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倍周也。
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稱貪焉。
殺管叔,虛殷國,而天下不稱戾焉。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稱偏焉。
教誨開導成王,使諭於道,而能揜跡於文武。
周公歸周,反籍於成王,而天下不輟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
天子也者,不可以少當也,不可以假攝爲也;能則天下歸之,不能則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離周也。
成王冠,成人,周公歸周,反籍焉,明不滅主之義也。
周公無天下矣;鄉有天下,今無天下,非擅也;成王鄉無天下,今有天下,非奪也;變埶次序節然也。
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誅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順也。
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業,明主枝之義,抑亦變化矣,天下厭然猶一也。
非聖人莫之能爲。
夫是之謂大儒之效。
秦昭王問孫卿子曰:“儒無益於人之國。
”
孫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
人主用之,則埶在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愨;必爲順下矣。
雖窮困凍餧,必不以邪道爲貪。
無置錐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義。
嘄呼而莫之能應,然而通乎財萬物,養百姓之經紀。
埶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
“仲尼將爲司寇,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逾境而徙,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修正以待之也。
居於闕黨,闕黨之子弟罔不分,有親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
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
儒之爲人下如是矣。
”
王曰:“然則其爲人上何如?”
孫卿曰:“其爲人上也,廣大矣!志意定乎內,禮節修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
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爲也。
此若義信乎人矣,通於四海,則天下應之如讙。
是何也?則貴名白而天下治也。
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
夫是之謂人師。
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此之謂也。
夫其爲人下也如彼,其爲人上也如此,何謂其無益於人之國也!”
昭王曰:“善!”
先王之道,人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君子之所謂賢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謂也;君子之所謂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謂也;君子之所謂辯者,非能遍辯人之所辯之謂也;君子之所謂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
履天子之籍,聽天下之斷,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稱貪焉。
殺管叔,虛殷國,而天下不稱戾焉。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稱偏焉。
教誨開導成王,使諭於道,而能揜跡於文武。
周公歸周,反籍於成王,而天下不輟事周;然而周公北面而朝之。
天子也者,不可以少當也,不可以假攝爲也;能則天下歸之,不能則天下去之,是以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屬天下,惡天下之離周也。
成王冠,成人,周公歸周,反籍焉,明不滅主之義也。
周公無天下矣;鄉有天下,今無天下,非擅也;成王鄉無天下,今有天下,非奪也;變埶次序節然也。
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以弟誅兄而非暴也;君臣易位而非不順也。
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業,明主枝之義,抑亦變化矣,天下厭然猶一也。
非聖人莫之能爲。
夫是之謂大儒之效。
秦昭王問孫卿子曰:“儒無益於人之國。
”
孫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
人主用之,則埶在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愨;必爲順下矣。
雖窮困凍餧,必不以邪道爲貪。
無置錐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義。
嘄呼而莫之能應,然而通乎財萬物,養百姓之經紀。
埶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雖隱於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
“仲尼將爲司寇,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潰氏逾境而徙,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修正以待之也。
居於闕黨,闕黨之子弟罔不分,有親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
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
儒之爲人下如是矣。
”
王曰:“然則其爲人上何如?”
孫卿曰:“其爲人上也,廣大矣!志意定乎內,禮節修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
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爲也。
此若義信乎人矣,通於四海,則天下應之如讙。
是何也?則貴名白而天下治也。
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四海之內若一家,通達之屬莫不從服。
夫是之謂人師。
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
’此之謂也。
夫其爲人下也如彼,其爲人上也如此,何謂其無益於人之國也!”
昭王曰:“善!”
