鈷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齧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
流沫成輪,然後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餘,有樹環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遊也,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
”
予樂而如其言。
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於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
尤與中秋觀月爲宜,於以見天之高,氣之迥。
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蕩擊益暴,齧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
流沫成輪,然後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餘,有樹環焉,有泉懸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遊也,一旦款門來告曰:“不勝官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
”
予樂而如其言。
則崇其臺,延其檻,行其泉,於高者而墜之潭,有聲潀然。
尤與中秋觀月爲宜,於以見天之高,氣之迥。
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
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爲魚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爲奇狀者,殆不可數。
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
”問其價,曰:“止四百。
”余憐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時同遊,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
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
枕蓆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鄠、杜,則貴遊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
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西二十五步,當湍而浚者爲魚梁。
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
其石之突怒偃蹇,負土而出,爭爲奇狀者,殆不可數。
其嶔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
”問其價,曰:“止四百。
”余憐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時同遊,皆大喜,出自意外。
即更取器用,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
嘉木立,美竹露,奇石顯。
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遊,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
枕蓆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
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灃、鎬、鄠、杜,則貴遊之士爭買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今棄是州也,農夫漁父,過而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
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
亙石爲底,達於兩涯。
若床若堂,若陳筵席,若限閫奧。
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
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
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意之日,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後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後石渠。
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焉。
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
亙石爲底,達於兩涯。
若床若堂,若陳筵席,若限閫奧。
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
揭跣而往,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八九居之。
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龍鱗之石,均蔭其上。
古之人其有樂乎此耶?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意之日,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後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後石渠。
澗之可窮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焉。
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
乾符己亥歲,震澤之東曰吳興,自三月不雨,至於七月。
