那裏去尋他?
只怕他暗地裏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罷!”哏哏的吆喝,正難息怒,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
“孫大聖莫惱,唐御弟休哭。
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特來暗中保取經者。
”那長老聞言,慌忙禮拜。
行者道:“你等是那幾個?可報名來,我好點卯。
”衆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
”
行者道:“今日先從誰起?”衆揭諦道:“丁甲、功曹、伽藍輪次。
我五方揭諦,惟金頭揭諦晝夜不離左右。
”行者道:“既如此,不當
三藏在馬上,遙聞唿喇喇水聲聒耳,回頭叫:“悟空,是那裏水響?”行者道:“我記得此處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想必是澗裏水響。
”說不了,馬到澗邊,三藏勒繮觀看,但見:涓涓寒脈穿雲過,湛湛清波映日紅。
聲搖夜雨聞幽谷,彩發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飛噴碎玉,一泓水響吼清風。
流歸萬頃煙波去,鷗鷺相忘沒釣逢。
師徒兩個正然看處,只見那澗當中響一聲,鑽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搶長老。
慌得個行者丟了行李,把師父抱下馬來,回頭便走。
那條龍就趕不上,把他的白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潛蹤。
行者把師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卻來牽馬挑擔,止存得一擔行李,不見了馬匹。
他將行李擔送到師父面前道:“師父,那孽龍也不見蹤影,只是驚走我的馬了。
”三藏道:“徒弟啊,卻怎生尋得馬着麼?”行者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來。
”
他打個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涼篷,四下裏觀看,更不見馬的蹤跡。
按落雲頭報道:“師父,我們的馬斷乎是那龍吃了,四下裏再看不見。
”三藏道:“徒弟呀,那廝能有多大口,卻將那匹大馬連鞍轡都吃了?想是驚張溜繮,走在那山凹之中。
你再仔細看看。
”行者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
我這雙眼,白日裏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
象那千里之內,蜻蜓兒展翅,我也看見,何期那匹大馬,我就不見!”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說着話,淚如雨落。
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裏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麼!你坐着!坐着!等老孫去尋着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
”三藏卻纔扯住道:“徒弟啊,你那裏去尋他?
只怕他暗地裏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罷!”哏哏的吆喝,正難息怒,只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
“孫大聖莫惱,唐御弟休哭。
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特來暗中保取經者。
”那長老聞言,慌忙禮拜。
行者道:“你等是那幾個?可報名來,我好點卯。
”衆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
”
行者道:“今日先從誰起?”衆揭諦道:“丁甲、功曹、伽藍輪次。
我五方揭諦,惟金頭揭諦晝夜不離左右。
”行者道:“既如此,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