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
浮麦:甘、咸、寒、无毒。
面粉:甘、温、有微毒。
不能消热止烦。
麦粉:甘、凉、无毒。
面筋:甘、凉、无毒。
糗:甘、微寒、无毒。
麦苗:辛、寒、无毒。
主治
小麦(小麦的果实):
老人淋。
用小麦一升、通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饮服。
项瘿。
用小麦一升,在醋一升中泡过,晒干为末,加海藻(洗净,研为末)三两,和匀,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白癜风。
用小麦摊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涂患处。
汤火伤。
用小麦炒黑,研为末,加腻粉,调油涂伤处。
勿接触冷水。
头疮。
用小麦烧丰存性,研为末,调油敷患处。
浮麦: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
麦麸:
产后虚汗。
用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加猪肉汁调服二钱。
一天服二次。
身上瘢痕。
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调油敷涂。
小便尿血。
麦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
热疮,汤火伤。
用醋拌麦麸熨贴。
面粉:
内伤吐血。
用面粉略炒,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大出血(口、耳、鼻都出血)。
用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
泄痢。
用白面一斤,炒焦黄,每天空心服一、二匙,温水送下。
咽喉肿痛,不能吞食。
用白面和醋调匀,涂喉外肿处。
乳痈不消。
用白面半斤,炒黄,加荆煮成糊敷涂,即消。
刀伤血出。
用生面干敷,五、七日即愈。
远行脚上起泡。
水调生涂上,一夜即消。
火烧成疮。
用炒面加栀子仁末,调油涂搽。
防止受孕。
用白面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次服下(来月经的头一天晚上,第二天黎明及大明以后各服一次)。
一切疔肿。
用猪油调面封患处,有效。
麦粉:痈疽发背,地铭肿毒。
用陈年麦粉,久炒成黄黑色,冷定后,研为末,加陈醋调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
同时摊纸上,剪孔贴患处,疼痛渐消。
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面筋:解热和中。
糗:消渴止烦。
麦苗:消酒毒,解时疾狂热,退胸膈热2,利小肠。
麦取: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热。
麦秆:烧灰加在去疣痣、蚀恶肉的药膏中。
小麦(小麦的果实):甘、微寒、无毒。
浮麦:甘、咸、寒、无毒。
面粉:甘、温、有微毒。
不能消热止烦。
麦粉:甘、凉、无毒。
面筋:甘、凉、无毒。
糗:甘、微寒、无毒。
麦苗:辛、寒、无毒。
主治
小麦(小麦的果实):
老人淋。
用小麦一升、通草二两,加水三升煮成一升饮服。
项瘿。
用小麦一升,在醋一升中泡过,晒干为末,加海藻(洗净,研为末)三两,和匀,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白癜风。
用小麦摊上,烧铁物压出油,搽涂患处。
汤火伤。
用小麦炒黑,研为末,加腻粉,调油涂伤处。
勿接触冷水。
头疮。
用小麦烧丰存性,研为末,调油敷患处。
浮麦: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
麦麸:
产后虚汗。
用小麦麸、牡蛎,等分为末加猪肉汁调服二钱。
一天服二次。
身上瘢痕。
春夏用大麦麸,秋冬用小麦麸,筛粉,调油敷涂。
小便尿血。
麦麸炒香,以肥猪肉蘸食。
热疮,汤火伤。
用醋拌麦麸熨贴。
面粉:
内伤吐血。
用面粉略炒,以京墨汁或藕节汁调服二钱。
大出血(口、耳、鼻都出血)。
用白面加盐少许,冷水调服三钱。
泄痢。
用白面一斤,炒焦黄,每天空心服一、二匙,温水送下。
咽喉肿痛,不能吞食。
用白面和醋调匀,涂喉外肿处。
乳痈不消。
用白面半斤,炒黄,加荆煮成糊敷涂,即消。
刀伤血出。
用生面干敷,五、七日即愈。
远行脚上起泡。
水调生涂上,一夜即消。
火烧成疮。
用炒面加栀子仁末,调油涂搽。
防止受孕。
用白面一升、酒一升,煮沸去渣,分三次服下(来月经的头一天晚上,第二天黎明及大明以后各服一次)。
一切疔肿。
用猪油调面封患处,有效。
麦粉:痈疽发背,地铭肿毒。
用陈年麦粉,久炒成黄黑色,冷定后,研为末,加陈醋调成糊,熬如黑漆,收存瓷罐中。
同时摊纸上,剪孔贴患处,疼痛渐消。
以后肿毒亦消,此方屡试屡验,药易得而功极显。
面筋:解热和中。
糗:消渴止烦。
麦苗:消酒毒,解时疾狂热,退胸膈热2,利小肠。
麦取:阳毒、温毒、热极发狂,大渴及温热。
麦秆:烧灰加在去疣痣、蚀恶肉的药膏中。
释名
靛花、青蛤粉。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咯血。
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
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
一天吃三次。
小儿疳痢。
随小儿年龄大小,了取适量青黛以水研匀服下,有效。
《宫气方》说:“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
烦热毛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青黄赤白一般般。
眼涩面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可看,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儿面病服这安。
”
烂眼。
用青黛、黄连泡水洗。
瘰疬未穿。
用青黛、马齿苋同捣烂,每日敷患处。
靛花、青蛤粉。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咯血。
用青黛一两、杏仁(以牡晟粉炒过)一两,一起研匀,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十个饼子,称为“青饼子”。
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外用湿纸裹好,煨香嚼吃,米粥送下。
一天吃三次。
小儿疳痢。
随小儿年龄大小,了取适量青黛以水研匀服下,有效。
《宫气方》说:“孩儿杂病变成疳,不问强羸女与男。
烦热毛鼻口燥,皮肤枯槁四肢瘫,腹中时时更下痢,青黄赤白一般般。
眼涩面黄鼻孔赤,谷道开张不可看,此方便是“青黛散”,孩儿面病服这安。
”
烂眼。
用青黛、黄连泡水洗。
瘰疬未穿。
用青黛、马齿苋同捣烂,每日敷患处。
释名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急黄。
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赤白痢。
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三服后即可止痢。
水盅腹大,皮肤变黑。
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头风热痛。
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牙龈肿痛。
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喉中发痈。
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
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疥癣。
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
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急黄。
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赤白痢。
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三服后即可止痢。
