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
”曰:‘予罔厉杀人。
’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
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
王启监,厥乱为民。
曰:‘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
’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养引恬。
’自古王若兹,监罔攸辟!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陈修,为厥疆畎。
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
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
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
已!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
”曰:‘予罔厉杀人。
’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
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
王启监,厥乱为民。
曰:‘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
’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引养引恬。
’自古王若兹,监罔攸辟!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陈修,为厥疆畎。
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茨。
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雘。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
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
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
已!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
东西墙谓之序。
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
柣谓之阈,枨谓之楔,楣谓之梁。
枢谓之椳。
枢达北方谓之落时,落时谓之戺。
垝谓之坫,墙谓之墉。
镘谓之杇,椹谓之榩。
地谓之黝,墙谓之垩。
枳谓之杙,在墙者谓之楎,在地者谓之臬,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
阇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
鸡栖于弋为榤,凿垣而栖为埘。
植谓之传,传谓之突。
杗廇谓之梁,其上楹谓之棁。
閞谓之槉。
栭谓之楶。
栋谓之桴,桷谓之榱。
桷直而遂谓之阅,直不受檐谓之交,檐谓之樀。
容谓之防。
连谓之簃。
屋上薄谓之筄。
两阶间谓之乡,中庭之左右谓之位,门屏之间谓之宁,屏谓之树。
閍谓之门,正门谓之应门,观谓之阙,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閤。
巷门谓之闳,门侧之堂谓之塾。
橛谓之闑。
阖谓之扉,所以止扉谓之闳。
瓴甋谓之甓。
宫中巷谓之壶,庙中路谓之唐。
堂途谓之陈。
路、旅,途也。
路、场、猷、行,道也。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隄谓之梁,石杠谓之徛。
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无室曰榭,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曰楼
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
东西墙谓之序。
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东南隅谓之。
柣谓之阈,枨谓之楔,楣谓之梁。
枢谓之椳。
枢达北方谓之落时,落时谓之戺。
垝谓之坫,墙谓之墉。
镘谓之杇,椹谓之榩。
地谓之黝,墙谓之垩。
枳谓之杙,在墙者谓之楎,在地者谓之臬,大者谓之栱,长者谓之阁。
阇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
鸡栖于弋为榤,凿垣而栖为埘。
植谓之传,传谓之突。
杗廇谓之梁,其上楹谓之棁。
閞谓之槉。
栭谓之楶。
栋谓之桴,桷谓之榱。
桷直而遂谓之阅,直不受檐谓之交,檐谓之樀。
容谓之防。
连谓之簃。
屋上薄谓之筄。
两阶间谓之乡,中庭之左右谓之位,门屏之间谓之宁,屏谓之树。
閍谓之门,正门谓之应门,观谓之阙,宫中之门谓之闱,其小者谓之闺,小闺谓之閤。
巷门谓之闳,门侧之堂谓之塾。