先王之道,人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曰:禮義是也.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君子之所謂賢者,非能遍能人之所能之謂也;君子之所謂知者,非能遍知人之所知之謂也;君子之所謂辯者,非能遍辯人之所辯之謂也;君子之所謂察者,非能遍察人之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忉利天,爲母說法。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
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衆生,知苦樂法。
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所謂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大歸依光明雲、大讚嘆光明雲。
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檀波羅蜜音、屍波羅蜜音、羼提波羅蜜音、毗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般若波羅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衆、龍衆、鬼神等衆,悉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氣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今來集會,到忉利天者,汝知數否?”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
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衆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
設使頂受,未免興謗。
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爲劫。
地藏菩薩證
一時佛在忉利天,爲母說法。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
讚歎釋迦牟尼佛,能於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衆生,知苦樂法。
各遣侍者,問訊世尊。
是時如來含笑,放百千萬億大光明雲,所謂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大吉祥光明雲、大福德光明雲、大功德光明雲、大歸依光明雲、大讚嘆光明雲。
放如是等不可說光明雲已,又出種種微妙之音,所謂檀波羅蜜音、屍波羅蜜音、羼提波羅蜜音、毗離耶波羅蜜音、禪波羅蜜音、般若波羅蜜音、慈悲音、喜舍音、解脫音、無漏音、智慧音、大智慧音、獅子吼音、大獅子吼音、雲雷音、大雲雷音。
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摩醯首羅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一切天衆、龍衆、鬼神等衆,悉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海神、江神、河神、樹神、山神、地神、川澤神、苗稼神、晝神、夜神、空神、天神、飲食神、草木神,如是等神,皆來集會。
復有他方國土,及娑婆世界,諸大鬼王,所謂惡目鬼王、啖血鬼王、啖精氣鬼王、啖胎卵鬼王、行病鬼王、攝毒鬼王、慈心鬼王、福利鬼王、大愛敬鬼王,如是等鬼王,皆來集會。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今來集會,到忉利天者,汝知數否?”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已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
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衆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
設使頂受,未免興謗。
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
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爲劫。
地藏菩薩證
爾時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獄處分身地藏菩薩,俱來集在忉利天宮。
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
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諸衆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
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
既至忉利,心懷踊躍,瞻仰如來,目不暫舍。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衆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
十有一二,尚惡習在。
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
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或有暗鈍,久化方歸。
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如是等輩衆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
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15)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
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衆生。
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衆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
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
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
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
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但於佛法中所爲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
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爾時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
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
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諸衆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
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
既至忉利,心懷踊躍,瞻仰如來,目不暫舍。
爾時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萬億不可思、不可議、不可量、不可說無量阿僧祇世界諸分身地藏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衆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
十有一二,尚惡習在。
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
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或有暗鈍,久化方歸。
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如是等輩衆生,各各差別,分身度脫。
或現男子身,或現女人身,或現天龍身,或現神鬼身,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
或現天帝身,或現梵王身,或現轉輪王身,或現居士身,或現國王身,或現宰輔身,或現官屬(15)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乃至聲聞、羅漢、辟支佛、菩薩等身,而以化度。
非但佛身獨現其前。
”“汝觀吾累劫勤苦,度脫如是等難化剛強罪苦衆生。
其有未調伏者,隨業報應,若墮惡趣,受大苦時,汝當憶念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衆生,悉使解脫,永離諸苦,遇佛授記。
”爾時諸世界分身地藏菩薩,共復一形,涕淚哀戀,白其佛言:“我從久遠劫來,蒙佛接引,使獲不可思議神力,具大智慧。
我所分身,遍滿百千萬億恆河沙世界。
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
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
令歸敬三寶,永離生死,至涅槃樂。
但於佛法中所爲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或毫髮許,我漸度脫,使獲大利。
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如是三白佛言:“唯願世尊,不以後世惡業衆生爲慮。
”爾時佛贊地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遠劫來發弘誓願,廣度將畢,即證菩提。
”
爾時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問地藏菩薩言:聖者,閻浮衆生,造業差別,所受報應,其事云何?地藏答言:千萬世界,乃及國土,或有地獄、或無地獄;或有女人、或無女人;或有佛法、或無佛法,乃至聲聞辟支佛,亦復如是,非但地獄罪報一等。
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
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
若有衆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衆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衆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衆生,僞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衆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衆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爲無間地獄?
