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小侄女寄寄文
正月二十五日,伯伯以果子弄物,招送寄寄体魂,归大茔之旁。
哀哉!尔生四年,方复本族。
既复数月,奄然归无。
于鞠育而未深,结悲伤而何极!来也何故,去也何缘?念当稚戏之辰,孰测死生之位?
时吾赴调京下,移家关中。
事故纷纶,光阴迁贸。
寄瘗尔骨,五年于兹。
白草枯荄,荒涂古陌。
朝饥谁饱,夜渴谁怜?尔之栖栖,吾有罪矣。
今吾仲姊,返葬有期。
遂迁尔灵,来复先域。
平原卜穴,刊石书铭。
明知过礼之文,何忍深情所属!自尔没后,侄辈数人。
竹马玉环,绣襜文褓。
堂前阶下,日里风中,弄药争花,纷吾左右。
独尔精诚,不知何之。
况吾别娶已来,嗣绪未立。
犹子之谊,倍切他人。
念往抚存,五情空热。
呜呼!荥水之上,檀山之侧。
汝乃曾乃祖,松槚森行。
伯姑仲姑,冢坟相接。
汝来往于此,勿怖勿惊。
华彩衣裳,甘香饮食。
汝来受此,无少无多。
汝伯祭汝,汝父哭汝,哀哀寄寄,汝知之耶!
李商隐的《祭小侄女寄寄文》是晚唐著名的骈文作品,标志着古文运动之后骈文的复辟。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李商隐离职守孝三年期间,处理了一些家族事务,包括替数位已故的亲戚迁坟安葬并为他们分别写了祭文,其中一篇祭奠的就是李商隐的一个夭折的小侄女寄寄。
李商隐“尤善为诔奠之辞”(《旧唐书》本传),他的《奠相国令狐公文》、《祭外舅赠司徒公文》、《祭裴氏姊文》等都写得很有特色,而他的《祭小侄女寄寄文》成就尤为突出。
本文写作时间距《祭十二郎文》约四十年,在基本格式和骈四骊六的句式方面,仍遵循祭文传统,同时又显示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迹象。
《祭小侄女寄寄文》通篇不用一典,只用白描手法叙述小女琐事,情真意切,凄婉动人。
如文章开篇既痛切抒怀:“尔生四年,方复本族;既复数月,奄然归无。
于鞠育而未深,结悲伤而何极!来也何故?去也何缘?念当稚戏之辰,孰测死生之位!”与其他祭文相比,本文对象为一幼女,难以作详尽的叙事。
本文贵在点染景物,烘托气氛,对逝者反复致意:“白草枯荄,荒涂古陌。
朝饥谁饱,夜渴谁怜?尔之栖栖,吾有罪矣!”怜惜自责之情溢于行墨之外。
又展开想象,以现实的热闹反衬阴间的冷清,“自尔殁后,侄辈数人,竹马玉环,绣襜文褓,堂前阶下,日里风中,弄药争花,纷吾左右。
独尔精诚,不知所之。
”低回想象,怅然系之,涂上一层迷惘徨的伤感色彩。
其次,通篇既有骈体文字之美,而文风质朴,词采平实,叙事生动,并未显语言之挂碍。
抒情与叙事交互成文,或融为一体,显得情文并茂。
论者谓“义山骈文,断以此篇为压卷之作”(姜书阁《骈文史论唐骈衰变第十三》)。
晚唐骈体争以属对藻饰、隶事用典为能事的创作逆流中,李文讲求形式之美,不废情感之重,体现了晚唐大家的独特魅力。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李商隐“骈偶之文,婉约雅饬,于唐人为别格”,本文可为一例。
暂无
正月二十五日,伯伯用瓜果,玩具,召唤寄寄的魂魄,回归祖坟之旁。
伤心啊!你出生四年之后,才回到自己的家中。
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便逝去了。
家人养育之情还没有很深,悲伤却已经到了极致!你为什么出生,又为什么死去。
怀念你嬉戏的时候,奈何我们却都预测不了生死。
那时我在京都等待官职,移家到关中,世事纷纶,光阴迁移,寄埋你的遗骨,如今已经五年了。
白草凄凄,荒凉的小路上,白天饿了,谁来喂饱你?夜晚渴了,谁来怜爱你?你孤孤寂寂的,我有罪啊!
如今我的二姐,已经归返祖坟。
于是也把你的魂灵迁葬至此。
为你建造墓穴,写文作碑。
明明知道这样违反了礼数,奈何实在对你一片疼爱之情。
自从你逝去之后,侄子辈的几个人还小,在明月下玩着竹马,穿着绣花的衣服,堂前阶下,日里风中,在我的左右玩耍吵闹。
唯独你的灵魂,不知道去了哪里。
况且我续絃以来,仍然没有子女。
尤其对你的疼爱,更甚于他人。
怀念往昔,抚摸着还在的你的同辈人,空有满腹的深情!
唉!荥水之上,坛山之侧。
你的祖辈旁,松槚成行,你的大姑二姑,坟地相接。
你在这里来来往往,不要恐怖惊讶。
这些美丽的衣服,好吃的东西你尽管来享用吧。
我来祭奠你,你的父亲在哭送你。
悲哀啊寄寄,你知道吗?

首页 - 个人中心
Process Time: 0.05s
Copyright ©2025 中华诗词网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