水盅腹大,皮肤变黑。
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头风热痛。
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牙龈肿痛。
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喉中发痈。
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
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疥癣。
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
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
释名
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气味
(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
(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
消渴尿多。
用蔷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小儿尿床。
用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
口咽痛痒(发声不出)。
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
口舌糜烂。
用蔷薇根,打去土,煮成浓汁,温含口中,冷即吐去。
痈肿疖毒。
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
刀伤肿痛。
用蔷薇根烧灰,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眼热昏暗。
用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气味
(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
(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
消渴尿多。
用蔷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小儿尿床。
用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
口咽痛痒(发声不出)。
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
口舌糜烂。
用蔷薇根,打去土,煮成浓汁,温含口中,冷即吐去。
痈肿疖毒。
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
刀伤肿痛。
用蔷薇根烧灰,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眼热昏暗。
用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
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
水送服二钱。
服两次可止鼻血。
此方名“寸金散”。
二便不通。
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少年发白。
用土马、石马、五倍子、半夏各一两,生姜二两,胡桃一个,胆矾半两,共研为末,并捏成一块,每次取弹子大一团,薄布包好,泡少量酒中,浸汁洗发,一月之内见特效。
甘、酸、寒、无毒。
主治
鼻血不止。
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
水送服二钱。
服两次可止鼻血。
此方名“寸金散”。
二便不通。
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少年发白。
用土马、石马、五倍子、半夏各一两,生姜二两,胡桃一个,胆矾半两,共研为末,并捏成一块,每次取弹子大一团,薄布包好,泡少量酒中,浸汁洗发,一月之内见特效。
释名
单、落首、海萝。
气味
苦、咸、寒、无毒。
主治
项下瘰疬。
用海藻一斤,装薄布袋中,泡酒二升。
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药渣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
一天服三次,此酒名“海藻酒”连服几剂,即消瘰疬。
蛇盘瘰疬,头项交接。
用海藻(荞面炒)、白僵蚕(炒),等分为末,加白梅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六十丸,米汤送下。
毒气必泄。
单、落首、海萝。
气味
苦、咸、寒、无毒。
主治
项下瘰疬。
用海藻一斤,装薄布袋中,泡酒二升。
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
药渣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
一天服三次,此酒名“海藻酒”连服几剂,即消瘰疬。
蛇盘瘰疬,头项交接。
用海藻(荞面炒)、白僵蚕(炒),等分为末,加白梅汤调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六十丸,米汤送下。
毒气必泄。
释名
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
(米)甘、平、无毒。
(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吐食。
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
赤白痢。
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热痢便血。
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久痢不止。
用粟壳(醋炙)为还想,加蜜成丸了,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
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又方:用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四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忌食生冷。
水泄不止。
用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久咳不止。
用粟壳,去筋,蜜炙为末。
每服五分,蜜汤送下。
久咳自汗。
用粟壳二两半,去蒂膜。
醋炒,取一两与乌梅半两焙干研末。
每服二钱,临卧时开水送下。
此方名“百劳散”。
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
(米)甘、平、无毒。
(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吐食。
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
赤白痢。
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热痢便血。
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久痢不止。
用粟壳(醋炙)为还想,加蜜成丸了,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
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又方:用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四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忌食生冷。
水泄不止。
用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久咳不止。
用粟壳,去筋,蜜炙为末。
每服五分,蜜汤送下。
久咳自汗。
用粟壳二两半,去蒂膜。
醋炒,取一两与乌梅半两焙干研末。
每服二钱,临卧时开水送下。
此方名“百劳散”。