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
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
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
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圍,上火徹下,下火徹上。
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
獄中有牀,遍滿萬里。
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牀。
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牀上。
衆業所感獲報如是。
又諸罪人,備受衆苦。
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
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
拋空翻接或置牀上,復有鐵鷹啖罪人目。
復有鐵蛇絞罪人頸。
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
萬死千生,業感如是。
動經億劫,求出無期。
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
此界成後,還復而來。
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
何等爲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
摩耶夫人重白菩薩:且願聞於閻浮罪報所感惡趣。
地藏答言:聖母,唯願聽受,我粗說之。
佛母白言:願聖者說。
爾時地藏菩薩白聖母言:南閻浮提,罪報名號如是。
若有衆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衆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衆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衆生,僞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若有衆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地藏白言:聖母,若有衆生,作如是罪,當墮五無間地獄,求暫停苦一念不得。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薩言:云何名爲無間地獄?
地藏白言:聖母,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其大地獄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號各別,次有千百,名字亦別。
無間獄者,其獄城周匝八萬餘里,其城純鐵,高一萬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
其獄城中,諸獄相連,名號各別。
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圍,上火徹下,下火徹上。
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
獄中有牀,遍滿萬里。
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臥滿牀。
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牀上。
衆業所感獲報如是。
又諸罪人,備受衆苦。
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
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
拋空翻接或置牀上,復有鐵鷹啖罪人目。
復有鐵蛇絞罪人頸。
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剉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
萬死千生,業感如是。
動經億劫,求出無期。
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輾轉相寄。
此界成後,還復而來。
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
何等爲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
爾時鐵圍山內,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
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
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爲汝說。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回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衆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
然諸衆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衆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爲我解說。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衆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衆生,早令解脫。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自是閻浮提衆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獅子、蚖蛇蝮蠍。
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
忽逢迷人慾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爲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
至於好道,令得安樂。
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
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
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
無令是衆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薩俱大慈悲,救拔罪苦衆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
是諸罪衆,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
逢見他人,復勸莫入。
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
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諍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財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產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訶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
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
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佛告閻羅天子:恣汝所問,吾爲汝說。
是時閻羅天子瞻禮世尊,及回視地藏菩薩,而白佛言:世尊,我觀地藏菩薩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衆生,不辭疲倦,是大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神通之事。
然諸衆生獲脫罪報,未久之間,又墮惡道。
世尊,是地藏菩薩既有如是不可思議神力,云何衆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脫?唯願世尊爲我解說。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衆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
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衆生,早令解脫。
是罪報人乃至墮大惡趣,菩薩以方便力,拔出根本業緣,而遣悟宿世之事。
自是閻浮提衆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
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誤入險道,其險道中,多諸夜叉、及虎狼獅子、蚖蛇蝮蠍。
如是迷人,在險道中,須臾之間,即遭諸毒。
有一知識,多解大術,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諸惡毒等。
忽逢迷人慾進險道,而語之言:咄哉男子,爲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異術,能制諸毒。
是迷路人忽聞是語,方知險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
是善知識,提攜接手,引出險道,免諸惡毒。
至於好道,令得安樂。
而語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
此路入者,卒難得出,復損性命。
是迷路人亦生感重。
臨別之時,知識又言:若見親知及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諸毒惡,喪失性命。
無令是衆自取其死。
是故地藏菩薩俱大慈悲,救拔罪苦衆生,生人天中,令受妙樂。
是諸罪衆,知業道苦,脫得出離,永不再歷。
如迷路人,誤入險道,遇善知識引接令出,永不復入。
逢見他人,復勸莫入。
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脫竟,更不復入。
若再履踐,猶尚迷誤,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觀是閻浮衆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
脫獲善利,多退初心。
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
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腳。
若達平地,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世尊,習惡衆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是諸衆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爲設福,以資前路。
或懸旛蓋及燃油燈。
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唸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
是諸衆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爲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衆罪,悉皆消滅。
若能更爲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衆善。
能使是諸衆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衆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