橛谓之闑。
阖谓之扉,所以止扉谓之闳。
瓴甋谓之甓。
宫中巷谓之壶,庙中路谓之唐。
堂途谓之陈。
路、旅,途也。
路、场、猷、行,道也。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隄谓之梁,石杠谓之徛。
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无室曰榭,四方而高曰台,陕而修曲曰楼
昏礼。
下达。
纳采,用雁。
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
使者玄端至。
摈者出请事,入告。
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再拜,宾不答拜。
揖入。
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于阶,三让。
主人以宾升,西面。
宾升西阶。
当阿,东面致命。
主人阼阶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间,南面。
宾降,出。
主人降,授老雁。
摈者出请。
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
宾入,授,如初礼。
摈者出请,宾告事皆。
入告,出请醴宾。
宾礼辞,许。
主人彻几,改筵,东上。
侧尊甒醴于房中。
主人迎宾于庙门外,揖让如初,升。
主人北面,再拜,宾西阶上北面答拜。
主人拂几授校,拜送。
宾以几辟,北面设于坐,左之,西阶上答拜。
赞者酌醴,加角柶,面叶,出于房。
主人受醴,面枋,筵前西北面。
宾拜受醴,复位。
主人阼阶上拜送。
赞者荐脯醢。
宾即筵坐,左执觯,祭脯醢,以柶祭醴三,西阶上北面坐,啐醴,建柶,兴,坐奠觯,遂拜。
主人答拜。
宾即筵,奠于荐左,降筵,北面坐取脯;主人辞。
宾降,授人脯,出。
主人送于门外,再拜。
纳吉用雁,如纳采礼。
纳征:玄纁束帛,俪皮。
如纳吉礼。
请期,用雁。
主人辞。
宾许,告期,如纳征礼。
期,初昏,陈三鼎于寝门外东方,北面,北上。
其实特豚,合升,去蹄。
举肺脊二、祭肺二、鱼十有四、腊一肫。
髀不升。
皆饪。
设扃鼏。
设洗于阼阶东南。
馔于房中:醯酱二豆,菹醢四豆,兼巾之:黍稷四敦,皆盖。
大羹湆在爨。
尊于室中北墉下,有禁,玄酒在西,绤幂,加勺,皆南枋。
尊于房户之东,无玄酒,篚在南,实四爵合卺。
主人爵弁,纁裳缁袘。
従者毕玄端。
乘墨车,従车二乘,执烛前马。
妇车亦如之,有礻炎。
至于门外。
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
女次,纯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
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女従者毕袗玄,纚笄,被纚黼,在其后。
主人玄端迎于门外,西面再拜,宾东面答拜。
主人揖入,宾执雁従。
至于庙门,揖入。
三揖,至于阶,三让。
主人升,西面。
宾升,北面,奠雁,再拜稽首,降,出。
妇従,降自西阶。
主人不降送。
婿御妇车,授绥,姆辞不受。
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
御者代。
婿乘其车先,俟于门外。
妇至,主人揖妇以入。
乃寝门,揖入,升自西阶,媵布席于奥。
夫入于室,即席,妇尊西,南面。
媵御沃盥交。
赞者彻尊幂。
举者盥,出,除{曰鼎},举鼎入,陈于阼阶南,西面,北上。
匕俎従设,北面载,执而俟。
匕者逆退,复位于门东,北面,西上。
赞者设酱于席前,菹醢在其北。
俎入,设于豆东。
鱼次。
腊特于俎北。
赞设黍于酱东,稷在其东。
设湆于酱南。
设对酱
下达。
纳采,用雁。
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
使者玄端至。
摈者出请事,入告。
主人如宾服,迎于门外,再拜,宾不答拜。
揖入。
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于阶,三让。
主人以宾升,西面。
宾升西阶。
当阿,东面致命。
主人阼阶上北面再拜;授于楹间,南面。
宾降,出。
主人降,授老雁。
摈者出请。
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
宾入,授,如初礼。
摈者出请,宾告事皆。
入告,出请醴宾。
宾礼辞,许。
主人彻几,改筵,东上。
侧尊甒醴于房中。
主人迎宾于庙门外,揖让如初,升。
主人北面,再拜,宾西阶上北面答拜。
主人拂几授校,拜送。
宾以几辟,北面设于坐,左之,西阶上答拜。
赞者酌醴,加角柶,面叶,出于房。
主人受醴,面枋,筵前西北面。
宾拜受醴,复位。
主人阼阶上拜送。
赞者荐脯醢。
宾即筵坐,左执觯,祭脯醢,以柶祭醴三,西阶上北面坐,啐醴,建柶,兴,坐奠觯,遂拜。
主人答拜。
宾即筵,奠于荐左,降筵,北面坐取脯;主人辞。
宾降,授人脯,出。
主人送于门外,再拜。
纳吉用雁,如纳采礼。
纳征:玄纁束帛,俪皮。
如纳吉礼。
请期,用雁。
主人辞。
宾许,告期,如纳征礼。
期,初昏,陈三鼎于寝门外东方,北面,北上。
其实特豚,合升,去蹄。
举肺脊二、祭肺二、鱼十有四、腊一肫。
髀不升。
皆饪。
设扃鼏。
设洗于阼阶东南。
馔于房中:醯酱二豆,菹醢四豆,兼巾之:黍稷四敦,皆盖。
大羹湆在爨。
尊于室中北墉下,有禁,玄酒在西,绤幂,加勺,皆南枋。
尊于房户之东,无玄酒,篚在南,实四爵合卺。
主人爵弁,纁裳缁袘。