當時汙坳沮洳者埃壒塵勃,棹楫支派者入,屝屨無所汙。
農民轉遠流漸稻本,晝夜如乳赤子,欠欠然救渴不暇,僅得葩坼穗結,十無一二焉。
無何,群鼠夜出,齧而僵之,信宿食殆盡。
雖廬守版擊,毆而駭之,不能勝。
若官督尸責,不食者有刑,當是而賦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體者無壯老。
吾聞之於禮曰:「迎貓爲食田鼠也」,是禮缺而不行久矣。
田鼠知之後歟?物有時而暴歟?政有貪而廢歟?《國語》曰:「吳稻蟹不遺種」,豈吳之土,鼠與蟹更伺其事而效其力,殲其民歟?且魏風以碩鼠刺重斂,碩鼠斥其君也。
有鼠之名,無鼠之實。
詩人猶曰「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況乎上捃其財,下啗其食,率一民而當二鼠,不流浪轉徙聚而爲盜何哉?春秋蟲蝝生大有年皆書,是聖人於豐凶不隱之驗也。
余學《春秋》,又親蒙其災,於是乎記。
當時汙坳沮洳者埃壒塵勃,棹楫支派者入,屝屨無所汙。
農民轉遠流漸稻本,晝夜如乳赤子,欠欠然救渴不暇,僅得葩坼穗結,十無一二焉。
無何,群鼠夜出,齧而僵之,信宿食殆盡。
雖廬守版擊,毆而駭之,不能勝。
若官督尸責,不食者有刑,當是而賦索愈急,棘械束榜箠木肌體者無壯老。
吾聞之於禮曰:「迎貓爲食田鼠也」,是禮缺而不行久矣。
田鼠知之後歟?物有時而暴歟?政有貪而廢歟?《國語》曰:「吳稻蟹不遺種」,豈吳之土,鼠與蟹更伺其事而效其力,殲其民歟?且魏風以碩鼠刺重斂,碩鼠斥其君也。
有鼠之名,無鼠之實。
詩人猶曰「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況乎上捃其財,下啗其食,率一民而當二鼠,不流浪轉徙聚而爲盜何哉?春秋蟲蝝生大有年皆書,是聖人於豐凶不隱之驗也。
余學《春秋》,又親蒙其災,於是乎記。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鈷鉧潭。
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由朝陽岩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皆永中幽麗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爲「渴」,音若「衣褐」之「褐」。
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
舟行若窮,忽又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
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楠石楠楩櫧樟柚,草則蘭芷。
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衝濤旋瀨,退貯溪谷,搖揚葳蕤,與時推移。
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遊焉,予得之,不敢專也,出而傳於世。
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
由朝陽岩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
皆永中幽麗處也。
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爲「渴」,音若「衣褐」之「褐」。
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瀨合。
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
舟行若窮,忽又無際。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
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楠石楠楩櫧樟柚,草則蘭芷。
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衝濤旋瀨,退貯溪谷,搖揚葳蕤,與時推移。
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
永之人未嘗遊焉,予得之,不敢專也,出而傳於世。
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蓋聞昴日,著名於列宿,允爲陽德之所鍾。
登天垂象於中孚,實惟翰音之是取。
歷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夢魂;遇風雨而膠膠,最足增人情思。
處宗窗下,樂興縱談;祖逖牀前,時爲起舞。
肖其形以爲幘,王朝有報曉之人;節其狀以作冠,聖門稱好勇之士。
秦關早唱,慶公子之安全;齊境長鳴,知群黎之生聚。
決疑則薦諸卜,頒赦則設於竿。
附劉安之宅以上昇,遂成仙種;從宋卿之窠而下視,常伴小兒。
惟爾德禽,固非凡鳥。
文頂武足,五德見推于田饒;雌霸雄王,二寶呈祥於嬴氏。
邁種首云祝祝,化身更號朱朱。
蒼蠅惡得混其聲,蟋蟀安能竊其號。
即連飛之有勢,何斷尾之足虞?
體介距金,邀榮已極;翼舒爪奮,赴鬥奚辭?
雖季郈猶吾大夫,而塒桀隱若敵國。
兩雄不堪並立,一啄何敢自妄?
養成於棲息之時,發憤在呼號之際。
望之若木,時亦趾舉而志揚;應之如神,不覺尻高而首下。
於村於店,見異己者即攻;爲鸛爲鵝,與同類者爭勝。
爰資梟勇,率遏鴟張。
縱衆寡各分,誓無毛之不拔;即強弱互異,信有喙之獨長。
昂首而來,絕勝鶴立;鼓翅以往,亦類鵬摶。
搏擊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盡,寧猶容彼盜啼。
豈必命付庖廚,不啻魂飛湯火。
羽書捷至,驚聞鵝鴨之聲;血戰功成,快睹鷹鸇之逐。
於焉錫之雞幛,甘爲其口而不羞;行且樹乃雞碑,將味其肋而無棄。
倘違雞塞之令,立正雞坊之刑。
牝晨而索家者有誅,不復同於彘畜;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定當割以牛刀。
此檄。
登天垂象於中孚,實惟翰音之是取。
歷晦明而喔喔,大能醒我夢魂;遇風雨而膠膠,最足增人情思。
處宗窗下,樂興縱談;祖逖牀前,時爲起舞。
肖其形以爲幘,王朝有報曉之人;節其狀以作冠,聖門稱好勇之士。
秦關早唱,慶公子之安全;齊境長鳴,知群黎之生聚。
決疑則薦諸卜,頒赦則設於竿。
附劉安之宅以上昇,遂成仙種;從宋卿之窠而下視,常伴小兒。
惟爾德禽,固非凡鳥。
文頂武足,五德見推于田饒;雌霸雄王,二寶呈祥於嬴氏。
邁種首云祝祝,化身更號朱朱。
蒼蠅惡得混其聲,蟋蟀安能竊其號。
即連飛之有勢,何斷尾之足虞?
體介距金,邀榮已極;翼舒爪奮,赴鬥奚辭?
雖季郈猶吾大夫,而塒桀隱若敵國。
兩雄不堪並立,一啄何敢自妄?