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
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
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爲增業。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世尊,我觀閻浮衆生,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衆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爲修功德,乃至設齋,造衆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爲未來現在一切衆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
長者,未來現在諸衆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衆罪。
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爲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
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
審定之後,據業受生。
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
過是日後,隨業受報。
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
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衆
脫獲善利,多退初心。
若遇惡緣,念念增益。
是等輩人,如履泥塗,負於重石,漸困漸重,足步深邃。
若得遇知識,替與減負,或全與負。
是知識有大力故,復相扶助,勸令牢腳。
若達平地,須省惡路,無再經歷。
世尊,習惡衆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
是諸衆生有如此習,臨命終時,父母眷屬,宜爲設福,以資前路。
或懸旛蓋及燃油燈。
或轉讀尊經、或供養佛像及諸聖像,乃至唸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或聞在本識。
是諸衆生所造惡業,計其感果,必墮惡趣,緣是眷屬爲臨終人修此聖因,如是衆罪,悉皆消滅。
若能更爲身死之後,七七日內,廣造衆善。
能使是諸衆生永離惡趣,得生人天,受勝妙樂,現在眷屬,利益無量。
是故我今對佛世尊,及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勸於閻浮提衆生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
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假使來世或現在生,得獲聖分,生人天中。
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亦令是命終人殃累對辯,晚生善處。
何況臨命終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據本業,自受惡趣,何忍眷屬更爲增業。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世尊,我觀閻浮衆生,但能於諸佛教中,乃至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塵,如是利益,悉皆自得。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長者,名曰大辯,是長者久證無生,化度十方,現長者身,合掌恭敬,問地藏菩薩言:大士,是南閻浮提衆生,命終之後,小大眷屬,爲修功德,乃至設齋,造衆善因,是命終人,得大利益及解脫不?
地藏答言:長者,我今爲未來現在一切衆生,承佛威力,略說是事。
長者,未來現在諸衆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衆罪。
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爲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
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
七七日內,如癡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
審定之後,據業受生。
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
是命終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內,念念之間,望諸骨肉眷屬,與造福力救拔。
過是日後,隨業受報。
若是罪人,動經千百歲中,無解脫日。
若是五無間罪,墮大地獄,千劫萬劫,永受衆
爾時世尊舉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萬億恆河沙等諸佛世界。
出大音聲,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日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世界,現大不可思議威神慈悲之力,救護一切罪苦之事。
吾滅度後,汝等諸菩薩大士,及天龍鬼神等,廣作方便,衛護是經,令一切衆生證涅槃樂。
”說是語已,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廣,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見世尊讚歎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
唯願世尊,爲未來世末法衆生,宣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諸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衆生,頂受佛語。
”爾時世尊告普廣菩薩及四衆等:“諦聽諦聽,吾當爲汝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普廣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
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爲國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華香、飲食、衣服、繒彩、幢幡、錢寶物等供養。
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
除非慈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衆生。
承斯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複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
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
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爲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
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複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贊嘆、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人多人。
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複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
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
過是劫已,方受餓鬼。
又經千劫,復受畜生。
又經千劫,方得人身。
縱受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不久之間,復墮惡道。
是故普廣,譏毀他人供養,尚獲此報,何
出大音聲,普告諸佛世界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及天龍鬼神、人非人等:“聽吾今日稱揚讚歎地藏菩薩摩訶薩,於十方世界,現大不可思議威神慈悲之力,救護一切罪苦之事。
吾滅度後,汝等諸菩薩大士,及天龍鬼神等,廣作方便,衛護是經,令一切衆生證涅槃樂。
”說是語已,會中有一菩薩,名曰普廣,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見世尊讚歎地藏菩薩,有如是不可思議大威神德。
唯願世尊,爲未來世末法衆生,宣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諸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衆生,頂受佛語。
”爾時世尊告普廣菩薩及四衆等:“諦聽諦聽,吾當爲汝略說地藏菩薩利益人天福德之事。
”普廣白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普廣菩薩:“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名者,或合掌者、讚歎者、作禮者、戀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畫形像,或土石膠漆、金銀銅鐵,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是人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於惡道。
假如天福盡故,下生人間,猶爲國王,不失大利。
”“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膠漆銅鐵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華香、飲食、衣服、繒彩、幢幡、錢寶物等供養。
是善女人,盡此一報女身,百千萬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況復受。
除非慈願力故,要受女身,度脫衆生。
承斯供養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萬劫不受女身。
”“複次普廣,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者。
但於地藏像前,志心瞻禮食頃之間,是人千萬劫中,所受生身,相貌圓滿。
是醜陋女人,如不厭女身,即百千萬億生中,常爲王女,乃及王妃,宰輔大姓、大長者女,端正受生,諸相圓滿。
由志心故,瞻禮地藏菩薩,獲福如是。
”“複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贊嘆、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人多人。
如是等輩,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複次普廣,未來世中,若有惡人,及惡神、惡鬼,見有善男子善女人歸敬、供養、讚歎、瞻禮地藏菩薩形像,或妄生譏毀、謗無功德及利益事,或露齒笑,或背面非,或勸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譏毀者。
如是之人,賢劫千佛滅度,譏毀之報,尚在阿鼻地獄,受極重罪。
過是劫已,方受餓鬼。
又經千劫,復受畜生。
又經千劫,方得人身。
縱受人身,貧窮下賤,諸根不具,多被惡業來結其心,不久之間,復墮惡道。
是故普廣,譏毀他人供養,尚獲此報,何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衆生。
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
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衆生,遣令度脫。
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衆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
