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或有谓神仙可以学得,不死可以力致者。
或云: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过此以往,莫非妖妄者。
此皆两失其情。
请试粗论之。
夫神仙虽不目见,然记籍所载,前史所传,较而论之,其有必矣。
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非积学所能致也。
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馀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
而世皆不精,故莫能得之。
何以言之?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
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
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
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犹君昏于上,国乱于下也。
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是以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生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
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
不知区种可百馀斛.田、种—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效相悬。
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
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熏辛害目,豚鱼不养,常世所识也。
虱处头而黑,麝食柏而香,颈处险而瘿,齿居晋而黄.推此而言,凡所食之气,蒸性染身,莫不相应。
岂惟蒸之使重而无使轻,害之使暗而无使明,熏之使黄而无使坚,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
而世人不察,惟五毂是见,声色是耽,目惑玄黄,耳务淫哇,滋味煎其府藏,醴醪鬻其肠胃,香芳腐其骨髓,喜怒悖其正气,思虑销其精神,哀乐殃其乎粹.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
身非木石,其能久乎?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好色不倦,以致乏绝;风寒所灾,百毒所伤,中道天于众难。
世皆知笑悼,谓之不善持生也。
至于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
中智以下,谓之自然。
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而怒扁鹊之先见,以觉痛之日,为受病之始也。
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
王曰:“呜呼!我西土君子。
天有显道,厥类惟彰。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
自绝于天,结怨于民。
斫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
崇信奸回,放黜师保,屏弃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上帝弗顺,祝降时丧。
尔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罚。
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虐我则仇。
’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仇。
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
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
呜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
惟我有周诞受多方。
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群后以师毕会。
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
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
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犁老,昵比罪人。
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胁权相灭。
无辜吁天,秽德彰闻。
惟天惠民,惟辟奉天。
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
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
惟受罪浮于桀。
剥丧元良,贼虐谏辅。
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
厥监惟不远,在彼夏王。
天其以予乂民,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
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
我武维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
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勖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
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呜呼!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
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
焚炙忠良,刳剔孕妇。
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勋未集。
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
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弗事上帝神祗,遗厥先宗庙弗祀。
牺牲粢盛,既于凶盗。
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德;同德,度义。
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
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予弗顺天,厥罪惟钧。
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冢土,以尔有众,厎天之罚。
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故良将守之,志立而扬名。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
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
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
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
惟治乱在庶官。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
惟厥攸居,政事惟醇。
黩予祭祀,时谓弗钦。
礼烦则乱,事神则难。

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
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
”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天者。
旋也。
均也。
积阳为刚。
其体回旋。
羣生之所大仰。
北堂书钞天部。
太平御览天部
杨雄非浑天而作盖天圆。
其盖左转。
日月星辰随而东西。
桓谭难之。
雄不解。
此盖天者。
复难知也。
太平御览天部
元气皓大则称皓天。
皓天。
元气也。
皓然而已。
无他物也。
太平御览天部
儒家立浑天。
以追天形。
从车轮焉。
周髀立天(案天上应有葢字。
)言天气循边而行。
从磨石焉。
斗极。
天之中也。
言天者必拟之人。
故自脐以下。
人之阴也。
自极以北。
天之阴也。
所以立天地者。
水也。
成天地者。
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案水土句又见初学记天部。
)天者。
君也。
夫地有形而天无体。
譬如灰焉。
烟在上。
灰在下也。
浑天说天。
言天如车轮。
而日月旦从上过。
夜从下过。
故得出卯入酉。
或以斗极难之。
故作盖天。
言天左转。
日月不行。
皆缘边为道。
就浑天之说。
则斗极不正。
若用盖天。
则日月出入不定。
夫天。
元气也。
皓然而已。
无他物焉。
太平御览天部
自极以南。
天之阳。
自极以北。
天之阴。
北堂书钞天部
北极。
天之中。
阳气之北极也。
极南为太阳。
极北为太阴。
太阴则无光。
太阳则能照。
故为昏明寒暑之极也。
史记天官书索隐。
北堂书钞天部
日者。
太阳之精也。
夏则阳盛阴衰。
故昼长夜短。
冬则阴盛阳衰。
故昼短夜长。
气之引也。
行阴阳之道长。
故出入卯酉之北。
行阴阳之道短。
故出入卯酉之南。
春秋阴阳等。
故日行中平。
昼夜等也。
太平御览天部
月。
水之精。
潮有大小。
月有亏盈。
北堂书钞天部
上弦月从下侵。
北堂书钞天部
日月之□为星辰。
星辰。
辰生於地。
太平御览天部
京房说月与星。
至阴也。
有形无光。
日照之乃光。
如以影照日而有影见。
艺文类聚天部
星者。
元气之英也。
汉水之精也。
气发而升。
精华上浮。
宛转随流。
名之曰天河。
一曰云汉。
众星出焉。
诗小雅正义。
北堂书钞天部。
太平御览天部
星。
元气之精。
日精也。
二十八宿。
度数有数。
故谓恒星。
太平御览天部
斗极所以成寒暑。
北堂书钞天部
岁行一次谓之岁星。
则十二岁而星一周天也。
史记天官书索隐
岂有太乙之君坐于庶人之座。
魁罡之神存于匹妇之室。
意林
风者。
阴阳乱气激。
(案文选风赋注引作击。
)发而起者也。
犹人之内气。
因喜怒哀乐激越而发也。
故春气温。
其风温以和。
喜风也。
夏气盛。
其风熛以怒。
怒风也。
秋风劲。
其风淸以直。
淸风也。
冬气□。
其风惨以烈。
固风也。
此四正之风也。
又有四维之风。
东北明庶。
庶物出幽入明也。
东南融风。
以道以长也。
西南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8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