養成於棲息之時,發憤在呼號之際。
望之若木,時亦趾舉而志揚;應之如神,不覺尻高而首下。
於村於店,見異己者即攻;爲鸛爲鵝,與同類者爭勝。
爰資梟勇,率遏鴟張。
縱衆寡各分,誓無毛之不拔;即強弱互異,信有喙之獨長。
昂首而來,絕勝鶴立;鼓翅以往,亦類鵬摶。
搏擊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盡,寧猶容彼盜啼。
豈必命付庖廚,不啻魂飛湯火。
羽書捷至,驚聞鵝鴨之聲;血戰功成,快睹鷹鸇之逐。
於焉錫之雞幛,甘爲其口而不羞;行且樹乃雞碑,將味其肋而無棄。
倘違雞塞之令,立正雞坊之刑。
牝晨而索家者有誅,不復同於彘畜;雌伏而敗類者必殺,定當割以牛刀。
此檄。
北之晉,西適豳,東極吳,南至楚越之交,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最善。
環永之治百里,北至於浯溪,西至於湘之源,南至於瀧泉,東至於黃溪東屯,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
黃溪距州治七十里,由東屯南行六百步,至黃神祠。
祠之上,兩山牆立,如丹碧之華葉駢植,與山昇降。
其缺者爲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
黃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麗,殆不可狀。
其略若剖大甕,側立千尺,溪水積焉。
黛蓄膏渟,來若白虹,沉沉無聲,有魚數百尾,方來會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
石皆巍然,臨峻流,若頦頷齗齶。
其下大石離列,可坐飲食。
有鳥赤首烏翼,大如鵠,方東向立。
自是又南數里,地皆一狀,樹益壯,石益瘦,水鳴皆鏘然。
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緩,有土田。
始黃神爲人時,居其地。
傳者曰:「黃神王姓,莽之世也。
莽既死,神更號黃氏,逃來,擇其深峭者潛焉。」始莽嘗曰:「予黃虞之後也,」故號其女曰黃皇室主。
黃與王聲相邇,而又有本,其所以傳言者益驗。
神既居是,民咸安焉。
以爲有道,死乃俎豆之,爲立祠。
後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陰溪水上。
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歸爲記,以啟後之好遊者。
環永之治百里,北至於浯溪,西至於湘之源,南至於瀧泉,東至於黃溪東屯,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
黃溪距州治七十里,由東屯南行六百步,至黃神祠。
祠之上,兩山牆立,如丹碧之華葉駢植,與山昇降。
其缺者爲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
黃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麗,殆不可狀。
其略若剖大甕,側立千尺,溪水積焉。
黛蓄膏渟,來若白虹,沉沉無聲,有魚數百尾,方來會石下。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
石皆巍然,臨峻流,若頦頷齗齶。
其下大石離列,可坐飲食。
有鳥赤首烏翼,大如鵠,方東向立。
自是又南數里,地皆一狀,樹益壯,石益瘦,水鳴皆鏘然。
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緩,有土田。
始黃神爲人時,居其地。
傳者曰:「黃神王姓,莽之世也。
莽既死,神更號黃氏,逃來,擇其深峭者潛焉。」始莽嘗曰:「予黃虞之後也,」故號其女曰黃皇室主。
黃與王聲相邇,而又有本,其所以傳言者益驗。
神既居是,民咸安焉。
以爲有道,死乃俎豆之,爲立祠。
後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陰溪水上。
元和八年五月十六日,既歸爲記,以啟後之好遊者。
東南山水,餘杭郡爲最。
就郡言,靈隱寺爲尤。
由寺觀,冷泉亭爲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槪,物無遁形。
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
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
山樹爲蓋,巖石爲屛,雲從棟生,水與階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於牀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於枕上。
矧又潺湲潔沏,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
潛利陰益,可勝言哉!斯所以最餘杭而甲靈隱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叢山複湖,易爲形勝。
先是領郡者,有相里君造虛白亭,有韓僕射皋作候僊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後作此亭。
於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
後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
故吾繼之,述而不作。
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
就郡言,靈隱寺爲尤。
由寺觀,冷泉亭爲甲。
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
高不倍尋,廣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勝槪,物無遁形。
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暢人血氣。
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風泠泠,可以蠲煩析酲,起人心情。
山樹爲蓋,巖石爲屛,雲從棟生,水與階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於牀下;臥而狎之者,可垂釣於枕上。
矧又潺湲潔沏,粹冷柔滑。
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不待盥滌,見輒除去。
潛利陰益,可勝言哉!斯所以最餘杭而甲靈隱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叢山複湖,易爲形勝。
先是領郡者,有相里君造虛白亭,有韓僕射皋作候僊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後作此亭。
於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謂佳境殫矣,能事畢矣。
後來者雖有敏心巧目,無所加焉。
故吾繼之,述而不作。
長慶三年八月十三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