従者毕玄端。
乘墨车,従车二乘,执烛前马。
妇车亦如之,有礻炎。
至于门外。
主人筵于户西,西上,右几。
女次,纯衣纁袡,立于房中,南面。
姆纚笄宵衣,在其右。
女従者毕袗玄,纚笄,被纚黼,在其后。
主人玄端迎于门外,西面再拜,宾东面答拜。
主人揖入,宾执雁従。
至于庙门,揖入。
三揖,至于阶,三让。
主人升,西面。
宾升,北面,奠雁,再拜稽首,降,出。
妇従,降自西阶。
主人不降送。
婿御妇车,授绥,姆辞不受。
妇乘以几,姆加景,乃驱。
御者代。
婿乘其车先,俟于门外。
妇至,主人揖妇以入。
乃寝门,揖入,升自西阶,媵布席于奥。
夫入于室,即席,妇尊西,南面。
媵御沃盥交。
赞者彻尊幂。
举者盥,出,除{曰鼎},举鼎入,陈于阼阶南,西面,北上。
匕俎従设,北面载,执而俟。
匕者逆退,复位于门东,北面,西上。
赞者设酱于席前,菹醢在其北。
俎入,设于豆东。
鱼次。
腊特于俎北。
赞设黍于酱东,稷在其东。
设湆于酱南。
设对酱
燕礼。
小臣戒与者。
膳宰具官馔于寝东。
乐人县。
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
罍水在东,篚在洗西,南肆。
设膳篚在其北,西面。
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左玄酒,南上。
公尊瓦大两,有丰,幂用绤若锡,在尊南,南上。
尊士旅食于门西,两圆壶。
司宫筵宾于户西,东上,无加席也。
射人告具。
小臣设公席于阼阶上,西乡,设加席。
公升,即位于席,西乡。
小臣纳卿大夫,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
士立于西方,东面北上。
祝史立于门东,北面东上。
小臣师一人在东堂下,南面。
士旅食者立于门西,东上。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卿西面北上;尔大夫,大夫皆少进。
射人请宾。
公曰:“命某为宾。
”射人命宾,宾少进,礼辞。
反命。
又命之,宾再拜稽首,许诺,射人反命。
宾出立于门外,东面。
公揖卿大夫,乃升就席。
小臣自阼阶下,北面,请执幂者与羞膳者。
乃命执幂者,执幂者升自西阶,立于尊南,北面,东上。
膳宰请羞于诸公卿者。
射人纳宾。
宾入,及庭,公降一等揖之。
公升就席。
宾升自西阶,主人亦升自西阶,宾右北面至再拜,宾答再拜。
主人降洗,洗南,西北面。
宾降,阶西,东面。
主人辞降,宾对。
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
宾少进,辞洗。
主人坐奠觚于篚,兴对。
宾反位。
主人卒洗,宾揖,乃升。
主人升。
宾拜洗。
主人宾右奠觚答拜,降盥。
宾降,主人辞。
宾对,卒盥。
宾揖升。
主人升,坐取觚。
执幂者举幂,主人酌膳,执幂者反幂。
主人筵前献宾。
宾西阶上拜,筵前受爵,反位。
主人宾右拜送爵。
膳宰荐脯醢,宾升筵。
膳宰设折俎。
宾坐,左执爵,右祭脯醢,奠爵于荐右,兴;取肺,坐绝祭,哜之,兴加于俎;坐棁手,执爵,遂祭酒,兴;席末坐啐酒,降席,坐奠爵,拜,告旨,执爵兴。
主人答拜。
宾西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遂拜。
主人答拜。
宾以虚爵降,主人降。
宾洗南坐奠觚,少进,辞降。
主人东面对。
宾坐取觚,奠于篚下,盥洗。
主人辞洗。
宾坐奠觚于篚,兴,对。
卒洗,及阶,揖,升。
主人升,拜洗如宾礼。
宾降盥,主人降。
宾辞降,卒盥,揖升,酌膳,执幂如初,以酢主人于西阶上。
主人北面拜受爵,宾主人之左拜送爵。
主人坐祭,不啐酒,不拜酒,不告旨;遂卒爵,兴;坐奠爵,拜,执爵兴。
宾答拜。
主人不崇酒,以虚爵降尊于篚。
宾降,立于西阶西。
射人升宾,宾升立于序内,东面。
主人盥,洗象觚,升实之,东北面献于公。
公拜受爵。
主人降自西阶,阼阶下北面拜送爵。
士荐脯醢,膳宰设折俎,升自西阶。
公祭如宾礼,膳宰赞授肺。
不拜酒,立卒爵,坐奠爵
小臣戒与者。
膳宰具官馔于寝东。
乐人县。
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
罍水在东,篚在洗西,南肆。
设膳篚在其北,西面。
司宫尊于东楹之西,两方壶,左玄酒,南上。
公尊瓦大两,有丰,幂用绤若锡,在尊南,南上。
尊士旅食于门西,两圆壶。
司宫筵宾于户西,东上,无加席也。
射人告具。
小臣设公席于阼阶上,西乡,设加席。
公升,即位于席,西乡。
小臣纳卿大夫,卿大夫皆入门右,北面东上。
士立于西方,东面北上。
祝史立于门东,北面东上。
小臣师一人在东堂下,南面。
士旅食者立于门西,东上。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卿西面北上;尔大夫,大夫皆少进。
射人请宾。
公曰:“命某为宾。
”射人命宾,宾少进,礼辞。
反命。
又命之,宾再拜稽首,许诺,射人反命。
宾出立于门外,东面。
公揖卿大夫,乃升就席。
小臣自阼阶下,北面,请执幂者与羞膳者。
乃命执幂者,执幂者升自西阶,立于尊南,北面,东上。
膳宰请羞于诸公卿者。
射人纳宾。
宾入,及庭,公降一等揖之。
公升就席。
宾升自西阶,主人亦升自西阶,宾右北面至再拜,宾答再拜。
主人降洗,洗南,西北面。
宾降,阶西,东面。
主人辞降,宾对。
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
宾少进,辞洗。
主人坐奠觚于篚,兴对。
宾反位。
主人卒洗,宾揖,乃升。
主人升。
宾拜洗。
主人宾右奠觚答拜,降盥。
宾降,主人辞。
宾对,卒盥。
宾揖升。
主人升,坐取觚。
