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余下者。
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
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余上者。
常以谓人之至乐,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矣。
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余前,则余安得全其乐乎?故所至当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
或曰:“子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也?”余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盖专以自为也。
”
东皋子待诏门下省,日给酒三升,其弟静问曰:“待诏乐乎?”曰:“待诏何所乐,但美酝三升,殊可恋耳!”今岭南法不禁酒,余既得自酿,月用米一斛,得酒六斗。
而南雄、广、惠、循、梅五太守间复以酒遗余,余略计其所获,殆过于东皋子矣。
然东皋子自谓“五斗先生”,则日给三升,救口不暇,安能及客乎?若余者,乃日有二升五合入野人道士腹中矣。
东皋子与仲长子先游,好养性服食,预刻死日自为墓志,余盖友其人于千载,则庶几焉。
——《东坡题跋》
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
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余上者。
常以谓人之至乐,莫若身无病而心无忧,我则无是二者矣。
然人之有是者接于余前,则余安得全其乐乎?故所至当蓄善药,有求者则与之,而尤喜酿酒以饮客。
或曰:“子无病而多蓄药,不饮而多酿酒,劳己以为人,何也?”余笑曰:“病者得药,吾为之体轻;饮者困于酒,吾为之酣适,盖专以自为也。
”
东皋子待诏门下省,日给酒三升,其弟静问曰:“待诏乐乎?”曰:“待诏何所乐,但美酝三升,殊可恋耳!”今岭南法不禁酒,余既得自酿,月用米一斛,得酒六斗。
而南雄、广、惠、循、梅五太守间复以酒遗余,余略计其所获,殆过于东皋子矣。
然东皋子自谓“五斗先生”,则日给三升,救口不暇,安能及客乎?若余者,乃日有二升五合入野人道士腹中矣。
东皋子与仲长子先游,好养性服食,预刻死日自为墓志,余盖友其人于千载,则庶几焉。
——《东坡题跋》
子由书孟德事见寄。
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然曩余闻忠、万、云安多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觝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
非俟其醒,俟其惧也。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
以杖击之,即逸去。
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
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
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
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苏轼文集》
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然曩余闻忠、万、云安多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觝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从施欤?有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
非俟其醒,俟其惧也。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
以杖击之,即逸去。
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
是人非有以胜虎,而气已盖之矣。
使人之不惧,皆如婴儿、醉人与其未及知之时,则虎畏之,无足怪者。
故书其末,以信子由之说。
——《苏轼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