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白言:世尊.唯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爲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爾時,世尊贊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爲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爲汝說。
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白言:世尊.唯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爲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爾時,世尊贊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爲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爲汝說。
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遊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衆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衆,恭敬圍繞,而爲說法。
真言
爐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淨口業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娑婆訶。
淨意業真言:
唵,嚩日囉怛訶賀斛。
淨身業真言:
唵,修哆利,修哆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訶。
淨三業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馱,娑嚩達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哆,毋馱喃,唵,度嚕度嚕,地尾,娑婆訶。
普供養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襪日囉斛。
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我今發宏願,持此藥師經。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琉璃國。
親覲大慈父,殷勤聞真諦,
學習獅子吼,回返娑婆地,度衆脫苦海,弘法利羣迷。
藥師佛贊:
皈命滿月界淨妙琉璃尊
法藥救人天因中十二願
慈悲弘誓廣願渡諸含生
我今申讚揚志心頭面禮
奉請十二藥叉大將
奉請宮毗羅大將奉請伐折羅大將
奉請迷企羅大將奉請安底羅大將
奉請額你羅大將奉請珊底羅大將
奉請因達羅大將奉請波夷羅大將
奉請摩虎羅大將奉請真達羅大將
奉請招杜羅大將奉請毗羯羅大將
奉請八菩薩
奉請文殊師利菩薩
奉請觀世音菩薩
奉請得大勢菩薩
奉請無盡意菩薩
奉請寶檀華菩薩
奉請藥王菩薩
奉請藥上菩薩
奉請彌勒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三稱)
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爐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淨口業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訶修利,修修利,娑婆訶。
淨意業真言:
唵,嚩日囉怛訶賀斛。
淨身業真言:
唵,修哆利,修哆利,修摩利,修摩利,娑婆訶。
淨三業真言:
唵,娑嚩婆嚩秫馱,娑嚩達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哆,毋馱喃,唵,度嚕度嚕,地尾,娑婆訶。
普供養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襪日囉斛。
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皈依十方佛,我今發宏願,持此藥師經。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琉璃國。
親覲大慈父,殷勤聞真諦,
學習獅子吼,回返娑婆地,度衆脫苦海,弘法利羣迷。
藥師佛贊:
皈命滿月界淨妙琉璃尊
法藥救人天因中十二願
慈悲弘誓廣願渡諸含生
我今申讚揚志心頭面禮
奉請十二藥叉大將
奉請宮毗羅大將奉請伐折羅大將
奉請迷企羅大將奉請安底羅大將
奉請額你羅大將奉請珊底羅大將
奉請因達羅大將奉請波夷羅大將
奉請摩虎羅大將奉請真達羅大將
奉請招杜羅大將奉請毗羯羅大將
奉請八菩薩
奉請文殊師利菩薩
奉請觀世音菩薩
奉請得大勢菩薩
奉請無盡意菩薩
奉請寶檀華菩薩
奉請藥王菩薩
奉請藥上菩薩
奉請彌勒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三稱)
南無藥師會上佛菩薩(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
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
”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
三子者出,曾皙後。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
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爲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
“赤,爾何如?”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
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爲小相焉。
”
“點,爾何如?”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
三子者出,曾皙後。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