执幂者举幂,主人酌膳,执幂者反幂。
主人筵前献宾。
宾西阶上拜,筵前受爵,反位。
主人宾右拜送爵。
膳宰荐脯醢,宾升筵。
膳宰设折俎。
宾坐,左执爵,右祭脯醢,奠爵于荐右,兴;取肺,坐绝祭,哜之,兴加于俎;坐棁手,执爵,遂祭酒,兴;席末坐啐酒,降席,坐奠爵,拜,告旨,执爵兴。
主人答拜。
宾西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坐奠爵,遂拜。
主人答拜。
宾以虚爵降,主人降。
宾洗南坐奠觚,少进,辞降。
主人东面对。
宾坐取觚,奠于篚下,盥洗。
主人辞洗。
宾坐奠觚于篚,兴,对。
卒洗,及阶,揖,升。
主人升,拜洗如宾礼。
宾降盥,主人降。
宾辞降,卒盥,揖升,酌膳,执幂如初,以酢主人于西阶上。
主人北面拜受爵,宾主人之左拜送爵。
主人坐祭,不啐酒,不拜酒,不告旨;遂卒爵,兴;坐奠爵,拜,执爵兴。
宾答拜。
主人不崇酒,以虚爵降尊于篚。
宾降,立于西阶西。
射人升宾,宾升立于序内,东面。
主人盥,洗象觚,升实之,东北面献于公。
公拜受爵。
主人降自西阶,阼阶下北面拜送爵。
士荐脯醢,膳宰设折俎,升自西阶。
公祭如宾礼,膳宰赞授肺。
不拜酒,立卒爵,坐奠爵
士虞礼。
特豕馈食,侧亨于庙门外之右,东面。
鱼腊爨亚之,北上。
饎爨在东壁,西面。
设洗于西阶西南,水在洗西,篚在东。
尊于室中北墉下,当户,两甒醴、酒,酒在东。
无禁,幂用絺布,加勺,南枋。
素几,苇席,在西序下。
苴刌茅,长五寸,束之,实于篚,馔于西坫上。
馔两豆菹、醢于西楹之东,醢在西,一铏亚之。
従献豆两亚之,四笾亚之,北上。
馔黍稷二敦于阶间,西上,藉用苇席。
匜水错于槃中,南流,在西阶之南,箪巾在其东。
陈三鼎于门外之右,北面,北上,设扃鼏。
匕俎在西塾之西。
羞燔俎在内西塾上,南顺。
主人及兄弟如葬服,宾执事者如吊服,皆即位于门外,如朝夕临位。
妇人及内兄弟服、即位于堂,亦如之。
祝免,澡葛绖带,布席于室中,东面,右几,降,出,及宗人即位于门西,东面南上。
宗人告有司具,遂请拜宾。
如临,入门哭,妇人哭。
主人即位于堂,众主人及兄弟、宾即位于西方,如反哭位。
祝入门,左,北面。
宗人西阶前北面。
祝盥,升,取苴降,洗之,升,入设于几东席上,东缩,降,洗觯,升,止哭。
主人倚杖,入。
祝従,在左,西面。
赞荐菹醢,醢在北。
佐食及执事盥,出举,长在左。
鼎入,设于西阶前,东面北上。
匕俎従设。
左人抽扃、鼏、匕,佐食及右人载。
卒,朼者逆退复位。
俎入,设于豆东,鱼亚之,腊特。
赞设二敦于俎南,黍,其东稷。
设一铏于豆南。
佐食出,立于户西。
赞者彻鼎。
祝酌醴,命佐食启会。
佐食许诺,启会,却于敦南,复位。
祝奠觯于铏南。
复位。
主人再拜稽首。
祝飨,命佐食祭。
佐食许诺,钩袒,取黍稷,祭于苴三,取肤祭,祭如初。
祝取奠觯,祭,亦如之;不尽,益,反奠之。
主人再拜稽首。
祝祝卒,主人拜如初,哭,出复位。
祝迎尸,一人衰绖,奉篚,哭従尸。
尸入门,丈夫踊,妇人踊。
淳尸盥,宗人授巾。
尸及阶,祝延尸。
尸升,宗人诏踊如初。
尸入户,踊如初,哭止。
妇人入于房。
主人及祝拜妥尸。
尸拜,遂坐。
従者错篚于尸左席上,立于其北。
尸取奠,左执之,取菹,擩于醢,祭于豆间。
祝命佐食堕祭。
佐食取黍稷肺祭,授尸,尸祭之。
祭奠,祝祝,主人拜如初。
尸尝醴,奠之。
佐食举肺脊授尸。
尸受,振祭,哜之,左手执之。
祝命佐食迩敦。
佐食举黍,错于席上。
尸祭铏,尝铏,泰羹湆自门入,设于铏南;j3四豆,设于左。
尸饭,播余于篚。
三饭,佐食举干;尸受,振祭,哜之,实于篚。
又三饭。
举胳,祭如初。
佐食举鱼腊,实于篚。
又三饭,举肩,祭如初。
举鱼腊俎,俎释三个。
尸卒食。
佐食受肺脊,实于篚。
反于篚
特豕馈食,侧亨于庙门外之右,东面。
鱼腊爨亚之,北上。
饎爨在东壁,西面。
设洗于西阶西南,水在洗西,篚在东。
尊于室中北墉下,当户,两甒醴、酒,酒在东。
无禁,幂用絺布,加勺,南枋。
素几,苇席,在西序下。
苴刌茅,长五寸,束之,实于篚,馔于西坫上。
馔两豆菹、醢于西楹之东,醢在西,一铏亚之。
従献豆两亚之,四笾亚之,北上。
馔黍稷二敦于阶间,西上,藉用苇席。
匜水错于槃中,南流,在西阶之南,箪巾在其东。
陈三鼎于门外之右,北面,北上,设扃鼏。
匕俎在西塾之西。
羞燔俎在内西塾上,南顺。
主人及兄弟如葬服,宾执事者如吊服,皆即位于门外,如朝夕临位。
妇人及内兄弟服、即位于堂,亦如之。
祝免,澡葛绖带,布席于室中,东面,右几,降,出,及宗人即位于门西,东面南上。
宗人告有司具,遂请拜宾。
如临,入门哭,妇人哭。
主人即位于堂,众主人及兄弟、宾即位于西方,如反哭位。
祝入门,左,北面。
宗人西阶前北面。
祝盥,升,取苴降,洗之,升,入设于几东席上,东缩,降,洗觯,升,止哭。
主人倚杖,入。
祝従,在左,西面。
赞荐菹醢,醢在北。
佐食及执事盥,出举,长在左。
鼎入,设于西阶前,东面北上。
匕俎従设。
左人抽扃、鼏、匕,佐食及右人载。
卒,朼者逆退复位。
俎入,设于豆东,鱼亚之,腊特。
赞设二敦于俎南,黍,其东稷。
设一铏于豆南。
佐食出,立于户西。
赞者彻鼎。
祝酌醴,命佐食启会。
佐食许诺,启会,却于敦南,复位。
祝奠觯于铏南。
复位。
主人再拜稽首。
祝飨,命佐食祭。
佐食许诺,钩袒,取黍稷,祭于苴三,取肤祭,祭如初。
祝取奠觯,祭,亦如之;不尽,益,反奠之。
主人再拜稽首。
祝祝卒,主人拜如初,哭,出复位。
祝迎尸,一人衰绖,奉篚,哭従尸。
尸入门,丈夫踊,妇人踊。
淳尸盥,宗人授巾。
尸及阶,祝延尸。
尸升,宗人诏踊如初。
尸入户,踊如初,哭止。
妇人入于房。
主人及祝拜妥尸。
尸拜,遂坐。
従者错篚于尸左席上,立于其北。
尸取奠,左执之,取菹,擩于醢,祭于豆间。
