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14s
Copyright ©2025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