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文房
〔元〕 ? - ? 年
辛文房,元代﹐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詩﹐與王執謙﹑楊載齊名。有《披沙詩集》﹐已佚。泰定元年(公元1324)官居省郎之職。此書成於元成宗大德甲辰(公元1304),共收唐五代詩人傳記二百七十八篇,傳中附及一百二十,合計三百九十八人。 唐代許多詩人在舊史中無傳可稽,辛氏廣採資料,“遊目簡編,宅以史集,或求詳累帙,因備先傳,撰以成篇,斑斑有據,以悉全時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傳·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記載詩人登進士第年等,十分可貴;“傳後附以論,多掎摭詩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藝林”(《四庫全書總目》)。辛氏雖爲衆多的唐代詩人立傳,而其主旨卻似乎在因人而品詩,重點在標其詩格,而不在考敘行跡,所以其中敘述詩人生平部分,雜採文集、筆記、小說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鑑辨,史實的疏誤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詩文,或採擇前人舊評,或在前人舊評基礎上有所增飾,或自出新意,品評詩歌,則頗具啓發性。所以,“此書的主要價值與其說在提供詩人傳記史料方面,倒不如說是在唐詩的品評方面。”(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但它畢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詩人傳記,故歷來爲研究者所重視。
佺期,字雲卿,相州人
上元二年鄭益榜進士
工五言
由協律、考功郎受賕,長流驩州
後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
常侍宮中,既侍宴,帝詔學士等爲《回波》舞,佺期作弄辭悅帝,詔賜牙緋
歷中書舍人
佺期嘗以詩贈張燕公,公曰:沈三兄詩清麗,須讓居第一也
詩名大振
自魏建安迄江左,詩律屢變
至沈約、鮑照、庾信、徐陵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緻
及佺期、之問,又加靡麗
回忌聲病,約句準篇,着定格律,遂成近體,如錦繡成文,學者宗尚
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
謂唐詩變體,始自二公,猶始自蘇武、李陵也
有集十卷,今傳於世
之問,字延清,汾州人
上元二年進士
偉貌辯給
甫冠,武后召與楊炯分直習藝館,累轉尚方監丞
後游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後賜錦袍
之問俄頃獻,後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
後求北門學士,以有齒疾不許,遂作《明河篇》,有明河可望不可親之句,以見志
謅事張易之,坐貶瀧州
後逃歸,匿張仲之家
聞仲之謀殺武三思,乃告變,擢鴻臚簿,遷考功郎,復媚太平公主
以知舉賄賂狼藉,下遷越州長史
窮歷剡溪山水,置酒賦詩,日遊宴,賓客雜沓
睿宗立,以無悛悟之心,流欽州,御史劾奏賜死
人言劉希夷之報也
徐堅嘗論其文,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
有集行世
希夷,字廷芝,潁川人
上元二年鄭益榜進士,時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
苦篇詠,特善閨帷之作,詞情哀怨,多依古調,體勢與時不合,遂不爲所重
希夷美姿容,好談笑,善彈琵琶,飲酒至數鬥不醉,落魄不拘常檢
嘗作《白頭吟》,一聯雲: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既而嘆曰:此語讖也
石崇謂白首同所歸,復何以異
乃除之
又吟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復嘆曰:死生有命,豈由此虛言乎!遂並存之
舅宋之問苦愛後一聯,知其未傳於人,懇求之,許而竟不與
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時未及三十,人悉憐之
有集十卷及詩集四卷,今傳
希夷天賦俊爽,才情如此,想其事業勳名,何所不至,孰謂奇蹇之運,遭逢惡人,寸祿不沾,長懷頓挫,斯才高而見忌者也
賈生悼長沙之屈,禰衡痛江夏之來,倏焉折首,無何殞命
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所較者輕,所失者重,玉迸鬆摧,良可惜也
況於骨肉相殘者乎!
子昂,字伯玉,梓州人
開耀二年許旦榜進士
初,年十八時,未知書,以富家子,任俠尚氣弋博,後入鄉校感悔,即於州東南金華山觀讀書,痛自修飭,精窮墳典,耽愛黃、老、《易》象
光宅元年,詣闕上書,諫靈駕入京
武后召見,奇其才,遂拜麟臺正字,令雲:地籍英華,文稱煒曄
累遷拾遺
聖歷初,解官歸
會父喪,廬冢次
縣令段簡貪殘,聞其富,造詐誣子昂,脅取賂二十萬緡,猶薄之,遂送獄
子昂自筮封,驚曰:天命不佑,吾殆窮乎!果死獄中,年四十三
子昂貌柔雅,爲性褊躁,輕財好施,篤朋友之義
與遊英俊,多秉鈞衡
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
初,爲《感遇詩》三十章,王適見而驚曰:此子必爲海內文宗
由是知名,凡所著論,世以爲法,詩調尤工
嘗勸後興明堂、太學,以調元氣
柳公權評曰:能極著述,克備比興,唐興以來,子昂而已
有集十卷,今傳
嗚呼!古來材大,或難爲用
象以有齒,卒焚其身
信哉,子昂之謂歟!
百藥,字重規,定州人
幼多病,祖母以百藥名之
七歲能文
襲父德林爵
會高祖招杜伏威,百藥勸朝京師,中道而悔,怒,飲以石灰酒,因大利幾死,既而宿病皆愈
貞觀中,拜中書舍人,遷太子庶子
嘗侍帝,同賦《帝京篇》,手詔褒美,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壯,齒宿而意之新乎!
百藥才行,天下推服
好獎薦後進
翰藻沉鬱,詩尤所長
有集傳世

首頁 - 個人中心
Process Time: 0.38s
Copyright ©2022 中華詩詞網 ZHS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