祝命佐食堕祭。
佐食取黍稷肺祭,授尸,尸祭之。
祭奠,祝祝,主人拜如初。
尸尝醴,奠之。
佐食举肺脊授尸。
尸受,振祭,哜之,左手执之。
祝命佐食迩敦。
佐食举黍,错于席上。
尸祭铏,尝铏,泰羹湆自门入,设于铏南;j3四豆,设于左。
尸饭,播余于篚。
三饭,佐食举干;尸受,振祭,哜之,实于篚。
又三饭。
举胳,祭如初。
佐食举鱼腊,实于篚。
又三饭,举肩,祭如初。
举鱼腊俎,俎释三个。
尸卒食。
佐食受肺脊,实于篚。
反于篚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
平秩南为,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平在朔易。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厥民隩,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帝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汝舜。
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
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如五器,卒乃复。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十月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
归,格于艺祖,用特。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流共工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
平秩南为,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平在朔易。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厥民隩,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
”帝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
”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
”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
”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
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
”曰:“明明扬侧陋。
”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
”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
”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帝曰:“钦哉!”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帝曰:“格!汝舜。
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
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
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
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如五器,卒乃复。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
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十月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
归,格于艺祖,用特。
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
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流共工
◎丘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
如乘者乘丘,如陼者陼丘。
水潦所止,泥丘。
方丘,胡丘。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
水潦所还,埒丘。
上正,章丘。
泽中有丘,都丘。
当途,梧丘。
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
途出其前,戴丘。
途出其后,昌丘。
水出其前,渻丘。
水出其后,沮丘。
水出其右,正丘。
水出其左,营丘。
如覆敦者,敦丘。
逦迤,沙丘。
左高,咸丘。
右高,临丘。
前高,旄丘。
后高,陵丘。
偏高,阿丘。
宛中,宛丘。
丘背有丘为负丘。
左泽,定丘。
右陵,泰丘。
如亩,亩丘。
如陵,陵丘。
丘上有丘为宛丘。
陈有宛丘,晋有潜丘,淮南有州黎丘。