爲善爲惡,逐境而生。
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如魚遊網。
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
以是等輩,吾當憂念。
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殷勤讚歎。
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
未出家時爲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爲友,同行十善,饒益衆生。
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衆惡。
二王議計,廣設方便。
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
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
一王發願永度罪苦衆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衆生。
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
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羅漢愍之,爲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
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鱉之屬。
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復倍。
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羅漢愍之,爲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光目聞已,即舍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
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
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才覺飢寒,即當言說。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
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闇冥。
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
蒙汝福力,方得受生。
爲下賤人,又復短命。
壽年十三,更落惡道。
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光目聞說,知
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
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以來,六道衆生,遣令度脫。
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衆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
爲善爲惡,逐境而生。
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如魚遊網。
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
以是等輩,吾當憂念。
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以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殷勤讚歎。
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爲汝分別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
未出家時爲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爲友,同行十善,饒益衆生。
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衆惡。
二王議計,廣設方便。
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
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
一王發願永度罪苦衆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復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衆生。
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
光目答曰: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羅漢愍之,爲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
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鱉之屬。
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復倍。
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羅漢愍之,爲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光目聞已,即舍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
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
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才覺飢寒,即當言說。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
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闇冥。
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
蒙汝福力,方得受生。
爲下賤人,又復短命。
壽年十三,更落惡道。
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光目聞說,知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爲未來衆生演利益事,於生死中,得大利益,唯願世尊聽我說之。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衆生,演不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
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衆生。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
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慾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爲大梵王,得授上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毗婆屍。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爲說法,必成菩提。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衆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是衆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爲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
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爲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
何況衆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
佛告地藏菩薩:汝今欲興慈悲,救拔一切罪苦六道衆生,演不思議事,今正是時,唯當速說。
吾即涅槃,使汝早畢是願,吾亦無憂現在未來一切衆生。
地藏菩薩白佛言:世尊,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無邊身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暫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
何況塑畫形像,供養讚歎,其人獲福無量無邊。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發心歸依,是人於無上道永不退轉。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波頭摩勝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歷於耳根,是人當得千返生於六慾天中,何況志心稱念。
又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師子吼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念歸依,是人得遇無量諸佛摩頂授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拘留孫佛。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志心瞻禮或復讚歎,是人於賢劫千佛會中,爲大梵王,得授上記。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毗婆屍。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永不墮惡道,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無量無數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勝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畢竟不墮惡道,常在天上受勝妙樂。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寶相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羅漢果。
又於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袈裟幢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於過去有佛出世,號大通山王如來。
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恆河沙佛廣爲說法,必成菩提。
又於過去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有如是等不可說佛。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衆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
是衆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爲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銷滅。
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爲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銷滅。
何況衆生自稱自念,獲福無量,滅無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