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
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
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
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
不妄、不妄。
芾皇恐。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维元祐六年,岁次辛未,九月丙戊朔,从表侄具位苏轼,谨以清酌肴果之奠,昭告于故太师衮国文忠公安康郡夫人之灵。
呜呼!轼自龆龀,以学为嬉。
童子何知,谓公我师。
昼诵其文,夜梦见之。
十有五年,乃克见公。
公为拊掌,欢笑改容。
此我辈人,余子莫群。
我老将休,付子斯文。
再拜稽首,过矣公言。
虽知其过,不敢不勉。
契阔艰难,见公汝阴。
多士方哗,而我独南。
公曰子来,实获我心。
我所谓文,必与道俱。
见利而迁,则非我徒。
又拜稽首,有死无易。
公虽去亡,言如皎日。
元佑之初,起自南迁。
叔季在朝,如见公颜。
入拜夫人,罗列诸孙。
敢以中子,请婚叔氏。
夫人曰然,师友之义。
凡二十年,再升公堂。
深衣庙门,垂涕失声。
白发苍颜,复见颍人。
颍人思公,曰此门生。
虽无以报,不辱其门。
清颍洋洋,东注于淮。
我怀先生,岂有涯哉。
平虏亭记甚佳,可勒诸石。
但过情之誉为多,岂疏拙所宜当?悚仄悚仄。
飞再拜。
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
陛下已登大宝,黎元有归,社稷有主,已足以伐虏人之谋。
而勤王御营之师日集,兵势渐盛。
彼方谓我素弱,未必能敌,正宜乘其怠,而击之。
而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陛下之意,恢复故疆,迎还二圣;奉车驾日益南,又令临安、维扬、襄阳,准备巡幸。
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
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亡成功。
为今之计,莫若请车驾还京,罢三州巡幸之诏,乘二圣蒙尘未久,虏穴未固之际,亲帅六军,迤逦北渡。
则天威所临,将帅一心,士卒作气,中原之地,指期可复!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0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