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
◎厓岸
望厓洒而高,岸。
夷上洒下,不漘。
隩、隈。
厓内为隩,外为隈。
毕,堂墙。
重厓,岸。
岸上,浒。
坟,大防。
涘为厓。
穷渎,汜。
谷者,溦。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
如乘者乘丘,如陼者陼丘。
水潦所止,泥丘。
方丘,胡丘。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
水潦所还,埒丘。
上正,章丘。
泽中有丘,都丘。
当途,梧丘。
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
途出其前,戴丘。
途出其后,昌丘。
水出其前,渻丘。
水出其后,沮丘。
水出其右,正丘。
水出其左,营丘。
如覆敦者,敦丘。
逦迤,沙丘。
左高,咸丘。
右高,临丘。
前高,旄丘。
后高,陵丘。
偏高,阿丘。
宛中,宛丘。
丘背有丘为负丘。
左泽,定丘。
右陵,泰丘。
如亩,亩丘。
如陵,陵丘。
丘上有丘为宛丘。
陈有宛丘,晋有潜丘,淮南有州黎丘。
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
◎厓岸
望厓洒而高,岸。
夷上洒下,不漘。
隩、隈。
厓内为隩,外为隈。
毕,堂墙。
重厓,岸。
岸上,浒。
坟,大防。
涘为厓。
穷渎,汜。
谷者,溦。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刍牛羊,豢犬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于天下僇,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
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
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
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
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
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放依以从事,犹逾己。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当皆法其父母,奚若?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
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当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为君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
法不仁,不可以为法。
故父母、学、君三者,莫可以为治法。
然则奚以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
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
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
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
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以其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
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
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此以莫不刍牛羊,豢犬猪,洁为酒醴粢盛,以敬事天。
此不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苟兼而有食之,夫奚说不欲人之相爱相利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曰:杀不辜者,得不祥焉。
夫奚说人为其相杀而天与祸乎?是以知天欲人相爱相利,而不欲人相恶相贼也。
昔之圣王禹汤文武,兼爱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为天子,天下诸侯皆宾事之。
暴王桀纣幽厉,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
其贼人多,故天祸之,使遂失其国家,身死为于天下僇,后世子孙毁之,至今不息。
故为不善以得祸者,桀纣幽厉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汤文武是也。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
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忧交,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不忠,所忠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
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
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立也,用不可不节也。
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
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
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
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
今岁凶,民饥,道馑,重其子此疚于队,其可无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
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
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
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
”此其离凶饿甚矣。
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
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王之备,故杀。
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
故备者,国之重也。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故曰:以其极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
民所苦者,非此也。
苦于厚作敛于百姓,赏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怪;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裘。
生时治台榭,死又修坟墓,故
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忧交,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不忠,所忠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
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
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
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立也,用不可不节也。
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
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
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
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
今岁凶,民饥,道馑,重其子此疚于队,其可无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
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
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
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
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
”此其离凶饿甚矣。
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
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王之备,故杀。
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
故备者,国之重也。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故曰:以其极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
民所苦者,非此也。
苦于厚作敛于百姓,赏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怪;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裘。
生时治台榭,死又修坟墓,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